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婆婆带娃怨气丛生,怪谁?

匿名  

因为我和我老公的工作、体质等原因,孩子从出生后一直由公婆带。周一到五孩子在奶奶家,我们在自己家,六日我们把孩子接回来,刚接回家哭闹不止,周日下午情绪刚有好转又送回奶奶家了。我知道二老很辛苦,这样对孩子也不好,但没办法,实际情况摆在那。即便老人帮了这么大忙,我和我老公上班五天再带娃两天,全年无休,还是极度疲惫,一身的病。

在我看来,生孩子,带孩子,这个家每一个人都在尽全力,没有人偷懒、卸责,应该相互体谅,相互感恩,我这些年也没少在言语和物质上感谢二老的付出。但婆婆骨子里一直觉得给儿媳妇带娃是儿媳欠她的。如果说“欠”,我十月怀胎过鬼门关让她感受含饴弄孙之乐,谁欠我的?

上周我工作很累,周五下班去婆家接孩子,我先到的,我老公待会儿才到(我也后悔应该和老公一起到)。公婆跟孩子在玩,我坐着不由自主闭了一会儿眼,就几秒钟,婆婆看了不但没有心疼,反而大发雷霆,说“你歇了五天还没歇够!该接孩子了你跑这打盹儿!”然后歇斯底里了很久。我很寒心,这五天我工作都要累死了,怎么会是“歇了五天”呢?我理解她带娃五天的累,她却这样冤枉我。忍无可忍。我也回怼了回去。

后面我提出把孩子接过来,再难再累也在家看。我父母也放下手里的事情和亲家白天轮流来,我们下班他们再回家,孩子留下和我们过夜。这样公平合理,也能让她心理平衡。但后面新的困难滚滚而来:

第一夜里孩子总醒,我们睡不好,白天就会疲劳驾驶,我们是高危行业,出了事故就是人命关天。

第二亲家双方由于轮班频繁接触就会形成矛盾。处理起来很累。

第三老人进驻我们家,我们的生活就要谨慎,不那么随意了。比如内衣要放好等细节,牵扯精力。

第四我老公和公公跟我意见不一致,他们认为我婆婆唠叨几句就别理她,后面还照常一到五让公婆带,只要孩子好,大人怎样都行。

面对新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回答
最佳答案
林建家心理咨询师

你们家的这些问题来自于你的认知存在的问题。

关于孩子抚养的问题,权利义务责任属于你和你老公,你父母和公婆没有一点抚养的义务。

你公婆帮你带孩子,是出于亲情,对你们的帮助,那不是他们应该做的,而是他们对你们的付出。

但在你的心目中,他们帮你们带孩子是理所当然,所以这就出现了认知偏差。

对你公婆来说,他们是在帮助你们,你们作为小辈,是应该懂得感恩的,比如你早到家以后赶紧接过照顾孩子的任务,跟婆婆说一声辛苦了,然后多关心一下婆婆,婆婆的怨气也就没了。

你说你累了五天,但婆婆也累了五天啊!

你累五天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小家,人家累了五天,可是为了帮你们呀。对于一个帮了自己的人,即使人家发点牢骚,你又给怼回去,换成其他的婆婆,人家完全可以从此不管,但你公婆没有放手,这样的公婆上哪找去?

所以你说的要相互体谅,相互感恩,说实在的,这里面没有相互,只有你体谅和感恩的份,人家帮你们尽了义务,还要感恩你们,你说这凭什么呀?你说十月怀胎过鬼门关生下宝宝可以让公婆享受含怡弄孙之乐,就凭这点,他们也应该帮助你们抚养,你觉得这样的逻辑成立吗?

