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NPD,你了解吗?四个真实案例带你快速识别它

作者:吴朝阳   2025-07-25   47次阅读   0个赞





在那些看似强势或无助的面孔背后,潜藏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自恋人格障碍。透过四个真实案例,我们得以窥见这种人格

特质如何如藤蔓般缠绕生命。




案例一:人到中年的李女士,婚姻名存实亡却无子女。夜深人静时以酒浇愁,照顾年过八旬的母亲更令她濒临崩溃。那个永远

命令、永远批评的母亲,是她一生的枷锁。


案例二:王先生同样中年无子,只因每次归家,等待他的都是父亲无休止的指责。父亲永远高高在上,一边否定他,一边期待他。


案例三:三十岁的张先生,英俊高学历,却总在恋爱中渴望其他异性。女友的泪水无法浇灭他心中空洞的火焰。


案例四: 陈先生在婚姻中弱势自卑,却不断向外寻求暧昧。当妻子发现真相,他先跪地求饶,最终全线崩溃婚姻瓦解。





这些案例揭示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普遍特征:


1.  控制与贬低:

   如案例一、二中的父母,通过对子女的持续贬低维系虚幻优越感。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自恋供给"是他们维持心理平衡的

必需品。


2.  情感不稳定与空虚:

   案例三的张先生不断寻求新关系填补内心空洞,案例四的陈先生则用婚外关注修补破碎自尊,都是典型的自恋性防御。


3.  亲密关系障碍:

   四个案例无一例外在亲密关系中受挫。自恋者无法建立真实情感联结,常将伴侣物化为满足自我需求的工具。



4.  代际传递的阴影:

   案例一李女士因母亲影响拒绝生育,恰如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所言:"未被镜映的童年,终将在成年后寻找扭曲的补偿。"


荆棘王座的两副面孔

自恋型人格障碍常呈现两种形态:

- 高功能型(案例一、二、三):表面光鲜却情感疏离,需要不断索取外界赞美。

- 低功能型(案例四):深陷自卑仍渴望关注,用病态方式维系破碎自尊。





破镜之路:在伤痕中寻找救赎

面对自恋型人格的阴影,我们仍有出路:

1. 设立心理边界:如案例二王先生减少回家次数,用物理距离换取心灵氧气。

2. 重建自我价值:通过专业咨询解构"我不够好"的魔咒,找回被否定掩埋的真实自我。

3. 哀悼未得的爱:承认父母无法给予健康关爱,停止对镜中幻影的徒劳索求。


"每个人都需要一面能真实映照自己的镜子。"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如是说。当一个人从未在养育者眼中看见真实的自己,他要么

成为永远饥渴的索取者,要么成为不敢索取的自我放逐者。




疗愈始于勇敢直视镜中的裂痕——那不是你的残缺,而是一个未被温柔以待的灵魂在呐喊。在荆棘王座轰然倒塌的废墟上,

终将生长出真实而坚韧的生命力量。


参考文献: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2013).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科胡特. (1971). 自体的分析  

坎贝尔. (2005). 自恋型人格障碍临床指南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