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能给你什么?

2017-3-9   2419次阅读   9个赞

壹点灵zibo心理咨询专家 高洪奎

 

经常听到有朋友问:“心理咨询能给我什么帮助?”

 

“去算卦或者找个什么大师好歹人家还告诉我该怎么做呢,既然心理咨询师不能解决我的现实问题,那我花那么多钱咨询还有什么用?”

 

也经常有心理咨询师被来访者评论:“心理咨询师没有教我怎么办,也没有告诉我什么方法?”或者“好像心理咨询师并没有帮到我什么,我的问题自己好了。”

 

也有很多来访者直接向心理咨询师提出要求:“老师,您就直接告诉我,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我的问题就行了?”

 

那么,心理咨询到底能给你什么呢?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方的所谓现代心理学诞生之前的中国。那时,西方的心理咨询更是还没有怀胎呢。

 

话说京城有个大官得了一种怪病,连御医也没有办法,久治不愈。这位官员非常痛苦着急。于是决定回家探亲,散散心。听家乡人说当地有一著名的老郎中,已经九十多岁了,人们把他的医道传的神乎其神。这位官员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前往拜访。但见老先生颤颤巍巍,望、闻、问之后,又把脉。稍倾,他慢吞吞地说道:“老爷的病是——”,略一沉吟,又道:“月经不调。”这位老爷一听,非常恼怒。

 

但毕竟是官场老手,修养十分了得,他没有发作。旋即又哑然失笑,心中暗想:“都说老先生多么神奇,却原来已经老糊涂了,连男女都分不清了。”于是告辞回家。

 

从这以后,这位官员把这事当作乐子,逢人便讲。闲暇之余,自己也常被自己这段闹剧式的经历逗得开怀大笑。

 

不知不觉之中,原来困扰这位官员好久的顽疾竟然消失了!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觉察到这一点,这才恍然大悟,不禁感叹:“妙啊!高!实在是高!老先生不动声色,于病人无意之中,

居然出开了一剂创世奇方。”

 

原来,这位官员的病是由于忧郁引起的心病,说起来,很有些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讲的“抑郁症”。 俗话说:“心病还要迟到药医。”老郎中看出了这一点,根本无药可治,只能通过调养心情才可能奏效。于是就开了个很无厘头的笑话作为药方,让患者逐渐进入一种快乐、开心的情绪之中。慢慢地,这种快乐、开心的情绪就成了患者的主流情绪,于是,病就好了。

然而,却不是每一个来访者都具有如此高的自我觉察力和反省能力。大家想想:那位老郎中给患者说什么办法了吗?诊断靠谱吗?

 

如今,我们的来访者,尤其是那些久治不愈的来访者或案主,久病成医,更乐于、精于判断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诊断对不对,还要评论医生开的药或者心理咨询师解释的理论、给出的方法靠不靠谱。甚至于,有的来访者或案主的理论水平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常常令心理咨询师穷于应付。他们判断的标准当然是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所拥有的逻辑思维模式。

 

研究证实,许多个体的心理问题,正是源于家庭成员的不合理思维模式、互动模式和问题应对模式,最终使问题集中在心理最脆弱的家庭成员身上表现了出来。显然,如果来访者及其家属的思维和应对方式没有问题,来访者就不会出现心理问题。既然有问题,用病态的眼光和标准作出的选择又怎么可能把问题解决呢?道理虽然很简单,真正理解和接受却非常难。这个困难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会一致认为出现问题的人才有问题,而自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也正是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当然,如果出现问题的家庭成员能够很大程度上脱离家庭的影响,则只需要从个人自身入手就可以了。

 

找到了从谁的身上入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通过心理咨询能给你什么?

 

是所谓的诊断结论或者评估结果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显然,都不是。对于案主(也就是被认为出现问题的个体,我更倾向于支持用“案主”一词来称呼)来说,这些都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是目的,才是最该关注的核心。

 

我认为,具体而明确诊断结论是典型的医学模式,适用于医学,而并不适用于心理学中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实上,有许多案主的心理问题的最终成型和加重,恰恰源于这种具体而明确诊断结论——这就是所谓的“医源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易受暗示性,是许多人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而这样的诊断结论无疑是最有力的暗示。同时,在这里也给各位提个醒,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一定要找专业人员咨询,而千万不要自己上网查询,自我诊断。这是许多人陷入心理困境的开始。

 

之所以许多来访者或案主更希望得到明确的答案或者具体的办法——到底我该怎么做,还是由于没有搞明白解决器质性的疾病与解决心理问题的不同。

 

对于器质性的疾病,当然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只要相信医生、照医生的安排用药或者手术,然后患者自己什么也不用操心,病就会慢慢好。所以,明确告诉你怎么做或者具体的方法很重要,在医学模式中非常有效。

 

很多来访者或案主有这样的体会:“道理都懂,也知道该怎么做,可就是做不到”,并为此而苦恼。这就说明了,对于心理问题,明确的答案或者具体的办法是无效的。因为一说,肯定来访者或案主都知道,能做到的话就不成为问题了。而心理咨询师一旦说了,就会被来访者或案主认为,心理咨询师其实也没有什么新东西,心理咨询没用。但是,如果心理咨询师不说,也不解释或者作出的解释不能令其信服的话,必然又会被认为不专业,或者心理咨询师也没有办法。这就失去了来访者或案主的信任,咨询也就意味着失败了。因此,说与不说,似乎都成了问题。这实际上还是在用医学模式来应对心理问题。换句话说,试图用解决现实问题的模式去解决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这是许多人存在的误区。

 

其实,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的解决,都意味着来访者与案主心理的成长;而心理的成长一定是来访者与案主自我探索、自我调整的结果。因此,真正有效的方法,一定是来访者或案主自己的、个性化的方法,而不是心理咨询师的方法。也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引导来访者或案主探索内心,发现问题本质,指出解决方向,提出解决建议,帮助来访者或案主探索出最适合自己、最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帮助其坚定自信,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这才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核心所在。而这其中,的确没有什么明确的答案和具体的方法。

最成功的心理咨询,就是引导并帮助来访者或案主把问题解决了,而来访者或案主觉得好像心理咨询师并没有告诉自己什么答案或方法,似乎完全是靠自己把问题解决的。只有这样的他(她),才是真正自信的,真正成熟的,真正健康的!

 

因此说,心理咨询能给你的,就是一个成长为健康、强大、成熟的内心的方向,对目前所遇到的阻碍的正确认识以及专业化的指导和建议,而不是什么明确的答案或具体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帮助、陪伴、支持、建议是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的;而来访者或案主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自身的努力、坚持和付诸行动才是最具决定性的。

 

对于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他(她)不优秀,也不是因为有什么缺陷,也不是心理咨询师更高明,只是因为他(她)独特的先天神经、心理素质与特殊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不相匹配的结果。通过调整,实现与现实相匹配,他(她)就是最棒的那个自己!正如我在给一位来访者的回复中所说:“您本是不慎摔倒的巨人,而我不过是您站起来时最称心的拐杖而已。能够给您一点帮助并陪伴您共度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

 

当您在某一模式下久治不愈的时候,建议您调整一下思路,换一个模式,尝试一下心理咨询或者换一个心理咨询师。

 

请相信:您的幸福将从这里开始!

 

☆我是高洪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淄博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家庭、情绪压力、亲子关系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9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