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不爱了

作者:范聪屹   2018-09-30   1869次阅读   1个赞

  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不爱了

  还记得恋爱的感觉吗?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心中所想,没有彩排就说了同一句话,当你羞涩地想牵起她的手时,发现她早已经准备好了。热恋中,我们渴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一起,觉得对方是天底下最懂自己的人,心中充满了幸福感。但有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没那么欢喜了,觉得对方陌生了,我们开始怀疑曾经的爱情是不是真的。

  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对完美恋人的幻想的破灭而已。

  为什么幻想会破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双方应对冲突的方式的差异。

  冲突在亲密关系中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纯粹的生物学上的个体,而是一个层层包裹的的系统,这个系统里充斥着自己的基因、父母、朋友、同事、事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甚至是敌人等等。

  而亲密关系形成的契约或者统一体,实际上是两个以个人为核心的层层包裹的巨大系统的融合与碰撞。

  所以,确立了恋爱关系或者婚姻关系之后,我们不再仅仅考虑自己,或者仅仅考虑对方,而是更多的考虑对方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对方的朋友靠不靠谱,对方的事业合不合适,对方的爱好有没有趣,对方的生活习惯是简洁还是随意,对方的是非善恶是否合理,对方在带小孩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等等……

  在恋爱初期,我们始终能够和对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足够大,大到我们只能看清对方一个人,那个真实的对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对方,但是不能完全看清层层包裹着对方的由基因、父母、朋友、同事、事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甚至是敌人等组成的巨大系统。

  正是因为不能完全看清包裹着对方的巨大系统,我们彼此之间才有了足够的幻想的空间。

  这个幻想让我们觉得恋人是完美的,哪怕有一些不足,也是可爱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渴望自己是完美的,能够配得上那个幻想中的完美恋人,于是就像我们在热恋中超人一样,能够提前两小时梳妆打扮,能够在对方家里勤勤快快,能够早上跑几里地去买一杯爱心豆浆,能够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对方身上……

  但是,亲密关系的浪漫属性总是倾向于将两个人融合为一个统一体,这将迅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于是,包裹着对方的那个巨大系统也成为了包裹着自己的巨大系统。

  当我们真正进入恋人的系统中的时候,我们要共同面对两个人的截然不同的遗传基因、父母、朋友、同事、事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甚至是敌人,所以我们的幻想空间消失了,幻想破灭了,对方不再是那个完美的情人,而变成了两个共同生活的被巨大系统包裹的人,冲突也就开始井喷式的爆发。

  科学研究表明,男性在对待父母冲突情境中比女性有更多的妥协行为。这种表现可能是由于男性处于地位和力量的优势,对于冲突引发的事件改变没有兴趣,他们不需要通过冲突的解决获得什么却可以通过回避获得独立的好处。

  男性在休闲娱乐、日常消费和共度时光冲突情境中有更多的正面行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社会对两性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导致男女两性在需要的内容与满足需要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男性希望通过满足亲密关系伴侣的愿望和需要,也满足自己独立、自由、支配、地位等自尊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大多数男性迎合伴侣的行为不需要付出自己的需要,他们自愿地表现出来。

  女性较之男性在对待父母冲突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正面行为,在日常消费、经济支配和共处时光冲突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妥协行为。传统社会观念对女性的歧视和女性成长过程中接受的具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决定了女性自我意识中自我否定倾向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迎合对方需要的行为并非出于本意而是为了避免由冲突带来不良后果。解决冲突时的外在行为表现便是妥协。女性在亲密关系冲突中表现出迎合对方的行为往往可以归结为力量对比悬殊、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对冲突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的恐惧、缺乏社会支持和认可等因素的影响。

  已婚关系中,在经济支配、对待父母、事业选择情境中妻子比丈夫有更多的正面行为,丈夫比妻子有更多的负面行为或妥协行为;在对待朋友以及日常消费情境中丈夫比妻子有更多的正面行为,妻子比丈夫有更多的妥协行为。这可能与性别角色期待有关。

