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论孩子

作者:孙雪岗   2017-05-06   2324次阅读   6个赞

壹点灵qingdao心理咨询专家 孙雪岗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说说这篇文章的缘起。“缘起”这个词我以前没有接触过,最近在张沛超的群里泡了几个月,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鸡毛蒜皮也长了许多见识,不过于正经的专业知识领悟倒不多。不知怎的对于“缘起”这个佛家用语竟心领神会,暗暗窃喜。

  

以“缘起”作为开头,算是表明一个态度,虽然我在精分领域资历尚浅,缺少那种穿透黑暗的洞察。不过我愿意将这“一地鸡毛”收集起来,洗晒干净,再拿给大家看。如果大家看了跟没看时感觉有那么一点不一样那我的愿望就达到了。

  

我从2014年的12月开始参加慧达心理机构组织的读书会。周四从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读两个小时。周六是从下午两点到五点,读三个小时,中间休息两次。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收获了愉快的时光,也读了几本书。分别是巴史克的《心理治疗实战录》、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罗洛梅的《爱与意志》。每次读完书都会有许多感悟,书友们都会写成读后感与大家分享。我也是情绪激动思绪万千感觉有许多话要说,但一旦要诉诸于笔端的时候又不知从何说起。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言说”的困难吧。

  

我曾经发了宏愿要写一个系列,专门写从精分的视角解读金庸武侠。后来我发现我不是在解读而是肢解。我写出来的不是乔峰的胳膊就是段誉的大腿,实在是有够残暴够血淋淋。为了避免这样的文章贴出我会落个半身不遂,所以这个系列只能无限期的推迟。不过王阳明曾对他的学生说:“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功夫。诸公须要信的及,只是立志。”孔夫子“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现在我眼看要过30岁生日了,也只有抓紧时间来个“无中生有”,算是对自己一点决心的见证,亦或是安慰吧。这篇文章的缘起可以看做是对这一年的总结,也可以看做是对即将到来的30岁的寄望。既是回顾又是展望,不过在我看来都很“当下”。

  

这篇文章的主体是我跟学校上交的一篇申请报告的部分内容,当时限于篇幅的原因没有展开在这里正好可以畅所欲言,满足难得一见的表达欲。

  

孩子已日益成为家庭心理动力的承载者和代言人。在与许多同行(大都是心理咨询师和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交流中我发现这是当代青少年面对的一个普遍困境。

  

生活节奏在加快,我们的压力在增大。但是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一个功能单位,这些压力不会只落在父母身上而是在家庭内部流转。正如水往低处流,这些压力也会寻找家庭中弱者——孩子。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小A的母亲总是跟老师抱怨小A做事慢,什么事总是要慢半拍,提醒他他也不着急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依然拖拖拉拉。妈妈每天都很早就叫他起床,但是每次都会因为孩子的拖拉而迟到。

  

表面看好像出问题的是孩子,但是如果我们跟孩子深入的交谈我们会发现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原来小A的妈妈是个特别容易焦虑的人,总是催促孩子,担心时间不够。孩子还在睡觉的时候催促孩子快点起床,孩子穿衣服时催促孩子快点洗漱,孩子洗漱时催促孩子快点吃饭。

  

跟这样的妈妈生活在一起无时无刻不是在被催促,一开始小A也是尽量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后来发现无论自己做的多快妈妈总还是催促。一个焦虑的妈妈是永远不会对孩子的做事速度感到满意的,久而久之小A发现既然怎么做都会被催促那还不如干脆慢点。后来发现自己越拖拉妈妈越焦躁越着急,慢慢的拖拉也成了小A报复妈妈向妈妈表达不满的“武器”。

  

小B是一个有网瘾的孩子,长得又高又瘦,其瘦弱的程度会让你想到非洲的难民或者一个瘾君子。我第一次见到他都会忍不住为他的身体健康感到担忧。小B来到咨询室后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摆弄自己的衣角。他的班主任很担忧他的状态,希望我能够帮帮这个孩子。从班主任那里得知这个孩子几乎不跟别人说话,在学校没什么朋友,晚上回家就是关上门上网,周末的时间也基本是上网,家里不让上就去网吧。