对于孩子,其实你们也是不负责任的。孩子从出生就交给公婆,这对孩子的养育非常不利。

孩子0到3岁是安全感建立的最重要时期,特别是0到1岁,妈妈对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太重要了。

3到6岁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最重要时期,也同样离不开爸爸妈妈。

「印刻效应」告诉我们,孩子从小谁带就跟谁的感情更深一些,关系建立的也会更好一些。

你们把孩子交给公婆,其实也放弃了跟孩子建立关系的最好时期,孩子慢慢开始上学了,你们会发现,当你们再对他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不太愿意听你们的,甚至不愿意跟你们在一起,这就是因为从小你们没和他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和亲情连接。

这对你们未来的教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你们说的话他听不进去,所以即使你们再出于好心,话说的再对,他听不进去又有什么作用呢?

所以给你们的建议:

一是把孩子带到你们身边抚养,困难是暂时的,孩子毕竟要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时候可以让公婆暂时先住在你们家里一段时间,让孩子慢慢适应了他们在晚上回去住。

二是,学会感恩父母公婆。公婆不帮你是公道,帮你是他们的善良和本分,公婆义务帮了你们,所以你要懂得体谅和感恩,多哄一哄婆婆,让婆婆感觉到帮你们值得。

19个回答
曾翔钰心理咨询师

你好,从你的描述中能感受到,自从有了小孩以后,你和你婆婆之间其实对彼此都有一些怨气。孩子小的时候确实带起来比较辛苦劳累。等孩子上幼儿园了以后就好很多,所以这前面的三四年大家都会比较辛苦。目前你对你婆婆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内心的这种怨气,委屈不痛快还有吗?如果愿意,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度的交流。帮助你缓解负面情绪更好的去投入生活

池璇心理咨询师

我能够感觉到你非常非常的累,我感觉到你真的是心里憔悴,精疲力竭。

但你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你依旧做的很好。你也对自己的安全,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的在意。

只是就像是你说的现实生活逼得你没办法,你只能选择这样去做。

你的老公和你的公公他们两个其实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觉得应该付出没有你和你的婆婆多。所以他们才会觉得带孩子是一个相对来说还好的事情。或者说他们两个仅仅只是没有那么强烈的,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家庭中,还是你们自己给予你们自己的一种非常沉重的责任感。所以他们才会觉得一切还好,还能接受。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我不知道你婆婆在年轻的时候是否也承受着和你相同的压力,甚至可能她被她婆婆批评的更多。所以面对你现在的这样艰难处境,她对于自己帮了你这么多,有一点感觉到“嫉妒”。有一点点意难平。即使她内心中是很乐意帮你带孩子的,也很喜欢你的孩子。但她的心里可能会有一点委屈。所以在面对你的时候经常会行为失常。

而你的老公和你的公公他们其实并没有这样一种心理因素。所以他们觉得还好。再一个就是他们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儿子,对于自己的妻子和母亲的关注度不够,他们需要的只是你的婆婆好好干活就行,至于嘴上说一些,只要不让他们干,那就不痛不痒,完全可以。

而你作为一个女性,你的身份也成为了妻子和母亲。对于你婆婆的一些问题,你更能够产生共情。
也更会容易受到你婆婆话的一些影响。

其实就像你说的,现在这样一个处理,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合适的处理办法了。虽然对于孩子仍旧会造成一些小的伤害,但这已经是一种最小的方式了。而且无论实际上是怎样的,只要你的心里是爱孩子的,并且你也愿意去表现出来,那么这种短时间的相聚并不会断开你和你孩子之间的关系,而孩子也会有相当大的安全感,因为他知道无论他在哪里,你都是爱他的。

现在如果你想解决你现在的这个困境,那么其实最需要做的是放下你心中的防备,你因为婆婆的移情所产生的反移情。你们两个非常真诚,坦然的互相沟通,去商量。你也能够愿意去接受你婆婆心中的一些委屈,接受你婆婆一些负面的情绪,并且你也能够坦然的在接受了他的情绪以后,也把你心中的一些难过说出来。

