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神秘的“心流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的终极秘诀

来源:本文翻译自 medium.com,转载自36氪2018-09-18 13:50802

摘要: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技巧。

编者按:心流(Flow),也有别名以化境(Zone)表示,亦有人称之为神驰状态。心流的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心流产生时,人会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专心致志,臻于化境即使宇宙之大,万物之多,也能置身事外,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倘若工作总能进入这种状态,估计效率会大大提升,工作也会更充实开心。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如何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多地处于心流状态?本文编译自medium的原题为“How to Master the Flow State”的文章。

在上世纪20年代早期,有一位年轻作家一时灵感枯竭,写不出新故事了。他身无分文。天气正冷,于是他坐在壁炉边吃橘子,把橘子皮丢进炉里,看着迸溅出的蓝蓝火光。

神秘的“心流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的终极秘诀

他转头看向窗边,窗外的巴黎一片寂静。他告诉自己,“不要愁,以前你能写出故事,以后你还是能写出故事的。”

我们在谈到出色的工作能力时,常常提到一个词“心流”。这是一种很难捉摸的精神状态,身处其中的人有如神助,直觉会直接牵着你走出眼前的迷宫,灵感如泉水般涌出,仿佛自己有无限的天赋,注意力集中,持续保持敏锐。同样是专业人士,正式这种对进入心流的把控,将天才和精英区分开来。

“心流”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一种全身心投入某种活动的精神状态。提出这个概念的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在其著作《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中说,这是一种完全沉浸在某件工作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人感到充满活力,精神高度集中,忘记了自己和周围一切,并且从这件工作中享受到愉悦。

神秘的“心流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的终极秘诀

心流(Flow),也有别名以化境(Zone)表示,亦有人翻译为神驰状态,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

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有各种仪式,希望自己几小时后可以在比赛中进入心流状态;创意工作者也经常很沉迷于仪式感,养成早上做某些事情的习惯,一边接下来进入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一天下来卓有成效。而对普罗大众而言,最大的挑战不是自己在进入心流状态的时候,具体是在做些什么,而是压根就不知道这样的状态是什么感受,因为从来就没有过这种感受。

故事开头的年轻作家又一次起身来到打字机前,这次,他文思泉涌,手指在按键间起舞。事前,他也没有像现在的专业人士那样走很多“形式”。他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海明威,他知道,怎么开始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怎么结束这一天的工作。

“我已经学到一个教训,永远不要完全‘挖空’自己的文思之井,总是在井里还有可挖掘之处的时候停下,不要让它枯竭殆尽,让灵感的井可以在我夜间休息的时候再生。”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坐在桌前好几个小时,一点灵感都没有,脑子被“堵住”,也没法集中精神。突然间,一道闪电般的光出现在脑海里,你马上找到了合适的词,想出了正确的答案,完美的设计。看似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清单,终于像大山一样被征服,匍匐在你的脚下。这时候,你就成功了,你到达了应许之地,进入过心流状态了。

过了好几个小时,下班了,你却没想走,毕竟,好不容易效率这么高,怎么能事情没做完,留着明天做呢?你想好好利用自己的状态,把其中的价值尽数榨取,一滴也不要放过。

最后,熬到很晚,你筋疲力尽,但是心理很美,下班回家。

国际象棋神童韦茨金(Joshua Waitzkin)写过一本书,《学习的艺术》(The Art of Learning),其中提到他和滑雪传奇选手基德(Billy Kidd)的一场对话。他问基德,在滑雪比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3个转弯点是哪三个。

“在滑雪比赛中,最重要的3个弯就是你上缆车之前,最后划过的三个弯:这是一个比较微妙的时点。通常这时候坡度较缓,挑战比较小。很多人就会粗心大意,不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肌肉,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保持正确姿势上。在坐缆车上山的过程中,潜意识会将不良的姿势内化。基德说,如果上山前最后的三个弯动作精准,潜意识就会内化精准的动作。”

神秘的“心流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的终极秘诀

Joshua Waitzkin是美国国际象棋选手,武术竞争者和作家。小时候,他被认为是神童,并在1993年和1994年赢得了美国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

那心流状态估计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工作结束时已经头晕眼花,筋疲力竭,迷迷糊糊了,这样的感觉也会被内化。你加班加到深夜,直到不能继续才停下,这天的工作可能很有成效,但是这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还会一直跟着你,第二天上班,同样无精打采。

心有不甘的赌徒常常说,“要不是最后一手我运气不好,我早就富了。” 但是少有的能笑着回家,本钱翻倍的赌徒就知道,得在自己运气变差之前收手。

海明威知道,灵感迸发确实可遇不可求,但是不是每次你文思泉涌,都要把自己榨得干干净净。他会在自己仍有余力的时候,就起身停止工作,让灵感始终留在他身边。

很多艺术家和企业家都恨不得拿头撞墙,撞出几个点子来,但是海明威从来不把这样的情绪带到自己的工作中,他会在“掏空”感内化在自己心里之前,就停止工作。这样,等他再开始码字的时候,自己就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会一直工作到自己觉得事情做得差不多,有成果了;我停下的时候,也总是知道下一次该从哪里入手。这样一来,我第二天开始时,就知道从哪里着手。”

但是现在社会中有一个潜流,特别是在创业圈子里,一直将“努力,直至筋疲力尽”作为信条,鼓吹工作不死不休的精神。人们不断在研究,睡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暗地里较劲,看谁能睡觉睡得更少,干活干得更多,仿佛谁能在高压锅里活得更久,谁就赢了。

可想而知,在高压锅里活得最长的,就是知道自己要在被煮透之前跑出来,第二天再战的人。你应该像海明威一样有勇气,告诉自己的灵感缪斯,“今天做的够多了,咱们明天再见。”

那么,运动员、艺术家、作家、制片人、思想家,所有从事创意工作的人们,你们今天什么时候能进入心流状态,你们能不能控制住自己,在灵感完全消失之前,就停下来呢?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