  

初次见到小B我们不免会为他的自暴自弃感到惋惜,不久就会因恨铁不成钢而对他感到失望,最后就只能是无奈的叹息。

  

当我们了解小B的家庭遭遇我们就会明白他为什么给我们这样的感受。

  

小B的爷爷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受过迫害。因为什么呢?仅仅因为在家里发了几句牢骚被邻居偷听到了,然后被揭发了。爷爷被拖到街上游街批斗。爷爷的几个子女被迫要对自己的父亲进行阶级批判。这件事给这个家庭留下了非常深的创伤,在文革中自不必说家人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文革结束后家庭氛围也一直是冰冷冷的。

  

小B的父母在家里总是各干各的,没有情感的交流。他们家里一点声音都没有甚至连电视的声音都没有。在这样一个沉默冰冷的家庭可以想见对年幼的小B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精神折磨,小B只有躲到网络里才能得到一丝慰藉。同时小B的症状,也引起了父母的担忧,让父母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小B用自己的“不正常”换取了家庭的“正常”,至少父母在家里“交流”了,这个家庭不再那么沉默那么冰冷了。

  

中国有千千万万类似的家庭,只不过遇到的具体问题各不相同罢了。有的可能是失意的父亲,有的可能是抱怨的母亲,不管有什么样困难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同样的天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承担着一些家庭的困难,维系这个家庭功能。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之处,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时期,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承担一点责任,共赴难关。

  

张沛超曾经说过他的老师叮嘱他不要随便讲温尼科特,因为这会引起母亲的内疚,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把父母们搞焦虑,觉得对不起孩子。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跑去“补偿”自己的孩子,那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因为这个补偿不是源于孩子的需要而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内疚和焦虑。这便是再一次以爱的名义在“使用”孩子。

  

鲁迅曾经说过“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当这然不是说我们的人生就是惨淡的,实际上我们的人生既不惨淡也不美好。只是一个既不由我们选择开始也不由我们选择结束的旅程。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欣赏的时候欣赏在要赶路时赶路。

  

我们必须要鼓起极大的勇气正视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丰富,但我们的精神世界仍然是贫乏的,或者说我们潜意识里仍然觉得自己是贫乏的。我们越是否认越是在把这个贫乏感丢给孩子。

  

如果你愿意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你将会为自己的精彩而去奋斗,而去拼搏。想要旅游就去旅游,想要学游泳就去学游泳。既然你一直想要学一门乐器何苦要督促孩子练钢琴,你只要把时间用来自己学就好了。你对孩子放手,他将会重获自由。

  

对孩子最好的照顾不是和他时时刻刻绑在一起,而是好好照顾自己。只有妈妈幸福了,孩子才舍得让自己幸福。一个忧郁的妈妈是永远养不出乐观开朗的孩子的,有也是假的,像周星驰能逗所有人开心,唯独他自己不开心。

  

在文章的结尾奉上纪伯伦的论孩子,愿每一个父母都能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孩子成为孩子。

  

《论孩子》 

你的孩子不完全属于你

他们是生命自己的儿女

经由你来到这世上 与你相伴

却有自己独特的轨迹

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见地

给他一个栖息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于屋宇

他们的灵魂在明日有专属的寓所

你无从踏入 梦中访问也将被拒

让自己变成孩子那样

而不是让孩子依你的模型存在

生命一去不回头

不要让昨日

成为一种耽搁和阻碍

你是自然之神手中的一张弓

幸福而谦卑地俯身

把箭矢般的孩子送向遥远的未来

爱——是孩子的飞翔

也是你那弯曲而稳健的姿态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我是孙雪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青岛

☆我擅长以下领域

情绪压力、情感咨询、亲密关系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6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