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寻找自己热爱的工作?这可能是最糟糕的职场建议

来源:转载自36氪;翻译自 www.theatlantic.com。2018-07-25 17:291215

摘要:追随内心的激情 vs 发现你的天赋

“寻找激情”来工作很可能成为很多人半途而废的借口,殊不知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本文译自the Atlantic中原标题为"‘Find Your Passion’ Is Awful Advice"的文章。

寻找自己热爱的工作?这可能是最糟糕的职场建议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回忆起曾经在一个本科生研讨会上问学生们的一个问题:“你们中多少人还在追寻内心的激情?”

“几乎所有人都举手了,我在他们眼中看到了憧憬和梦幻。” Dweck如是说。当问到他们是否会为自己的激情付诸无限的动力时,所有人都庄严地点了点头。

她接着说:“我不是来为你们打退堂鼓的,但是很可能事实并非如此”。

Dweck问的是一个美国社会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自1990年以来,“追随内心的激情(Fellow your passion)”这个概念在英文书籍中出现的频率增加了九倍。还有一句不知出处的谚语也说:找到一份你钟爱的工作,那么对你而言生活将不再有“工作”(Find a job you love and you'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但按照Dweck和一些人的说法,这句话很可能误导了你。

“有没有想过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耶鲁大学心理学副教授Paul O’Keefe表示,“这意味着假如你觉得做一个事儿像‘工作’了就说明你不喜欢它。”他举了一些学生的例子,这些学生常常从一个实验室换到另一个实验室,试图寻找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这些俗语指导着他们:假如‘我’没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实验里,那就说明‘我’志不在此。”

而恰恰相反,近期Paul O’Keefe和斯坦福大学其他两位同事Dweck 和Greg Walton在《心理学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中发表的文章中,通过做实验表明:我们关于兴趣的认知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激情不是热爱,后者是比前者更高级的部分。

该篇文章发现,人的心态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固定心态,一种是成长心态。拥有固定心态的人认为一个人的兴趣点与生俱来,只要去发现就好了;而拥有成长心态的人则认为人的兴趣与激情可以花时间来培养。

为了研究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何影响人们对不同目标的追求,作者们对大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成立了一个频繁建议学生们寻找喜欢的专业和职业道路的研究小组。

首先,他们为学生们做了一个偏理性还是偏感性的测试。偏理性的人更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偏感性的人更喜欢文科类课程和艺术。此外,学生们还填写了一项调查,表明他们对“人们的主要兴趣不会随时间而改变”这句话在多大程度上是认同的。然后,学生们被要求阅读一篇与自己的兴趣完全不相关的文章,参与者越是偏向固定心态,那么他们对文章表现出的兴趣度就越低。

之后,作者又做了类似的重复,这一次是要求学生们先阅读一篇关于固定心态或成长心态的文章。同样,那些了解到人的兴趣点在生活中不怎么会变化的人几乎不会被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吸引。

这意味着,认同固定心态理论的学生可能会放弃有趣的讲座和机会,因为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对这个不感兴趣,同时他们也更有可能会忽略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

Walton表示:“固定心态理论更有可能抑制人们对现有兴趣以外的领域的兴趣。那些赞同固定心态理论的人,更有可能在找到激情的时候预测无限的动机,而不是预测可能的困难。”固定心态理论思想家也不太可能进行跨学科的思考,而这在以信息为基础的工作世界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科学和商业的许多进步发生在人们把不同的领域结合在一起,所以人们会看到不同领域之间可能从未见过的新奇联系”。 Walton说:“如果你过于狭隘,并致力于某一领域,这可能会妨碍你发展你所需要的兴趣和专业知识,去做衔接工作。”

另一个不要过度轻信固定心态理论的原因是:它会使人轻易放弃。按照这种理论,假如一个事情突然让人觉得困难,那很容易就被当做不是自己的菜了。在本次研究中也表明,那些坚持固定心态理论的学生不会觉得追求兴趣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相反,他们觉得会总是“打了鸡血”的状态。

作为作者之一,Dweck曾研究过不同的思维模式与智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拥有固定心态的人坚信自己就是自己,无法改变。一旦遭受挑战,问题就出现了:任何不在掌控范围内的事情都会让这些人觉得绝望和不知所措;而拥有成长心态的人相较而言不惧怕失败,认为可以通过努力提升自我。即使他们智商低一些,但因为他们可以接受挑战,能将挑战看成学习新东西的机会,因而他们的表现比那些固定心态的人更出色。

Dweck表示,在“追随内心的激情(Fellow your passion)”这个理念火起来之前,人们更多地会提到“发现你的天赋(Find your genius)”,仿佛只有天资聪慧的少数人才能成功。“追随内心的激情(Fellow your passion)”这句话相比来说好像还更和善一点,因为每个人都有兴趣,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但通过这项研究还是表明,寻找“真兴趣”这句话还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成分,它可能会怂恿人们半途而废,为失败找借口。

斯沃斯莫尔学院教授K. Ann Renninger并未参与这场实验,不过她对兴趣的发展有很深刻的研究,并表示神经科学已经为兴趣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佐证。换句话说,在外界正确的引导下,任何人都可能会对任何事情感兴趣。

Renninger教授说:“在8岁以前,孩子们会尝试各种事情,在8岁到12岁之前开始有了竞争意识,会拿自己和其他孩子比较,如果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就会产生不安全感甚至厌弃感,此时也就是教育工作者开始让孩子们重拾兴趣的时候。

虽然以上这些结论研究人员们并没有对成年人进行研究,但却发现对这些年龄稍大些的人群也同样适用。“比如一旦为人父母,你才会突然对育儿等话题感兴趣;一旦家中父母不幸患癌,你就会突然变成一名癌症专家。” O’Keefe如是说。

那么怎样在年轻时就培养好这种成长式思维呢?O’Keefe表示,假如你为人父母,可以尽量避免当一个兴趣执行到瓶颈期时就立马抛弃它,一旦你半途而废,多半你的孩子也会耳濡目染。

除此之外其实还没发现能够明确训练这种思维方式的方法,不过正如作者Walton所说:“我们只是试图揭开这些谚语的神秘面纱,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要不断研究。毕竟,一点点知识就是力量!”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知名专家全部

周系文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二级心理咨询师 南京市妇联特约邀心理专家 电台健康节目特邀心理专家 大学普通话培训教师,普通话测试员
周洲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张立霞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中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