  角色期待不仅包含对个体特定行为的禁止和阻止,也包含对个体在具体情境下采取何种行为的规定。当亲密关系伴侣将角色期待纳入到认知体系中时,将有效地避免冲突产生。在婚姻生活中,妻子更多的为维持家庭的和睦而遵循社会传统习惯,当行为与这种性别角色期望相吻合,社会给予肯定和奖励,反之,则给予否定、惩罚。心理学家发现,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更多遵循传统的角色期待而行事将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冲突的产生。 当事业与生活发生冲突,需要其中一方放弃事业时,88%的家庭都是妻子成全丈夫,她们往往将丈夫的工作视为“两个人的事业”,有通过丈夫的工作而体验“替代性成就”的感觉。

  这么一分析,你可能会问,男女的应对方式差异如此之大,亲密关系的本质岂不是注定让人痛苦?

  不是这样的,因为冲突本身既可以带来不幸,也可以带来幸福,这取决于伴侣双方如何应对冲突。

  伴侣应对冲突的方式无非就是三种,第一种是妥协,心里不情愿,但是行为上做出让步与调和;第二种是正面应对,积极沟通,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从心里愿意做出调与和让步,并在行为上也做出调和与让步;第三种则是负面应对,心里不情愿,行为上也不让步,导致冲突升级,直接指向婚姻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来访者紫馨在第一次咨询中,说起丈夫处理婆媳关系的时候泣不成声,她说:我一直渴望那种两个人的温馨生活,在结婚前他信誓旦旦,向我保证结了婚一定一起搬出去住,哪怕是租房子,也要过二人世界。但是,结了婚之后,他说他父母都是农村的,没享过福,想接他们来城市住几天。其实我的心里是不情愿的,但是考虑到他能有今天的成绩,确实不容易,我作为妻子,应该多理解他,于是也就默许了。但是,自从他的父母搬过来住之后,我的噩梦就开始了。记得那天是周末,我想好好做一顿饭,让他们老人家开心开心。我真得是用尽全力在准备晚餐,从食材到火候,我对我老公都没这么好。结果呢?他母亲没事干就进来厨房溜达溜达,表面上是想帮忙,实际上是指手画脚,就连我用多少盐她都要指挥一下。后来他父母回了乡下,我再也忍不住了,告诉他,我再也不想和他父母一起住了。而他呢,搞得跟没事儿人一样,哼哼哈哈敷衍我几句,就去写他的述职报告了。

  紫馨的愤怒与失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丈夫似乎觉得这根本不是事儿。

  对于接男方的父母是来家里一起住一段时间这件事,紫馨和丈夫持对立的想法,这就是冲突。紫馨面对这个冲突,心里虽然不情愿,但是为了家庭,在行动上选择了同意丈夫的想法,她采取了妥协的应对方式。

  后来,紫馨强烈地表达了不满,这又是另一个冲突。紫馨的丈夫哼哼哈哈敷衍了几句,完全没放在心上,心里不赞同紫馨,行动上也没有让步,这是负面的应对方式。

  显而易见,采取何种应对方式,直接体现了夫妻之间付出与享受的关系。紫馨选择了妥协,实际上是为了婚姻而付出,丈夫选择了负面应对,实际上是享受了紫馨的付出。

  夫妻之间,因为婚姻的本质包含了冲突,所以付出和享受是不可避免的互动。

  但是,这个互动必须保持平衡。在平衡的互相付出与享受之中,爱得以升华,冲突矛盾不断被解决,婚姻关系的幸福感不断上升。

  在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中,我引导紫馨梳理她和丈夫应对冲突的行为模式。紫馨原本喜欢小提琴,但是结了婚之后,她在相夫教子与拉小提琴的冲突中,选择了妥协,很少再去碰她心爱的小提琴了;紫馨的丈夫喜欢打牌,在陪伴妻子与兴趣爱好的冲突中,紫馨的丈夫依然我行我素,心里想打牌,行动上也继续打牌,这是负面的应对方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和紫馨发现,原来在婚姻之中,他的丈夫惯用负面的应对方式,而紫馨则比较习惯妥协各种冲突,只有在少数时候,他们夫妻才会用正面的应对方式。

