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作者:周志强   2017-12-14   3602次阅读   9个赞

一、童年成长

——缺乏安全感、被忽视、自恋受损、愤怒、敏感

    

我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听母亲说我因块头大,生时特别困难,很长时间才生下来,生产后大出血,耗了她很大的元气,再加上后面的生育,此后母亲身体一直不大好。父亲历来对女性在能力总是有些看低,当时也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见头一胎是个女孩,多少有些失望,但又希望强大而不弱小,所以取名志强,与我们家乡土话“只强不弱”谐音。

   

母亲说把我带在她身边一岁多点,后来由于弟弟出生,我便被送到邻近村的外婆家,到五岁后才回来上幼儿班。外婆养我四五年,我的童年与外婆联系得很紧密,只有在外婆那里才更感受到那种温暖慈祥的东西,不会被父亲粗暴对待,不会被责骂。所以上学后到自己能单独步行去外婆家,我都是每个周末都要邀着弟弟去的,那时外婆家还有两个小姨,有外公,人多热闹,时不时晚上外婆在晚上看电视时还有饼干或糖果分发给我们,当然,我时不时还会去她贮存零食的石灰坛子里去偷吃。有时会跟着她去菜地,或者跟着忙其他家务事,都是一种乐趣,她有时也会给你用棕树叶织小箩筐给我们找点乐子。

当然,我也跟小姨们去追电视剧《西游记》、《红楼梦》,还会跟她们编毛衣……外婆那里是我童年时高度依恋的地方。她要是到我家来,睡了一晚,总是嘱着她要多住几日,放学回来,不见人了,就会感觉心一下空落落到想哭,晚上睡觉时,使劲闻着枕巾上她留下的气息,眼泪浸湿枕巾。即便到长大后去外地上中专和她告别,都会要哭一场。到她晚年,子女们对她的赡养有些推诿,我也才会辗转斡旋付出大力气去通知姨辈们到场并一定要安排她的赡养生活,对她的赡养问题,如惹到我恼,我甚至可以正义感爆棚,可以不顾身份的去指责姨舅辈,也甚至可能自己去挑起赡养的责任。

   

我一开始便提到我的外婆,可见外婆对我成长是有着重大影响的,我对外婆的如此依恋,也是因为家里父母对我的忽视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父亲是个粗暴、自恋、要强(不是真强大)、暴怒、显得权威(在我们面前一定要维护他权威的形象)的人物,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喝农药死掉了(听说是被我奶奶气的),他母亲也从来不管他,只是在外面干着“土地革命、斗地主”出风头的工作,所以我父亲很小就是在他舅舅家寄人篱下长大的。这可能也是他性格形成的一些根源,严重缺爱和不会表达爱。

   

在我印象中,我的父亲从没有亲密的抱过我和弟弟,没有叫过我们的昵称,只是粗暴的“*伢子*伢子”的喊,当然,这样叫的时候只是在喝斥我们,他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叫我们,他要回来了,我们会怯怯的叫声“爸爸”,而他心情好的时候,会“嗯”一下,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拉沉着很难看的脸。我们会经常遭到他心情不好甩给我们的脸子,比如叫他吃饭,他多数心情不好,会直接暴力:“爱喊,没看见我在做事啊,你们自己“懂”(吃的粗俗语)是的”。我总是被气到眼泪直流,委屈到不行,真想用小拳头把他锤死。所幸,他当时是个货车司机,早出晚归,每天起早出去拉货时,我们还没有起床;摸黑回来时,我们已经睡下,有时甚至可以几天不见。给了我和父亲相处很多回避的空间。父亲虽然粗暴,但挣钱养家责任心很强,从来没有休息。虽然他总是谩骂我们,都是因为我们,才让他这么劳累奔波。但总算在他一穷二白成家后,努力出车、努力赚钱,

我们的家境并不比别人家差。母亲在父亲面前是个弱势、总是被父亲气到抑郁而哭的角色,勤俭持家、有抗争精神但较弱,自我攻击,结婚前在娘家遭哥嫂欺负,结婚后在婆家遭婆婆欺负,父亲对她来说,谈不上安慰,还得忍受他的暴脾性。因为和父亲的矛盾,她有多次要轻生并付诸行动。母亲因为情绪有些抑郁,家务事又多,还要管田里土里,也没多少能力温暖到我们,多数是沉默的。长大后和她单独呆一起,总会觉得气氛沉闷到要疯掉似的。但当她心情好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温情的时刻,小时候会给我们做需要复杂程序的好吃的,上街回来会带些水果零食给眼巴巴的我们。家庭环境及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形成了我缺乏安全感、脆弱的自尊、倔强要强的童年性格。

    