但这对你的心情、状态要求很高。对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相当程度的要求。

而我其实也能感觉到你真的非常累。这个理想状态的处理是非常难做到的。

所以自己能的方法其实是你和你老公好好的把这个事儿说一说。不仅仅只是探讨解决办法。更主要的是探讨你婆婆内心的情绪和你的情绪。在讨论的过程中最好要心平气和。激动是可以的,但不能够让激动的情绪主宰你的谈话。

然后有你的老公和你一起再商量一个更加合适的方法,或者是由你老公和你公公去说,或者是你有你老公和你婆婆去说。无论是怎样的方法,至少比你面你的婆婆要容易多了。甚至你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能够选择出一个更好的方法去面对这个问题。

匿名普通用户

很感谢老师这么细心的回答。我可能没说清楚。我老公和公公对孩子的付出远比我和婆婆的付出多。他们简直就是模范爸爸、模仿爷爷,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但凡他们带孩子,那几乎80%都是他们在出力。因为我家是男孩嘛,跟男性家长接触才有阳刚之气。我公公现在累的哮喘、高血压都发作了,我老公肝也出毛病了。他们觉得维持现状就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佛系心态,压根就觉得不用在意我婆婆发脾气,也不需要改变抚养方式,该咋地还咋地就好了。让他们去沟通,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您说怎么办。

薛飞心理咨询师

能够感受到您的心力交瘁,很多家在孩子小时候都会有类似的矛盾,您已经在言语和物质上关注到长辈,也想了解决的办法。在此我不想给您建议,若有建议也是基于我的个人经历,不一定适用于您,您在您母亲,儿媳,女儿,妻子的身份下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您也一定有能力应对好这个时候的难题。
看到您很疲惫,想在照顾好自己方面给您些嘱托,可以多做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哪怕只是静下心来听听歌,喝杯茶,逛逛街。照顾好自己自然有力量可以应对生活中的难题。祝好。

历博博心理咨询师

我想,如果家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和体谅,或许很多矛盾和问题就不存在了。

从你的描述能看出来,你对二老怀有感恩之心,也有实实在在的物质付出,也非常想要照顾好你的孩子,同时还要上好班,而且还不能嫌累,不能抱怨,怪不得大家常说妈妈都是超人呀!

只是在一个家庭系统里,每一个成员的感受都很重要,如果在你受委屈的时候,有人能够体谅你,给予你一些支持和鼓励,或许要你焦虑的事情又会少一些。

那些事情带来的困扰都是表象,让爱意在家庭里流动,一定能够理顺一切!

滕野心理咨询师

您好,看了你的帖子,好像所有的事都离不开孩子,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全家都在为孩子做出调整,涉及到的人不少,所以在调整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作为一位母亲和一位妻子,你在孩子出生后依然没放弃工作,孩子工作两手抓,很难很累,力不从心,但为了二老不那么操劳,休息日把孩子接回家,让二老有休息的时间,你做到了换位思考,你也在尽全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你已经做的很好了,造成如今的局面应该在你的意料之外,这么多的困扰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身心俱疲,是这样么?

其实在这种状态下,是不利于你处理问题的,在你的叙述中,有几个点需要注意一下,比如在付出与亏欠这件事上,你说十月怀胎过鬼门关让老人感受含饴弄孙之乐,先不说谁欠谁的,你生孩子是为了完成他们的心愿么?

还有就是在照顾孩子这方面,你在尽力的承担作为母亲的责任,但是不是有些忽略别人的感受呢?比如为了让二老休息,休息日把孩子接回家,是否有考虑过老人在带了5天孩子之后突然休息的空虚?是否有考虑过孩子在爷爷奶奶家呆了5天突然换环境的不适应?在这一点,坦白的说,我甚至感到孩子对你来讲是一个证明你负责任的物品,这种抚养方式是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

最后就是,看得出你十分看重责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责任心固然重要,这是基础,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互相体谅也同样重要,无论孩子在哪边生活,双方都要做好自己原生家庭的工作,在你的叙述中,你的爱人参与的很少,而且你的爱人和公公对婆婆也是没有办法。

