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深夜emo时间,很希望被看见,因为不知道该找谁、又该怎么说,所以发帖了。
身份信息:女,23,ip辽宁,民办大学的文科生。作品集0。
大四,家里想让我考公,我就没去真的实习,但我自己知道我坚持不下来,我心底很抵触考公,纯粹是在应付家长,要我考公我就会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
所以现在是考公了一年半,但实际上自己根本不想学也就学不进去,不如说在消磨时间向家里人“证明”自己不适合考公。于是家里又让我学会计,我又在“证明”自己学不进去这个。
那么,我想学的是什么呢?游戏策划。我想哪一天去做属于自己的游戏。当我组织团建活动,带领团队完成方案,我就会感到激动上头充满干劲。
但是我并没有这个能力,是的,因为我玩游戏也玩的不彻底,处于玩物丧志而非游戏大神的那个阶段。我喜欢幻想故事大纲,但我自己会拖延症写不出来真正的故事。
当然,具体讲述我究竟擅长什么爱做什么也毫无意义,总而言之我想做的我并没有能力去完成,但我不想做的事我又无法沉下心去做,我总会反复的想——我一生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我清楚游戏行业非常卡垂直经历,同时也卡学历卡经验,所以——我已经完蛋了?
我的咨询师说让我先找工作挣到可以开小型制作团队的钱,这样即便自己水平不行,但能管理好下面的人就可以了。可是这么多天过去,我还是卡在那个问题——我该做什么工作?我能做什么工作?我怎么赚钱?
然后每当我想问职业规划的时候,我的内心又会被那一句话挡住——“在做职业规划之前,先打理好精神状态,不然职业规划也帮不了你。”
——于是我很迷茫,我不知道。咨询师说我现在就是缺乏危机感,我说对,然后继续睡大觉玩游戏。
…我倒是晚上来这里就是想看看咨询啦,但是我也不知道该找谁好。更详细的信息一千字应该放不下,就不说了。我觉得盲目的夸夸救不了我。我只是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
即使不把第一份工作看那么重,就算只看盈利的话,那…不同行业的薪酬也不一样啊。
想起来还是再补充一句,出门工作坚持不下来,总觉得“我不想在这里”“理念不合”“做的不行”。。。“不符合我的职业规划”,等等之类的,总能看到工作的缺点(废话,毕竟能让我进去的工作薪酬都不高!想到要我在三十岁钱攒个几十万去开公司创业就更觉得做不到了!)
你现在似乎面临着大多数毕业生都会碰到的问题,由校园步入社会本就是个非常大的角色转变,如果在校期间没有提前做规划和准备,这个阶段必然会有点无所适从。
如其纠结内耗,不如接纳自己:
1)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来,做一些有利于身心成长的事情,如旅游,或者找不同的圈子去学习去认识人,扩大自己的认知,在大自然中可能慢慢能找到适合你的事情。
2)条件不允许,或者自己内心不能坦然接受第一种方式,可以去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让自己得到正反馈,慢慢积累满足感成就感,对冲你之前心里那么多的自我否定,让自己一点点从中找到工作的兴趣以及自己的价值。当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负面的自动化思维,它们会影响你的进程甚至半途而废,所以最好找一合适的心理工作者陪伴你一起去走这艰难的开头,帮你更多了解自己,助你做一些练习和觉察,让你去感受适应工作带给你的营养舒适气息,到最后目标是放手让你自己游刃有余奔跑在职场生涯。
加油!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刘潇。能感受到你此刻的迷茫与挣扎——在家庭期待与自我渴望的拉扯中,你既抵触被迫选择的考公/会计道路,又因怀疑自身能力而不敢投身游戏策划的梦想,这种无力感让你陷入“存在真空”:似乎做什么都无意义,甚至质疑"人生是否已完蛋"。
