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命运与信仰 ——从《荆棘鸟》看对宗教的再认识

作者:仝鸣   2017-09-23   4578次阅读   1个赞

壹点灵jinan心理咨询专家 仝鸣

文学即人学。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无不因描写无法抗拒的命运、触及人性这一永恒命题而打动人心。信仰则是建立在对人性的透彻理解上,又超越人性而不朽。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正是这样一部有关命运与信仰的名著。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梅吉、拉尔夫、菲奥娜、玛丽等。这些人物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向命运屈服。

先说玛丽,她是个控制狂,为了不使他人掌管自己的财产,选择在丈夫死后三十多年独身;又对教区神父拉尔夫产生兴趣,遭到拉尔夫的拒绝后由爱生恨,围绕遗产继承问题耍弄拉尔夫和弟弟帕迪一家。她成功了,所有人都没有跳出她的掌心,在她生前设定的圈套中痛苦挣扎,她报复的目的达到了。这一切源于她对他人弱点的深刻把握:她知道拉尔夫在爱情和前途间一定会选择后者,她知道弟弟一家人一定会逆来顺受,她知道梅吉除了拉尔夫谁也不会爱。四人中掌控命运的最强者是玛丽,她甚至连自己的死期都能把控。表面看上去她赢了,但是输掉了一生的平静与幸福。虽然是个天主教徒,但她其实并无真正的信仰,终其一生都在和上帝抗衡,和自然规律抗衡。她心中没有爱,没有友情、没有亲情,甚至连爱情也不曾拥有过,只是占有与控制。她做事毫不顾忌他人,只考虑自己,自己无法得到的也决不让别人拥有。这是一个怎样冷酷无情又痛苦不安的灵魂!

梅吉的母亲菲奥娜也是一个与命运抗争者。为了一段真挚而不被世俗接纳的爱情,执着的菲奥娜留下了爱的纪念——儿子弗兰克。从此,她心中再无他人,对像崇拜神一样爱她的丈夫帕迪熟视无睹,对其他孩子漠不关心,直到帕迪死去,才意识到自己是爱着丈夫的。可她依旧执迷不悟,放任梅吉悲剧命运的发展。弗兰克离家出走、杀人入狱、最终成为一个废人,暗示着命运的惩罚。毕竟菲奥娜不是玛丽,她最终选择接纳命运的安排,爱其余的儿子们,收留重蹈自己覆辙的女儿梅吉,而不是像自己从前遭受的那样被赶出家门。她甚至爱梅吉的孩子朱丝婷和戴恩,为拉尔夫保守秘密。菲奥娜宣称自己不是宗教徒,但她心中是有爱的,当她平静地接纳一切时,便在爱中了。

女主人公梅吉原本是个纯洁的存在,虽然也是天主教徒,但那是出于习惯,她本人并无多少对宗教的认识。她是生命原始状态的生动展现,既无禁忌,也无邪恶。命运把她最爱的人一个一个地从生活中带走,她都坦然接受。但对爱情,她继承了母亲,向命运发出挑战,从上帝那里偷了一个儿子,对他偏爱有加。而对女儿朱丝婷,和当初的菲奥娜如出一辙,家族内女性命运的悲剧就这样遗传下去。儿子戴恩长大后一心要做神父,最后意外死亡,梅吉才意识到挑战是会付出代价的。最终她欣然承受一切,及时阻止了朱丝婷悲剧命运的继续发展,重归她的本来状态。

男主人公拉尔夫——一位天主教神父,由于对信仰的虔诚,在与命运的交手中承受了最多的痛苦。因为冒犯主教,他被发配到基兰博这个偏僻的地方,遇到了玛丽——一个同样不驯服的女人。如果他接纳并包容玛丽的弱点,他们的关系不至于那么紧张,可是两个同样倔强的灵魂怎会和平相处呢!他的自负和骄傲使玛丽觉得受到嘲弄,要与他斗智斗勇到底。作为一个正常人,他是有情感需要的,这是人性使然,但在天主教中却是禁忌。对成年女性,他有足够的免疫力,却毫无防备地被一个纯真的孩子击中要害。他塑造了梅吉,在她童贞的心灵中种下爱情的种子,待到种子发芽、开花,又以信仰为由离开她。终其一生,他都在与自己的本性斗争,忍受着内心的折磨,也伤害着梅吉。表面看来他输给了玛丽,因为玛丽比他无情;其实是输给了自己,因为不接纳自己,不接纳自己作为人的缺陷,一心想成为完美的教士。命运是公平的,在赋予拉尔夫英俊外表和非凡能力的同时,也给予他以此为傲的态度。谦卑正是他一生要完成的使命。最终儿子戴恩的死让他明白了傲慢的代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领悟了谦卑,与他信仰的上帝融为一体。