你可以试试接下来的调整尽量围绕着简单、稳定,涉及到的人越多,事情就越复杂,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杨明星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你的描述,你和婆婆之间因带孩子产生了一些矛盾,你体谅婆婆的辛苦,但婆婆却无法理解你的不易,让你感到很寒心,是吗?能感受到你的不容易,育儿本身就是一件很幸苦的事,特别处于幼龄期,因年龄小,需求高,全天占据抚养者极大的精力,对于双职工家庭,这种辛苦不言而喻。

双职工家庭一般会采用长辈参与带孩子方式,可以缓解一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但是矛盾也在所难免的;婆婆牺牲了个人休息时间去带孩子,且是日夜兼顾,而你工作属于高危职业,即辛苦还需高度集中力,休息时间也被孩子占据,彼此都非常的辛苦,也极度的疲倦,这个时期,人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抱怨,争吵等。

在寻找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建议从多方角度考虑--婆婆,孩子的诉求,以及自身的工作生活诉求,经济条件(如送孩子去托班)等,如果这样做,方案中的不完美点是否可以接受,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和婆婆之间的问题是否的确解决,你的感受是什么。

杨丽捷心理咨询师

你好,抱抱你。非常能够理解您的痛苦和无奈。两个人组成家庭,因为有了孩子变成了两个家庭组成的家庭。对于我们中年人,上要顾及老人。下要照顾孩子,还要兼顾家庭和事业,压力的确很大。

家庭和事业平衡的很好,本身就是个非常难做到的事情。对于我们女人来说,要想做到家庭稳固的前提下追求事业。需要家庭双方共同付出和支持。可以从一下几方面试试:
1、做好分工。你负责的部分听你的。婆婆负责的部分听婆婆的。
2、及时做好沟通工作。出现问题即使沟通,也可以开家庭会议,及时把矛盾解决。
3、共同制定家庭规矩,规矩一但制定通过。孩子和大人都需要遵守。
4、原则上的事情坚持己见,并跟家人达成一致。小事我们都互相体谅别太较真。

感谢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

李秀兰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你工作很累,身体也不太好,周末要带孩子,孩子情绪还不稳定,婆婆也没给你好脸色看,真是有些心力交瘁呢,抱抱你。不过看起来你老公和公公都挺支持你的,挺好!我想从两个方面跟你讨论一下,一方面是小宝宝,你说周末回家就哭闹不止,一直都是吗?因为你们的工作原因,小小孩对父母的依恋是不安全的,周末或许可以尝试用稳定的情绪温柔地安抚孩子,多贴心抱抱他,跟他讲爸爸妈妈周末会好好陪着他,无论是几个月还是大点,应该会有一些效果哦,如果我们大人有焦虑或忙乱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孩子。另一方面,你完全能体会婆婆的不易,不知道你嘴上有没有多关心她,体谅她,哪怕去的时候用几分钟跟她用心交流,或许会感动到她。具体情况不是太了解,若有机会,期待能和你一起探讨。

车媛媛心理咨询师

您好,是缘分让我们相遇在平台。

从描述中能看出您和老公平常工作很辛苦,工作日孩子需要公婆带,只有周末才能接回来,婆婆却充满抱怨,后面虽然做了调整,把孩子接回自家,并让两边老人轮流带,但又激发了一些新的家庭矛盾。为此您感到很疲惫、困惑,不知所措。连续做了五天的高危工作,肯定想周末好好休息,无奈还要带娃,全年无休,我听着都非常累,如果是我,我肯定早就支撑不下去了,但您和老公依然很坚强地撑起小家庭、兼顾大家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很理解您的心情。

我想跟您探讨几个方面:

1.孩子刚接回家,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对孩子,一定会有一个阶段的不适,比如您说的夜晚睡不好、家人之间新的矛盾等等,因为孩子长期由公婆带,生活环境、作息习惯各有不同,突然住到一起,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这个一定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至于说这段时间要磨合多久,就要看每一个家庭成员愿意为之付出的多少,比如说适当的让步、合理的包容等;