存在主义视角的回应:
情绪验证:
你的恐慌与抵触是真实的。当人被强加“他人定义的人生”时,自由被剥夺的窒息感会引发存在性焦虑。你反复用“证明自己不适合”来抵抗家庭压力,恰是对真实自我的本能保护。
认知重建:
你提到“没有能力完成梦想”,这是典型的“非此即彼”扭曲——仿佛人生只有“完美实现游戏梦”或“彻底失败”两条路。但存在主义认为:意义在于选择本身。拖延写故事?不妨每天记录100字游戏灵感;行动即是对“存在”的确认。
自由与责任:
你拥有不考公的自由,但也需承担寻找替代路径的责任。游戏行业需要复合能力:你描述中“组织团建、带领团队”的协调力,恰是策划岗位的核心优势
意义创造:
维克多·弗兰克尔指出:当人无法改变环境时,仍可选择态度。若视当前为“攒钱过渡期”,可探索远程助理、新媒体运营等灵活工作,既积累管理经验,又为未来组队铺路。
你提到“带领团队时充满干劲”,这种心流时刻背后的哪些特质让你感到活着?愿闻其详 。
感谢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启发。如需进一步探讨,欢迎私信。
一、你把自己的路堵得死死的。你不想考公,家里人让你考你就去考了,结果你证明了自己不适合考公。你不想学会计,家人又让你学会计,你又在“证明”自己不适合学会计。这两点都说明你完全做不了自己的主。你说自己喜欢游戏策划,可是你又没办法为之付诸行动,因为你一出门工作就不想呆在那里。你好像想要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子就看到30岁能攒上够开游戏公司的钱,这简直是痴心妄想吧。一方面是你抱怨做不了自己的主,另一方面你又不想为自己做主付出任何代价,你把自己的路堵得严严实实的,释迦摩尼也帮不了你的。
二、为什么会这样?你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你可能从小都在受父母的控制,他们在爱你为你付出,替你着想时,也剥夺了遭遇挫折和成长的机会,你现在23岁要开始走入社会了,一下子遭遇了一个很重大的不顺利,这可能一下子把你击溃了,你需要缓一缓吧。
三、建议你不要那么快寻求改变,可以先试着去理解自己,允许自己,让躺平一阵子,积蓄一些力量然后再去做这个题。一方面是你过去可能透支了太多,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不光是是学业还有做了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能不透支呢?信y卡透支是要还款的,身体也是一样。另一方面是这个年纪的人都迷茫,你也不是个例,你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平一阵子的,不要有负罪感,这样才更可能更快走出来,否则你这样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往前走就总是摇摇晃晃的喽。
祝欢喜。
一、关于家庭期待:爱与束缚的矛盾,本就是成长的常态
家里从“安排具体道路”到“盼着展翅”,这份心意很真,但就像从没练过滑翔的人突然要起飞——既感激他们想托你一把的好,又会因没学过“怎么飞”而慌,哪怕解绑了也怕摔。
其实你不用怪自己“没本事”,也不用急着摆脱这份彷徨。第一次当孩子、第一次面对“自主选择”,和父母第一次学着放手一样,大家都在试错。大部分人20出头时,都在“怕辜负期待”和“怕选不对自己”之间拧巴,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成长本来就有的坎。
二、关于你的焦虑:清醒从不是负担,而是你没被磨掉的劲儿
你没瞎焦虑——知道游戏行业卡学历经历,清楚自己拖延没产出,甚至能直面“缺乏危机感”,这份清醒反而比“糊里糊涂摆烂”更折磨人,但也恰恰说明你没放弃对“变好”的期待。
没人能靠一句夸夸解决“该做什么”的难题,答案本来就需要慢慢找。但你愿意深夜把这些拧巴说出来,愿意纠结“人生会不会就这样”,就已经比“彻底躺平、连想都不想”勇敢多了——至少你还在盯着“出口”,没真的放弃寻找方向。