我小时候也是个特别容易愤怒的孩子,脾气大,很不讨巧。还在睡摇篮的时候,因为外公给我摇摇篮,我不让他摇,只让外婆摇我,便咒外公说:“外公会死掉,外公会死掉。”外公因为这个很介意,很不高兴。当然,我这号子性格也并不讨父亲的喜欢,因为顶嘴总是被他骂,还有被打。而且会超有正义感、保护欲,5岁的时候就为保护妈妈不受奶奶的欺负,而遭爸爸的打。幸亏外婆正好在,及时护住我才免遭一“劫”,当时愤怒的父亲让我非常恐惧。相对来说,弟弟就会很多察言观色了,躲过了一些被训被打,而且还得到父亲的一些偏心。而我,就是这样倔强叛逆的生长着。

二、青少年成长

——脆弱自尊、努力、拯救、承担、挣扎、胆怯、迷茫、抑郁、无力

    

到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好像不再打我们,责骂得也很少了,起码对我是这样的。我虽然内心倔强,但学习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是属于老师的“好学生”的那种,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责任心也很强。到上初中时,我开始正式有那种学习为了什么的目标,可能受母亲的影响。她总是教育我们说要争气,不要像她一样被人欺负,她很讨厌自己的无能为力。她的婚姻,我的定义是不幸福的。所以,对于母亲,我会同理她、同情她,会和她站到一个战线,长大后甚至动员母亲和父亲离婚,觉得她找了父亲这样的人做丈夫是如此不幸,她应该去追寻自己的幸福生活。母亲因为自身的不强大被欺负,所以潜意识中会有能过我们改变命运的期望。到上初中的时候,我决计要改过读书来改变命运,不能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不能成为整天围着家务事转的人,不能成为没有能力和环境抗争的人,要成为一个能为自己命运作主、敢于说离婚的人。

读书我很努力,虽然我并不是天资聪颖,数学也并不是头脑灵光的那种,但基础还行,没有偏科。也虽然曾经的初二的代数老师当时歧视性的给我下过定义:你只是死读书,书读得不灵泛。我当时虽然既羞辱又气愤,但却激起了我倔强不服气的斗志,初三时在靠墙的课桌旁用小刀刻下“拼死”,意即拼死拼活都要考上中专(那个时候能考上公费中专,意味着中专毕业有工作分配,能跳出农门),以此证明给那个歧视我的老师看,也为妈妈争气。15岁时,我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公费中专(班上除1个考高中奥赛的同学就我一个公费中专),也算扬眉吐气了一回。到填报志愿时,当时没有职业指导,父母是农民,没有关于职业就业方面指导,他们希望我填报师范类,我当时觉得小学老师没出息,自作主张的填报了卫校类,选专业时会觉得以后从事医生职业可能会在能力上达不到,出于对确定的考虑,我选了药剂专业,觉得应该会容易些。完全是一种在当时局限的认知下所作出的想像的选择。现在想来,也是懵懂,完全不明白兴趣和职业的关联性,比如我从小喜欢画画,喜欢阅读与写作,其实是可以学习这些去作为今后的职业选择的。

   

中专是寡淡的三年,离开家乡去到远方去求学,那时的汽车从早坐到晚才能到,而且只是隔天才有一趟;坐火车也是麻烦,绿火车很挤很乱。所以回家和返学都会让我有一些焦虑,这么远的路,对于十六七岁的我是有一些恐惧的。没有电话,靠书信来往,所以我一个学期才能回一次家。对家没有多少想念,还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对学习是任务式的学,仍然努力,但从来没有得到过奖学金,《药物化学》、《药物分析》我似乎总是囫囵吞枣,好难懂,所以对专业我谈不上喜欢,只是强迫性的完成,循规蹈矩的生活。第三年去到离家乡近一些城市的一所医院药房去实习,也没太多感觉。所以中专三年对我的成长来说,是没有多少积淀的,没有参加更多的活动,没有结识更多的朋友,我还是局限在初中时埋头学习的状态中,但已缺失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我不知道学完之后,我能去干什么。

   

中专毕业后,回到家乡。18岁。当然没有工作会送到你眼前,父亲很努力去求人,给我找工作,我想问问怎样了,得到只是暴躁的回答:“不要你管。”我想出去打工,不想父亲这么辛苦,但不知如何出去,到哪落脚,很胆怯外面的世界,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跟父亲提了一次,他不同意。我不敢再提,周边没有人可以交流,初中同学很多辍学学技术打工去了,还有个别去上了高中;中专同学毕业后就各奔东西,没得联系,书信联系,都是乡村,寄信收信多有不便。在封闭的环境中我熬过了十个月,终于等来了工作,父亲把联系到我们所在的乡政府计生办上班,我怯怯的开始了自己的体制内上班生涯。

    

上班后我开始有了自己的迷茫和困顿,很多年都在挣扎和期望突破,在体制上班的初时几年,工作的认同感、价值感和成就感都比较低,感觉生活无意义,但仍强迫自己敬业工作,期望走干部的提拨路线,未果,但我还是总想用自己那一点点弱小的力气去突破。

    

