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读书笔记:一个人保护自己的方式

作者:李万清   2018-02-22   3865次阅读   4个赞

精神分析有许多流派,每个流派都会从各自的理论基础出发去理解来访者的不同人格结构和行为症状。我却想从另一个角度借用精神分析的观点理解来访者,这个角度即是来访者为了生存而付出的巨大努力。

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佛洛依德强调俄狄浦斯情结,即每一个孩子都幻想成为异性父母的伴侣,并恐惧在与同性父母争夺过程中被阉割,为了缓解这种阉割焦虑,孩子学会认同同性父母,并将对异性父母的兴趣转到其他客体身上——这建立在其父母正确的养育方式基础上。如果父母使用了错误的形式,比如异性父母过度刺激,而同性父母过度严厉,为了保证生存的安全性,孩子很有可能表现出心理退行或者隐藏自己性特征,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方式逃避焦虑,逃避幻想中异性父母的惩罚。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人际交往中便可能存在严重的俄狄浦斯冲突,比如害怕权威,无法参与竞争,以及自我惩罚让自己免于成功,或者不能发展出正常的异性亲密关系。这些都是他们幼时用尽所能用的最好方式保护自己的代价。

佛洛依德之后,其女儿安娜.佛洛依德发展出自我心理学,描述了一系列个体自我为了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降低焦虑的方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结构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压抑,自我努力把那些威胁自身的记忆等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一个男孩在某天夜里看见父亲殴打母亲,事后被问及这次经历时,男孩却坚持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他或许并没有撒谎,只是因为那一幕恐怖得让他难以接受,只好将这个经验压抑于意识之外,否则他对父亲的恐惧和愤怒根本没有办法让他可以继续与他好好生活在一起。压抑虽然帮助人们适应环境,但却持续消耗能量,过度长期压抑最终将导致抑郁。又比如反向形成,人们运用这种防御方式时,会按照与潜意识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可怕的念头或欲望——一个女人总告诉别人她多么爱她的母亲,实际上她在隐藏潜意识中对母亲的强烈憎恨,因为憎恨让她产生极大的罪恶感与焦虑,且表达憎恨有可能招致母亲的猛烈报复,而让自己受到严重伤害。对于孩子来说,坏关系也比没有关系更好。

客体关系之母克莱因强调幼儿幻想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婴儿起初以为自己就是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让其认识了外部客体的存在。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客体是乳房,并将自己的与生俱来的破坏性冲动第一次朝向了它。他啃咬并撕裂乳房,想要吞噬它、毁灭它,并幻想乳房会以同样的方式攻击自己。与此同时,他又能体验到对这个赖以生存的唯一来源的积极情感。这种爱与恨的交织让婴儿焦虑不安,婴儿起初调和冲动、应对这些焦虑的方式是把感到害怕的、恶性的映像与感到舒服的、良性的映像分裂开。随着心理发展,婴儿渐渐发展到“抑郁位态”,开始认识到母亲好坏兼备,不再是非好极坏或非坏即好的了。克莱因倾向于将所有重要心理过程都追溯到先天素质因素,认为从“偏执——分裂心位”转向“抑郁心位”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全凭婴儿个人。但不同母亲果真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致的吗?如果一位母亲总是对婴儿的需要不能给予足够满足,甚至总是惩罚婴儿,把负面情绪发泄到婴儿身上,难道不会带给婴儿的过于强烈的破坏性幻想?对于这样一位母亲的孩子,似乎停留在“偏执——分裂位态”才是更安全的选择,因为无论任何生物形态,信任一个过坏的客体(将它们与少数的好客体融合)对于生存来说都是如此危险的事情。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可能表现出偏执人格特点,严重的时候发展成偏执精神病,他们的偏执不过是为了在一个残酷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的方式而已。

而在依恋理论中,回避型婴儿的父母对孩子与依恋相关的情感反应总是厌恶,总是选择拒绝孩子寻求亲近的努力,使孩子无法在其帮助下获得情绪的平衡。为了维护与养育者的依恋关系(否则生存环境极有可能变得更加恶劣),孩子不得不降低对情感的需求和感受,减少对感受的表达,并跟自己想要与依恋对象联结的冲动保持距离。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可能就变成了那些强迫的、自恋的以及精神分裂样的来访者,他们情绪范围狭窄,对别人的情感信号或多或少视而不见,平淡的反应使他们看起来缺乏生命力。对于矛盾型婴儿的父母,他们没有办法将投注在孩子身上的关注保持稳定,前一刻对孩子有同调回应,下一刻就可能将反应变得极具入侵性或者干脆没有反应。这样的依恋对象在孩子身上会激起持久的迷恋:一方面,亲密是有希望的,另一方面,亲密又会随时失去。孩子习得了一个道理,为了得到安慰,也许不得不始终维持对痛苦的高水平表达,学会将依恋行为系统长期保持在激活水平。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可能就成为了歇斯底里或边缘人格特点的来访者,他们夸大现存的威胁——尤其是被抛弃的危险,让自己总是处于高警觉状态。

在自体心理学中,自体指一系列关于自身的心理表象的集合,包括外表、身体、情感、能力、愿望、态度等的表象,是一个既分化又整合的系统化的功能结构。自体是心灵中最高的结构,重要性超过其他部分的总和,它涉及人独一无二的身份感,使人们在生活中可以维持一种广泛的胜任感。于是为了保持自恋和自体感,人们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适应性行为。当母亲不能对儿童的需要提供同调回应,包括安抚、融合、镜映、培育以及刺激性反应,这些孩子就很可能天生对内隐性情感更加敏感,善于觉察他人尚未言表的情感、态度和期待,以此迎合环境的需要。长大以后,他们可能发展出一个与现实不符的夸大自体,十分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他们可能很容易将他人理想化,把自尊的感觉转嫁他人,将恋人、导师或英雄视作完人,再通过认同此人来体验自我膨胀的感觉。有些严重的自恋人格障碍患者沉迷于施虐与受虐行为,通过将内心对同调的需求性欲化,使用“性”这种原始力量去找到自体稀少的存在感。当个体因为受到侮辱而感受到极大自体创伤的时候,他们会产生自恋暴怒,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而这种自恋暴怒最终的目的就是报复伤害行为的实施者,让别人收回冒犯的冲动,并在以后不再重复这样的行为。

以上,从精神分析几个主要流派不同的角度,我们去发现来访者们怎样适应恶劣的养育环境,而最终这些适应行为因为僵化逐渐发展成症状。我们只有看到每个人对生强烈的渴望,看到他们身上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才会在精神领域真正尊重他们,视他们为平等的个体,并将这种尊重传达给他们,让他们看到和欣赏自己曾经为自己做过的一切努力,又将这种力量运用到目前的康复工作中,最终获得自由。否则,他们只能是病人,在咨询师和他们自己眼里皆是如此。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4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