2.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首先应该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并非是为了养老或者让父母公婆享受天伦之乐的结果;

3.咱们家庭是否有条件可以请个专业的阿姨带宝宝呢,这样可以让公婆轻松点,同时又可以避免两家住在一起产生矛盾。

希望我的这些小方向可以对您有所启发,期待和您一起探讨。

廖翠青心理咨询师

看了你的文字,能感受到你的疲惫和委屈!
抱抱你!
调整自己的状态,稳定自己的情绪,把这些乱如麻的事情想放一放,让自己好起来,让自己开心起来!

可以后台私信老师做个具体的分析。会让您更 清楚自己的内心和更清楚自己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

史秋雨心理咨询师

您好,听起来一家人因为孩子的关系都身心俱疲,而你也在家中倍感委屈,好像怎么样都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不知道孩子今年多大了呢?为什么没有考虑到送幼托所?看到你在文中说到公平合理,那么你认为何为公平合理呢?十月怀胎换取含饴弄孙之乐,听起来尚为公平合理。那么家庭中牵扯感情事务之多,又如何能去用公平去衡量。在评论里看到你回复老公和公公都做的很好,而自己和婆婆做的远不如他们。你说婆婆骨子里就一直觉得给儿媳妇带娃是儿媳欠她的,这里你对待婆婆和自己的看法是否是中正中立的呢。家庭中负向情绪的流动形成了恶性循环,我想在这么多的时刻里,一定也有过阖家欢乐的时候,那是什么样的时刻呢?发生了些什么?在孩子出生前你和婆婆的关系如何呢?
找到一个周末邀请公婆一起出去走走,大家坐下来一起聊聊天,再去谈论这些事,是不是会好些呢?

谢华伦心理咨询师

认真看了你提出的问题,真心感觉你是一个好妈妈,想把孩子健康抚养成人,也是一个认真工作的职场中人,努力让工作不出差错。这二者都会牵扯大量精力,不得已之下只能让双方老人参与抚养小孩,这是中国家庭的特色,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焦虑,想从老人和孩子两个角度谈谈我的看法。站在你公婆的角度,他们周一到周五24小时带娃,确实已经非常累了,这个从你们晚上陪孩子睡觉就能感受到,而且可能还会有关心角度的不同,老两口会拌嘴,所以老人可能会积累一定的怨气,这个需要你们夫妻二人看到、理解到,并且在言语上给予极大的支持,我认为这个方面你做了很多,但还是不到位,碰到老人发脾气、抱怨,应该多哄哄,毕竟抚养孩子不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是在帮你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你们现在的模式,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很差,0到3岁,孩子在依恋模式上和安全感知上主要是通过固定的抚养人来建立的,如果处理不好,会增加你们后来管教的难度不说,也会让孩子胆小、没有安全感,甚至会有讨好人心态。
综上,我建议你要从内心来调整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同时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理清当下的矛盾点,积极面对当下的状况,争取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也让全家的爱心发挥最大作用。

谢华伦心理咨询师

认真看了你提出的问题,真心感觉你是一个好妈妈,想把孩子健康抚养成人,也是一个认真工作的职场中人,努力让工作不出差错。这二者都会牵扯大量精力,不得已之下只能让双方老人参与抚养小孩,这是中国家庭的特色,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焦虑,想从老人和孩子两个角度谈谈我的看法。站在你公婆的角度,他们周一到周五24小时带娃,确实已经非常累了,这个从你们晚上陪孩子睡觉就能感受到,而且可能还会有关心角度的不同,老两口会拌嘴,所以老人可能会积累一定的怨气,这个需要你们夫妻二人看到、理解到,并且在言语上给予极大的支持,我认为这个方面你做了很多,但还是不到位,碰到老人发脾气、抱怨,应该多哄哄,毕竟抚养孩子不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是在帮你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你们现在的模式,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很差,0到3岁,孩子在依恋模式上和安全感知上主要是通过固定的抚养人来建立的,如果处理不好,会增加你们后来管教的难度不说,也会让孩子胆小、没有安全感,甚至会有讨好人心态。
综上,我建议你要从内心来调整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同时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理清当下的矛盾点,积极面对当下的状况,争取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也让全家的爱心发挥最大作用。