三、关于“摆烂”与行动:允许自己慢一点,“小步走”也是前进
你要是真的想摆烂,根本不会纠结这些——正是因为“不想将就”,又“不知道怎么开始”,才会陷在矛盾里。
其实不用逼自己立刻“找到正确的路”,可以先允许自己“暂时躺平调整”。等状态稍微缓过来,再试着找一份“几乎不会失败”的小工作(比如门槛低、不用背负太多期待的基础岗位),先动起来再说。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哪怕只是“先挣到第一份工资”,也比困在“必须选对”的焦虑里,更能靠近你想要的方向。
题主您好,我是倾听师徐嘉伟,见字如面。
打开您的文字叙述,您对原生家庭的抱怨和不满充斥着字里行间,让您最不舒服的在于爸妈的控制和不理解让您感到十分不舒服甚至严重影响了您的睡眠和日常生活让人不由得内心一紧。
虽然从字里行间虽然是在吐槽抱怨,但是我注意到几个关键词“不想考公”、“学会计”、“游戏策划”、“充满干劲”这几个词虽然从字面上看只是简单的文字但是流露出您是渴望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的,是内在力量与智慧充盈的表现,给您一个拥抱吧因为实在太难了在爸妈的高压控制之下还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并且还能来我们平台做提问获取一些让自己好受一些的方法,这本身是非常难得的,是合理运用好自身力量与智慧的表现,现在目前的状态只是被黑雾遮住了双眼让您感到手足无措。
看到您提起“证明”“不适合”的时候我似乎能够看到您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反击的尽管没能放在明面上来进行,尽管没能有多大用处但是心里也多少好受些,毕竟那是两座大山呢,也能够想象到您在原生家庭当中是处在一个低位的而且爸妈应该也没少忽视过你真实感受的,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吧:例如 妈妈 我想吃汉堡 乖听话咱不吃 我看你长得像汉堡,诸如此类吧应该是不少的。而且爸妈应该也没少跟你说 哎 妮儿咋不听话呢?看到这仿佛这些话应该都仿佛历历在目吧。
其实目前的状态这个情况而言呢是跟家里分不开的就像你提到的“擅长啥没意义”“没有危机感”,背后的原因是啥呢?爸妈总也就喜欢安排这个安排那个的而且就这条路是对的,家里觉得你就不该有哪些想法,要不一整家里就得发火压得人喘不过气儿,老你觉得哎干个啥都是错,那干脆就不干了挺着吧反正也饿不着。
虽然你目前觉得自己艾玛状态老严重了,但是你心里的内在父母还给那攻击你呢,你得支棱起来啊,但是俺知道俺得支棱起来呢,但是俺支棱不起来啊,那咋的不得先休息好了再展望未来呢,哪怕只给自己几天时间好好休息一下 外界谁的声音也不听了,其实你已经很棒了,爸妈那么控制你我们还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和喜欢的职业,老不容易了,老英雄了姐们儿,好好休息一下之后呢 爱好自己例如每天早上起来在镜子跟前化个妆,艾玛镜子里那个人得老美了,从一些小事儿上慢慢建立正反馈,慢慢干大事儿。
你看啊姐们儿就是这样的我是非常乐意跟你一起做探索的,一同渡过这段充满迷雾的未知水域,别老给自己设限,本身内在力量足的很,最后不管你选择了谁大家伙都是非常开心的。
最后祝愿您一切都好,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与理想,我是倾听师徐嘉伟,我在这里等您。
你好,我是平台二级咨询师、注册心理师刘老师,这里我看到你的烦恼或困扰,特别理解你的难受和痛苦:
一、 你不是在对抗工作,是在对抗“被安排”。
你说你抵触考公、学不进会计,但对自己想做的事又充满热情——这太正常了。这不是懒惰,而是你的内心在拼命保护你“自己想做选择”的权利。每一次“应付家长”,其实都是在无声地呐喊:“我想过我的人生。” 这种反抗虽然让你内疚,但它说明你自我的火苗没有灭,它还在烧,这是你未来动力的来源。
