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我爹妈惯的我,换别人爹妈早拿棍打人了,我...

我爹妈惯的我,换别人爹妈早拿棍打人了,我爹妈一个觉得不是事儿不管我,一个和我一样畏畏缩缩不知道怎么管。我也觉得我家庭幸福,爹妈又不逼你,还对你那么好,比很多人幸福几百倍。亲戚也好,朋友也很好,唯一遇上的破烂东西就是刷新我三观的垃圾学校。
我家人都很包容,而且盲目相信我,盼着我好,我很幸福。
自从我不想再控制情绪后,就变成了一个总是发疯的人。我知道该怎么控制自己,但做不到。
我家人朋友都像我对待外人一样有分寸地对我,很包容,不逼我,但也不管我。
我发疯是自作自受,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要去把怒火发泄到人家身上,难道人家不管你是你发疯的原因吗?人要对自己负责。
我把怒火拉回来了,不去莫名其妙地怪别人。开始批判自己。但我还是做不到像以前那样亲近地跟家人交流,总是一个人呆着,有时候又忍不住吵架,所以经常感觉很愧疚,很悲伤。
然后就哭,扇自己,做其他事转移注意力,平静下来。决定好起来,然后被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轻易地击垮,很累。懦夫。

霍香  
姜海川的回答
姜海川心理咨询师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塑造着孩子的样子。
——自己的父母很能包容、容忍自己,就算自己作出很出格的事情,换做别人父母可能要粗暴对待了,而自己父母仍然会“盲目”相信我会变好,是这样吗?
——父母虽然包容、忍让我,但是也没有管我,不对我提要求,也没有具体的规划,所以自己本应该感到轻松、自由和幸福,但是却也有一点不满意,对吗?
——自己情绪爆发的时候,看到父母温柔对待自己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向他们发火,所以只能怪自己,向自己“发力”了,对吗?

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好像就是很容易走上两个【极端】:太紧或太松。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妈妈一个人带我。但是妈妈对我的管教很严格,如果她说过的事情我没有做好,轻则谩骂、吼叫,重则动手掐我、打我。甚至对妈妈做个鬼脸,都要被妈妈羞辱:“别人家孩子做鬼脸都可爱,你......”我现在都记得当时的情景,以及听完妈妈的话,我石化在原地的尴尬。我想,妈妈小时候对待我,应当就走上了【太紧】的极端。事事都要控制孩子,如果孩子没让自己满意,就要给与相应的惩罚。

“虽然我没有试过另一种【太松】的极端,但我也并不认为【太松】的管教会让孩子幸福快乐。”

1.有些家长会觉得放养式的教育,自己是在顺应孩子的本性,自己不必承担额外的责任。
这里并不是指你的父母。我有一个不错的朋友,在上学时候,他的父母从来不给他提具体的要求,也不给他规划人生,高考填写志愿时,让他“考多少分就报多少分的学习”。因为这样,就算孩子以后工作不顺了,后悔了,也不会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来——毕竟是自己选的。
其实作为父母,很多人学历不高,信息渠道也不畅通,也真的是没有办法帮自己规划人生的。有的父母强势,过度控制,往往会招致孩子的反感,以及今后的责难,想想确实委屈。所以,有的父母就会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放手,父母和孩子都轻松。

2.孩子是尚未掌握【人生规则】的新手,适度引导才能加速适应过程。
我们在玩一款新游戏的时候,有的人喜欢看一看高手的攻略,以便迅速掌握游戏技巧,增强游戏体验,更快适应游戏规则。当然,也有的人更喜欢独自探索,虽然时间成本更大,有时候频繁的失败也会带给自己挫败感,但自己更享受独自完成的过程。
但人生虽然和游戏有相似之处,却有一个本质的差别:人生没有重启的机会。
人生经受不起太多的【试错】,在将要犯错时,如果父母能提前干预、适度提醒,也许,孩子的人生体验将会更加美好。

3.提供准确的信息很难,但提供加工信息的方法更重要。
作为上一代人的的父母,很多人都不能熟练驾驭网络、智能手机、APP这些信息时代、数据时代的产物。想要他们给孩子提供准确的信息,在网络中谣言四起的环境当中,确实十分困难。
*但其实比起信息更重要的,是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就是思维方式。
俄罗斯方块这款游戏,不会告诉玩家每一步怎么走,只会告诉玩家:1.积木堆满一层后,该层消失;2.你可以旋转积木进行搭配;3.积木触及幕布顶部时,游戏失败。
这三点内容,就是该游戏的规则、底层逻辑、运行代码。
那我人生中,也有一样的规则、底层逻辑、运行代码。这是父母最应该提供给孩子的。比如:【读书是成长的捷径】【法律是可不触及的红线】【善良会带给你好运】。

也许,这样的父母,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幸福感,你觉得呢?
——你内心中对父母有哪些感到满意的和不满意的地方呢?你对父母还有哪些期待呢?
当你想清楚这些,也许,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就在慢慢改善了。

你的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听见。
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姜海川,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