  正面的应对方式是夫妻双方充分讨论交流,从内心里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直接消除

  冲突,双方既有付出感,也有享受感;负面的应对方式中,往往是一方强势要求另一方付出;而在妥协的应对方式中,一方付出,另一方享受。

  在紫馨的婚姻中,丈夫经常使用负面的方式应对冲突,而紫馨则经常使用妥协的方式应对冲突,久而久之,丈夫享受的部分远远大于他付出的部分,而紫馨则正好相反。于是,付出与享受失衡,紫馨的心中充满了怨恨,紫馨的丈夫却已经习以为常。这种状态一点点蚕食着他们婚姻根基,直到有一天,紫馨彻底失望了。

  在第九次咨询中,紫馨终于领悟到他们婚姻状态的成因。于是我开始引导紫馨回想她与丈夫采取正面应对冲突的情形。

  紫馨说,她记得当初丈夫在另一个城市工作,工作比较稳定,而自己在本地的工作也比较稳定。但是两地分居也不是个事儿,她和丈夫开诚布公地谈了这个问题,两个人认真分析了形势,一致认为丈夫辞去工作,然后到紫馨的城市创业,是最合适的选择,于是两个人便结束了分居的状态。

  紫馨说,她体会到丈夫为她的付出,觉得很幸福,在生活上对丈夫的照顾更加体贴细致,丈夫也因此而感受到紫馨的付出,两个人感情迅速升温。

  我问紫馨,你是如何做到与丈夫正面应对冲突的。

  紫馨陷入了沉思。我意识到,紫馨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后来,紫馨告诉我,她终于意识到丈夫以前不是这样的,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越来越喜欢回避各种冲突,和丈夫妥协,这一方面让丈夫习惯了被付出,另一方面自己的怨恨也在不断积累。于是,婚姻关系陷入了恶性循环,紫馨经常回避矛盾,不愿吐露心声,而是默默付出,让丈夫产生了不存在冲突的错觉,失去了感受紫馨的能力,于是下意识地更多使用负面的方式应对冲突,变得武断,不在乎紫馨的感受。而紫馨的怨恨也在不断积累,最终爆发。

  其实,每对夫妻在婚姻之初都是彼此恩爱的,可能就是因为太爱了,所以不愿意把自己的付出说出来,更愿意委屈自己,回避冲突。

  妥协冲突的方式,是出于对对方的爱,不想给对方增添负担,这是伟大的,但是用进废退,长时间不表达自己的感受,就会让对方失去感受自己的能力。

  最后一次咨询中,紫馨告诉我,她现在能够感受到丈夫还是爱他的,而她也爱着丈夫。可能他们的婚姻成也爱情,败也爱情。她说她在前面几次咨询之后,开始尝试着主动使用正面的方式应对冲突,比如把父母接到家里住这个冲突,她不再回避和妥协,而是坦诚地和丈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表达的过程中,没有指责,也没有抱怨,仅仅就事论事。丈夫终于明白了紫馨的感受和想法,也意识到父母是父母,他们是他们,两个完整的家庭之间应该有明确的界限,而孝敬父母也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是要接到城市住,同时,农村的父母来城市住,他们自己也很不习惯,觉得没那么自在。于是丈夫改变了接父母来家里住的想法,这个冲突圆满的被解决了。

  半年之后,紫馨给我发了一条消息,告诉我她和丈夫现在准备要小宝宝了,这真得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其实,应对冲突的方式既是亲密关系裂痕的成因,也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动力。长期使用妥协的应对方式,只能满足自己救世主的自恋情结,造成夫妻双方一个怨恨,一个失去了感受对方的能力,养成了享受的习惯。而主动使用正面的应对方式,不带抱怨与评判的沟通,则可以促进爱的流动,带来婚姻专属的幸福。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