黄晓初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你的问题,还是那个经典的婆媳问题,这个话题挺让人心力交瘁的。尤其是对于妈妈来说,养孩子是付出最多的那个人,无论别人多辛苦,我总感觉,和妈妈付出的比起来,还是差一些的。

目前,是你有情绪,你老公,你婆婆,你公公都没有情绪。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和长远利益来看,这件事的突破口还是自己。不管你婆婆的表现如何,她都不会改变的。如果你不能忍受,并且你做的都比较好,也对她表示感激,那可能就是她纯粹不想帮你这个忙,可能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自己养育孩子的责任,这个不能推脱。

孩子的习惯的突然改变会哭,这个也很正常,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无论谁带孩子,那可以提前沟通好,而不是过于频繁的轮班,因为看你婆婆是比较有怨言的,如果你能做到完全不用她,那可以提前沟通好。至于生活上的不便,这个是可以忍受的。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看你和你老公两个人都在上班,如果经济宽裕,也可以考虑找个阿姨帮忙,家里现在都有监控,很多家庭也是没有双方老人的,最艰难的前几年,大家都是找阿姨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无论你的选择是哪种,让自己和老公都舒服比较好。毕竟生活是你们俩的,两害相权取其轻,总会找到那个最平衡的解决方法。

赵秀云心理咨询师

您好,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困惑,也期待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孩子的到来在带给一家人快乐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现实的问题,就像您所描述的带孩子的困难,尤其是对于要工作的妈妈而言,确实很不容易。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孩子,一边还要面对家庭关系,孩子妈妈要处理好这些着实不容易。在这里,我想说您做的已经很不错了,在尽自己的全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您付出了很多。

婆婆这边,能够在你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给到了你们支持。也付出了不少。

同时我也看得到,您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体谅公婆的付出,并且在物质上有回馈到公婆。双方都为了这个小家做出了努力。

您渴望公婆体谅您的不易,而公婆同时也希望您能看到他们的辛苦。无论是谁,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认同,以及理解。虽然婆婆渴望认同她的付出的方式您不太能够接受,但她生气也许是因为这个需求未被满足而表现出来。从您后面的分析来看,您内心还是期待维持以前的方式,但同时可能也要满足一下老人辛苦付出被看见的需求。最终受益的人还是你们夫妻二人,孩子有家人带会解决工作家庭的很多后顾之忧。老人能够而且愿意带娃本身就很难得,唠叨几句或许可是她当时心情不够好,过去可能也就没什么了。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些,看到对方所做的一切,或许这些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胡子恒心理咨询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看你的描述,你和婆婆之间因带孩子产生了一些矛盾,你体谅婆婆的辛苦,但婆婆却无法理解你的不易,让你感到很寒心,是吗?能感受到你的不容易,育儿本身就是一件很幸苦的事,特别处于幼龄期,因年龄小,需求高,全天占据抚养者极大的精力,对于双职工家庭,这种辛苦不言而喻。

双职工家庭一般会采用长辈参与带孩子方式,可以缓解一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但是矛盾也在所难免的;婆婆牺牲了个人休息时间去带孩子,且是日夜兼顾,而你工作属于高危职业,即辛苦还需高度集中力,休息时间也被孩子占据,彼此都非常的辛苦,也极度的疲倦,这个时期,人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抱怨,争吵等。

在寻找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建议从多方角度考虑--婆婆,孩子的诉求,以及自身的工作生活诉求,经济条件等,如果这样做,方案中的不完美点是否可以接受,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和婆婆之间的问题是否的确解决,如果不能谁能妥协?