二、 “幻想”不是问题,是天赋。
你喜欢幻想故事、为团队方案上头——这恰恰是游戏策划非常核心的能力:创造力和领导力。你说你“玩物丧志”,但换个角度看,你对游戏有热爱、有感觉,这行缺的就是真正爱游戏、懂玩家的人。你不会写?没关系,策划初期更重要的是构思和沟通,写作可以慢慢练,或者交给更擅长的人。你缺的不是能力,是“怎么把热爱变成具体第一步”的方法。
三、 你卡住的不是职业,是情绪。
咨询师说得对,情绪打理不好,规划会很难推动。但“打理”不是逼自己立刻有危机感,而是先接纳现状:“是的,我现在就是动不起来,但我允许自己这样。” 降低自我攻击,你才有能量走出来。你不是缺乏危机感,而是被“害怕选错”的焦虑压得动弹不得——好像一步错,真的一辈子就完了。但人生不是游戏,没有唯一通关路线。
以上只是理论上的粗略分析,在现实层面的情况可能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愿意可以和我说说,你也可以选择私信我提问这样会更有针对性。或直接预约进行咨询哦。
?? 我们一直在。你是灯,我亦是,通过我,点亮你~
题主您好,我是倾听师徐嘉伟,见字如面。
我会先接住你深夜里那份 “说不出口又怕被忽略” 的迷茫 —— 明明心里装着对游戏策划的热望,组织团队时会激动上头,却要对着不喜欢的考公、会计消磨一年半;想靠近热爱的方向,又被 “没能力、行业卡门槛” 的焦虑拦住,连 “找什么工作赚钱” 都想不出头绪,甚至连咨询师的建议都卡在 “精神状态” 和 “行动” 之间,这种 “想动却动不了、想抓住却什么都没有” 的无力感,真的太熬人了。
但你知道吗?你根本不是 “没救”,反而比很多人都清醒 —— 你清楚自己抵触考公、学不进去会计,不是 “偷懒”,是这些路本来就没踩在你心里;你知道自己喜欢游戏策划,能说出 “组织团建、带团队完成方案会激动”,这已经比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的人强太多;甚至你会纠结 “不同行业薪酬不一样”“职业规划和精神状态哪个先”,都说明你没放弃 “把日子过明白” 的念头,只是暂时被 “没方向、没能力” 的恐惧裹住了。
你说 “想做游戏策划却没能力”,其实 “能力” 从来不是一开始就满格的 —— 没人天生就会写完整的故事大纲,也没人一开始玩游戏就成 “大神”。你喜欢幻想剧情,这是游戏策划里 “世界观搭建” 的雏形;你带团队做方案会有干劲,这是 “项目协调” 的潜力,这些不是 “没用的爱好”,是你藏在心里的 “小优势”。游戏行业是卡垂直经历,但也有很多基础岗位 —— 比如游戏运营助理、剧情策划助理,哪怕一开始做的是整理文档、收集玩家反馈的小事,也是在靠近你想要的方向,总比对着不喜欢的事 “消磨时间” 强。
至于 “该做什么工作、怎么赚钱”,不用逼自己现在就想清楚 —— 你可以先把 “大问题” 拆成 “小步骤”:比如今天花半小时,去招聘软件上搜 “游戏行业基础岗位”,看看人家需要什么技能;明天试着写一段 500 字的游戏小剧情(不用完美,哪怕是个开头);后天问问身边玩游戏的朋友,他们觉得哪个游戏的剧情让他们印象深 —— 这些小事不用 “耗费太多精神”,却能让你慢慢摸到 “喜欢的事” 的边,比躺着想 “我完蛋了” 要踏实得多。
“先打理好精神状态”,不是让你等 “状态好了再行动”,而是让你别用 “必须马上找到好工作” 的压力逼自己 —— 你可以允许自己 “边迷茫边试错”:比如先找一份 “不讨厌、能养活自己” 的过渡工作(哪怕和游戏无关),同时每天挤一点时间做 “和游戏相关的小事”,慢慢攒经验、攒底气。毕竟,你才 23 岁,大四刚结束,人生根本没到 “就这样结束” 的地步,你还有很多时间去试、去调整。
你不用怕 “做得不好”,也不用急着 “要结果”—— 深夜里能发帖想被看见,能清晰说出自己的纠结,这已经是 “改变的开始”。接下来,哪怕只是每天往前挪一小步,也是在远离 “迷茫”。如果之后想聊具体的游戏岗位怎么了解,或者写剧情卡壳了,都可以再找地方说说,你不是一个人在琢磨这些事,好不好?