什么是命运?命运就是子弹射出枪膛后形成的抛物线轨迹。目标的高低远近、环境的适宜或恶劣都会影响它,但不起决定作用。在子弹离开枪膛的一刹那,它的轨迹就被膛线设定好了,这就是命运。当子弹未被击发时,它可以选择任何一把枪,因而有无限种可能性,这叫做完美;一旦被击发,它的轨迹就被一把特定枪的膛线设定,这膛线就是生而为人的天赋、秉性……无论射向什么目标,无论遇到什么环境,它都会显现既定轨迹的特点。

试图改变命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努力变换目标、调整环境,看起来有效果,但不触及根本,还会受到应力反弹;另一种是接纳、臣服,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由静生慧,才有可能通过改变膛线来调整轨迹,这个过程叫做修行。修行不是件容易事,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曾改变一点点自己的秉性,又何谈改变命运?所以当梅吉问菲奥娜:“我们是在哪里走错了呢?”母亲回答:“一生下来。”

全书中只有拉尔夫刻意修行,因为他有虔诚的信仰。一般来说,对拉尔夫的评价是自负、野心勃勃、某种程度的不道德,但这种评价是欠妥的。拉尔夫出生于一个有着浓厚宗教氛围的家族,从小受的教育是以成为一名教士为荣,他生命的中心是上帝,他认为愈接近教皇权力的中心就愈接近上帝。所以,他的野心是和信仰交织在一起的,与世俗欲望所追求的感官享受不同。除了利用玛丽的遗产作为接近上帝的垫脚石外,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几乎是无懈可击的:真诚关心、帮助教民,有节制的个人物质生活,将毕生才智奉献给教会,在二战期间利用个人魅力保全了罗马城,甚至为了与梅吉的感情真诚忏悔。毫无疑问,他是虔诚的,具有真正的信仰。

但是,虔诚的他却不如原生态的梅吉离上帝更近,因为在接近上帝的道路上发生了偏差,不仅是他个人,而且包括整个天主教。在书中,拉尔夫自称希波吕托斯,就很说明问题。希波吕托斯太孤傲,全心全意追求道德上的贞洁,拒绝心灵对多种境界的需求,因而导致悲剧性的命运。《圣经》说,人生来是有“原罪”的,亚当和夏娃偷吃了“善恶树”的果子,因而被逐出伊甸园。那“善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好坏”,而是“利害”,即人类有了自我观念之后,从此学会了算计利害得失,从而产生烦恼,这就是人的“原罪”。这里的“罪”并不是“犯罪”,在拉丁文原意中是指“矢不中的”,即人类有偏离正确方向的天性,所以要用戒律约束。因为虔诚,拉尔夫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完整地奉献给上帝,遵守“贫困、贞洁、服从”的誓言;由于“原罪”,他又打破了所有的誓言,因而内心备受煎熬。拉尔夫痛苦的根源在于追求完美,而完美是上帝的本质,离开上帝的怀抱生而为人就不可能完美。儿子戴恩是完美的,所以他夭折了。戴恩具有父亲的一切优点,摒弃了他的所有缺陷,是他的完美翻版。戴恩的死是一个隐喻:这个世界上只有一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他短暂一生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告诉父母:学会谦卑,接纳偏差,而宽恕是上帝的事。

天主教是一个有严格戒律的宗教,书中反映的有:教士不许结婚、不能拥有个人财产、对教会绝对服从,信徒一旦结婚就不许离婚等。一个修行到一定层次的人是可以毫无痛苦地做到这一切的,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它们作为对每个人的要求,未免有些苛刻。人的禀赋不同,境界也不同,一概而论未免压抑人性。所以书中有多处描写新教徒对天主教的嘲讽。当初耶稣传扬真理时,并没有建立一个宗教,只是告诉人们他的体验,是一种启蒙教育。

人类天然有这种习性,忽略内在真谛而钟情于外在形式。诚然,形式是必要的,但大部分人却因拘泥于形式而止步,无法接近真理。这或许也是“原罪”的另一种表现吧!梅吉和拉尔夫的爱情悲剧正源于此。梅吉心中并无多少戒律的概念,她的痛苦主要来自对拉尔夫的不解与思念,而拉尔夫的痛苦则要深重得多。本来他的情感需要没有什么不道德,但压抑使之扭曲,从而引起更强烈的反弹,破坏了所有教士的戒律,他便陷在这往复中不得自拔。谁愈痛苦谁就离上帝愈远。戴恩的到来为拉尔夫做了完美的示范:成长于宗教氛围并不浓厚的家庭,没有人教育他要做教士,他想做什么完全出于自己的天性;被遇见他的所有人喜欢,可以和任何人和平相处;理解并会处理所有情感和事物,又不受其羁绊,有种淡漠的、超身世外的本领;一旦发现教士不是自己的理想职业,绝不勉强;他生于爱,死也毫无痛苦可言,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显然,戴恩比拉尔夫更适合做教士。何止是个完美的教士,他几乎就是上帝的使者!他是来拯救拉尔夫的!

荆棘鸟将长长的荆棘刺进胸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唱出无与伦比的美妙歌声,而我们在这荡气回肠的命运交响曲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

☆我是仝鸣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济南

☆我擅长以下领域

恋爱婚姻、情绪压力、自我成长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