蓝天骄心理咨询师

你好,很高兴遇见你。


在带孩子的事情上,出现了家庭冲突。一周五天的工作已经令你疲惫不堪,去公婆家接孩子的时候,婆婆把疲惫和负面情绪全部发泄在你的身上。婆婆突然的情绪爆发惊吓到你,令你错愕不已;惊愕之后,就是委屈和失望。明明你在努力的工作,明明身体又疲惫又软弱,周末也需要照顾小孩不能休息。婆婆非但不能理解你,还把她自己的负面情绪歇斯底里地宣泄给你。如果是你的母亲,一定会心疼你,给你盖上被子多睡一会,并且用温暖的话安慰你。你也感到不公平,因为你在言语和物质上,不断地表达对公婆的理解和感谢,却无法扭转她“你欠她”的歪曲观念,似乎无论怎样都填不满她的心,你们的关系也始终都不对等。

你决定把孩子接回家中,让你的父母和亲家白天来你家轮流陪伴孩子。但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让你很难应对。白天疲劳驾驶,双方父母接触的矛盾,生活的拘谨,家人意见不一致,面对这些新问题都需要消耗你本已不够用的精力。你担心不久就会心力交瘁、危机爆发。但是在婆婆家那次的伤害仍记忆犹新,不能释怀。好像不管怎么选择,都问题重重,你心里矛盾冲突、十分痛苦。

是这样吗?


现代城市生活中,青年父母往往承受了过多的重担。努力工作的同时又要生养小孩,往往力不从心。很多年轻父母都处于艰难中。首先是身体方面的疲倦和亚健康,其次是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同事关系、家庭关系特别是与伴侣父母的关系、教养小孩的压力、孩子的学习、竞争压力。每一个难处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更何况所有的问题统统压在身上,令人苦不堪言。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虽然婆婆恶语重伤你,但你还在为她着想。你认为婆婆心里不平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所有的重担都落在她身上,而你的父母没有付出。所以尝试分担她的辛劳,调节她的情绪。你在尽力地包容她。这说明你的内心有着不小的力量,这是你珍贵的资源。


虽然你一直在尽量地做出最恰当的决策,但我能感受到你被伤害的情绪仍然在。我们在被负性情绪淹没时,做出的选择和决定会受到情绪影响。因此首先要去处理的是情绪。将情绪宣泄出来,你才能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对策。【焦点解决治疗】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你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这是在说,你是最能够做出最合适决定的那个人。


一、宣泄情绪
(一)倾诉
倾诉,是疏导情绪的一个有效方法。你现在需要倾诉,需要陪伴,需要能理解、接纳你悲伤的人,聆听你、理解你、陪伴你。你自己更是最佳的聆听者。

1.你可以先尝试着对自己诉说,可以写日记、画画,你也可以去找一个树洞或者挖一个土洞,对着它哭诉,把你所有想对人讲述,或不想对人讲述的内容,说给树洞听。每次讲完之后,用树叶或者泥土,把洞埋上。
2.向你信任的人表达自己被关心的需要,可以具体地告诉身边人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你感到被爱。
3.向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倾听师倾诉。

(二)宣泄
当遇到令你烦心的事情或者人的言行,首先离开这个当下,也即离开此刻的环境。让你的情绪不继续累积,再去到一个令你舒适的环境,把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包括:
1.睡眠与运动
2.享用美食
3.亲近大自然
4.旅游


二、解决问题
你可以尝试【以目标为导向,提出假设性问题】,例如:
你明天早上醒来,发现一切都变了,你的生活变成了你心中最完美的理想生活。那么,这样的完美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你与丈夫的关系是怎样的?你们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对于孩子的照顾是如何安排的?你与父母、与公婆之间的关系往来又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有一个完美生活的设想,就可以通过设定短期目标、调整策略,以逐渐靠近目标。


个人的建议:在抚养孩子的安排与计划中,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健康放在第一位。保证足够的休息,才会有好的身体和情绪,才能够应付繁重的工作与多重的家庭关系。祝福你。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