当我不再那么胆怯,我多次到外面去寻找与自己匹配的工作,希望能赚到钱(当时父亲亏钱,经济相当拮据),在犹豫与不确定之间,我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决定。04年,我通过一份报纸觅到有室内设计的短期培训信息,向单位请假一年去到省城学室内设计,因为符合我的兴趣,又觉得这个专业会有前景。一年的学习时间我没有完成,因为我没钱了,学了半年,打了半年工后,我灰溜溜的回到单位上班,回来的感觉不是很好,我变了,变得抑郁了,觉得自己很失败,与周边的同事疏远了许多,变得与环境格格不入。

   

我非常期望有人帮助到我,帮我去突破,我真的非常不满足当时的状况,很着急,没有钱,看不到希望,我希望能帮到父母,能帮他们解决经济上的困境,但我无能为力。我通过母亲极力游说父亲卖掉新砌的房子去还旧债,缓减父母的焦虑,盘活经济去寻找新的转机。房子卖掉后,我的心是痛的,但是能有什么办法。我真的无能为力,感觉自己好没用。我期望自己能把这个家撑起来,但我没有能力,我太渴望通过什么来实现某种成功来改变当时的境况了。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我总会去算命,算命的说我以后会有钱,命好,让我有些许的安慰。

三、成年期成长

——反向形成、主导地位、寻求父亲认可、与父亲争夺权力、打败父亲、焦虑、抑郁、强迫、觉悟

   

我对父亲的情感,参杂着矛盾和复杂。表面上,父亲对我很粗暴,总是贬低轻视我,但他又用他的方式来表达对我的支持和爱。我表面很怨恨他,但潜意识里我是爱他的。我不愿意成为像他一样的人,但实际上,在某些人格气质方面,我又和他很相像。他是程度较高的自恋人格,而我只是在他的基础上有所进化而已。他看不到自己的模样,而我现在能够去看到、觉察自己。因我对他的痛恨,我找了一个和他完全不一样的老公。这也是精神分析流派里所说的反向形成。

老公对我很好,脾气温和,尊重我、赞美我、支持我,对我抱以宽容,从来没有指责,给我最大的自由。但我并不满,婚后总是对他抱以指责,觉得他身上缺乏父亲的果断、强势、担当。不满让我满身戾气,抱怨、抑郁。与此同时,我又与父亲总是发生言语争执、愤怒对抗、逃离回避。我一边极力想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求得他的认可,一边又对他抱以鄙视,同时又想控制影响他来争夺话语权。多年后,我主张给家里改建房子,改建后父亲很满意,他当着弟弟说了一句:“以后家里就是你当家了。”我是如此的欣喜感动。我开始确认自己已经打败了强大的父亲并得到了他的认可。

    

对婚姻的不满开始让我痛苦,期间我与他人合伙创业开店,老公在外,我独自承担带小孩、工作远调、考聘县局、日常上班、店务打理等琐碎事务,并承受经济等各方面压力,我病倒了、焦虑了、抑郁了。最严重的躯体障碍是失眠,还有颈椎病、疲惫不堪,我觉得自己要崩溃,生活了无意义……我服用抗焦虑的药物达一年多,寻求佛教皈依,各种形式均不得解脱。

   

我尝试了解心理学,预感心理学可能能够救到自己。13年,我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证。15年,我去寻求心理学的系统学习,很庆幸遇到李雪峰老师,两年的学习,我慢慢的成长,通过学习精神分析,看到了自己因为原生家庭的关系,特别是因为父亲对我的忽视和早年的情感创伤,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要,一方面我对父亲有攻击、轻视、愤怒、痛恨的情绪,另一方面又在寻求父亲的认可,多年寻求认可不得期望向外寻找。同时又因反向形成,找了一个和父亲完全不同的人做丈夫,虽然我曾经对他会有很多不满,但实际是与我是匹配的一个人,感谢老公对我的宽容和大度。

通过学习存在人本,我学会了慢慢去接纳自己和周边的人,去爱自己和他人,朝不含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的方向去发展,去探索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怎样才是真正的活着;通过学习认知行为,我懂得我们头脑会出现我们自己都无法意识的自动思维,我们通过外化去观察、描述、练习来改变这些消极的信念。同时,我还学到了非暴力沟通、正念、家庭治疗、批判性思维等。所有的这些,都给了我力量,让我有更多的觉悟。最重要的是,我习到了能够让自己满足于当下环境对自己进行滋养不再外求,能够从自己身上发现力量,当出现负面情绪时,能够去分析情绪的来源、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能够让负面情绪暂停而较少出现失控的状态。同时,我会发现自己的状态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且无能为力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和愤怒,会学会放下控制,去接受当下的状态。

    

在以后的日子中,我将会持续不断的学习心理学,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步习到自我依赖和自我满足,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家庭,为孩子树立一些榜样。也去帮助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可能正是我生而为人的意义。

☆我是周志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长沙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人际关系、个人成长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9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