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面对家庭重男轻女,如何调整心态?

我来自一个南方小镇,从小身边的同龄女孩大多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受害者,包括家庭里的女性长辈,都没有逃过这种落后思想的伤害。
相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我是幸运的,9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让我家只有两个孩子,我和我弟弟。我也从小镇走到了武汉,读研、工作。
我感恩父母给我的爱,提供的物质条件。他们多年辛苦打拼,生活条件已经比以前改善了很多很多。
可是,他们给弟弟全款在武汉买了房子,并明确和我说,家里的几套房子和资产,只会留给家里的儿子。表面看,我和弟弟享受着父母同样的爱,而实际上,却是不平等的待遇。还要被教育:“因为你是姐姐,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我因为是女孩,被要求多付出,更因为是女孩,还被迫牺牲自己的利益。
父母的这种偏心做法,让我对我们之间的亲情感到怀疑。我觉得我很没安全感,仿佛我什么都没有,无法和人建立起深度的信任,也没有底气。
请问这种情况,我该如何调整心态?

水滴  
吕玥蓉的回答
吕玥蓉心理咨询师

你好水滴朋友,我是壹点灵的咨询师吕月蓉,希望我的解答能给你一些帮助。
从你的描述看,你从小镇走到武汉,读研、工作,是一位优秀的女性。在你过去的奋斗过程中,父母给与了你爱护并提供了物质条件,为此你很感恩。
但是有两件事你感觉到了父母对弟弟偏心:一是他们给弟弟在武汉全款买房,二是他们明确说家里的房子和资产留给家里的儿子。从小你被教育“因为你是姐姐,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再加上这两件事,让你对父母是否爱你感到怀疑,你觉得没有了安全感,没有底气,甚至无法再信任他人。
看起来父母的做法和说法,确实令人伤心,女儿也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女儿更加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怎么跟儿子的待遇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在我们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父母应该一碗水端平,尽量给出同样分量的爱,让孩子都能感觉到被爱和呵护。从客体关系理论来看,父母给与孩子的回应,会影响个体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的形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时像镜子,能镜映出孩子正面积极的形象;有时也像一堆火苗和一堆稻草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有点距离但只要火苗有足够的热量也能点燃稻草的发光发热。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如同点燃我们心中的火苗。
假如换一个方向思考,从前面你讲述父母给与你学业中的支持,可以感觉到父母对儿女那份深沉的爱,那么父母当下的言行又怎么去解释呢?
1、是否考虑父母的局限性?你家乡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对你父母有哪些影响呢?影响有多大?你能回忆一下父母在哪些方面有受到影响吗?哪些事让你感觉他们深受影响?
考虑家乡落后思想的影响,你觉得父母是深受毒害还是不爱你呢?假设父母是深受毒害,你能找到哪些证据?假设我们换一个思路,改变一个想法比如“父母其实也很爱你”,你能想到哪些事呢?
3、父母说要把家里的房子和资产留给儿子,他们的意思是只要是儿子都能继承吗?是否可以跟他们澄清一下,未来你的儿子是否也可以继承呢?这样的做法是不是老家的家庭都这样呢?是地方落后的传统吗?
考虑以上,我觉得你可以参考这样几条建议:
1、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你作为国家培养的硕士是国家的优秀人才,能为你所在的行业和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你的价值已经被国家认可,被学校认可,被社会认可。做好工作,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自己奠定坚实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同时,也为国家第二个百年奋进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过好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你的兴趣爱好变成你身上的闪光点,结交的朋友会成为支持你的一份力量。
2、尝试理解父母,学会表达期待和需要。父母那一代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艰难的适应过程,有他们的局限性。而且父母年纪大了,思想僵化了,接受新的信息和认知的能力比较低,也比较难变通。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学会提需要,比如未来你会结婚、生子、买房,也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你学会提期待,你可以试着把自己感觉不被爱的想法告诉母亲或父亲,看看他们会怎么回应?
3、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1)赞赏⽗母,赞赏中增进亲情。⽗母对我们恩深似海,值得我们赞扬。赞美⽗母对我们的爱,他们会感到幸福;赞美⽗母当年奋斗,他们会很开⼼。
2)认真聆听父母。与⽗母交谈,要先倾听,再倾诉。在倾听中我们能体会出⽗母的⼼情,期望和⽤意。
3)帮助⽗母,尽量为⽗母担忧。
有时候与父母的问题就是相互“理解”的问题,做好沟通,增进理解,改变行动,让父母也能理解你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如意。希望你能越来越好,家庭也越来越幸福,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