最后祝您一切都好,我是倾听师徐嘉伟,如果您有需要我在这里等您。
谢谢你对壹点灵平台的信任,愿意分享你的挣扎与迷茫。你选择表达而不是完全压抑,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几个困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家庭期待与个人意愿的冲突、行动力的停滞,以及随之而来的存在性焦虑:“我一生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这些压力同时涌现,足以让任何人感到窒息。
1-你渴望从事游戏策划,却又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甚至贬低自己的游戏经历为“玩物丧志”。但许多优秀的游戏策划恰恰是从资深玩家起步的。你对团队协作和方案设计的热情(“带领团队完成方案会激动上头”)本身就是一种核心能力——项目管理与创意落地的潜力,这甚至是比单纯玩游戏更重要的天赋。
建议尝试将“创作自己的游戏”这个大目标拆解为最小行动单元:比如每天写100字的世界观设定、分析一款游戏的核心机制、参与一次游戏开发挑战,甚至只是组队完成一个桌游原型。
游戏行业需要的不只是设计师,还有运营、社区管理、测试等岗位,这些都可以成为你进入行业的跳板。
2-你用“学不进去”向家人证明考公/会计的不适合,但这种被动反抗的代价是自我消耗。表面上你在拒绝家人的安排,实际上却依然被他们的期待牵着走。
如果暂时无法直接对抗,能否争取一个“过渡期协议”?比如:“给我半年时间尝试进入游戏行业,如果无法自立,再考虑其他选择。”
经济独立是决策自主的前提。即使暂时做非理想工作,只要目标是为理想蓄力,意义就会不同。
3-“先打理精神状态”的确很关键。先处理情绪再解决现实问题。情绪问题会影响决策力和执行力,会放大困难、抑制行动动机。这就是为什么你明知该行动却“继续睡大觉玩游戏”。这不是懒惰,而是心理耗竭后的保护机制。
把焦虑具体化。不是“我能做什么工作?”,而是“本周我能接触到的职业中,哪个岗位与我能力重叠最高?”
4-游戏策划岗确实看重经验和作品集,但这也是可以逐步积累的。
你才23岁,人生远未“完蛋”。现在的迷茫恰恰说明你不甘于麻木地活着。痛苦本身就在推动你寻找真正的出路。
职业规划确实需要更好的心理状态作为基础,但改善心理状态也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或许下一步不是直接“解决人生问题”,而是先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比如规律作息、每天完成一件小事。
人生也许不需要也没有完美的答案,但值得给自己一个机会,从最小行动开始,让现实慢慢回应你的期待。
?老乡好呀~我也出生在辽宁的,现定居杭州。你这个年纪的辽宁宝贝,成长在辽宁经济急剧下滑的时代,的确容易耗“选安稳、还是闯一闯”的纠结里
?跟你分享个事,我和我哥都是90年代辽宁211大学毕业的。?我哥现在是公务员,生活稳定,没什么大波澜,但他自我满足也还好,周末打打球,下班就放松,日子过得也soso。??我呢,选择了留学、上市公司就业,后开创业,这些年起起落落,生活相对波澜壮阔,经历了不少事……吃了很多苦,虽然偶尔在同龄人中自我成就感相对比较高,但我也病倒过,差点有钱没时间、没命花呢?
?我们兄妹俩俩经常开玩笑说,“我可不愿意跟你换”。这其实就说明,没有绝对好的路,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再说说大环境,现在经济形势和咱们毕业那会真不一样了,考公确实是条稳妥的路,但如果打从心底抵触,硬着头皮去,可能会越走越累?。而创业或者去摸索自己喜欢的方向,确实风险大,但也意味着有更多可能性✨。你喜欢游戏策划,想做自己的游戏,这股热情特别珍贵,很多时候就是这种?热爱能推着人往前走,哪怕一开始跌跌撞撞,不知不觉就已经“超出”同龄人很大步………
☕️不过呢,也不用把这俩选择完全对立起来。你可以先找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哪怕和游戏不直接相关,一边攒经验、攒资金,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游戏策划的知识,打磨自己的想法。等你准备得更充分了,再去追求梦想,也会更有底气。对不对呀(*¯︶¯*)
再过一周,我就是公益倾听师了,我有空的时候,很欢迎你来找我聊聊,说不定能给你一些不一样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