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就是我大概是有社交焦虑这种,最近有去咨询过四次,今天这次老师突然带我到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一些比我大几岁的实习生这样,她们平时就会在里面聊聊天做点小活动,我一开始感觉还好可以在里面待,交流其实也没问题。她们活动下午才开始,我就和我妈在附近吃饭老师让我下午再过去参加活动。然后我就不想过去了,知道只是坐那里甚至可以不讲话也还是不想过去,也不知道在担心什么,我妈拉都拉不动我回去,一方面也觉得自己的时间又被占了,就算实际上我没什么紧急的事也还是这么觉得。最后和我妈在那里僵持了段时间她没办法就带我回家了她说我就是不想改变,我又这样言而无信了,我担心我下次可能为了避免碰到那几个人连咨询室都不敢回去
看到了你发表的主题,半路又逃跑了,似乎是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能感受到你自己是不愿意这样做的,背后是不是有一种无奈和困扰?
看了发表的内容更是心疼你,来为了改变,为了与妈妈的约定,愿意去参加活动,也尝试融入群体当中,明显感觉到这个群体让你觉得不舒服,还是坚持了下来,走出去之后就难以再进入。
听了妈妈这样给你的答复,“你就是不愿意改变。”心里是什么感觉?有一些紧绷、刺痛,你已经很努力了,真实的表达也是一种成长,并不是走进去和他们一起交流才是成长,只是这部分没有被妈妈理解到。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意义,却不一定被人察觉和发现,表面的行为让我们受尽了委屈,给自己一点时间,找更多的方法
题主您好,我是倾听师徐嘉伟,见字如面。
看到您说最近的遭遇最后同妈妈也闹得情绪不愉快最近处在一个情绪低落,自我怀疑的心境之下,心中不由得为您感到担心。
不过随后这种担心便消除了,从您的字里行间当中我感受到一个非常坦诚的来访者在如实的诉说着她的近况和经历,同时也流露出您内在拥有者一股向上的生命力,而这力量支撑着您来我们平台做提问做咨询,获取一些让自己好受一些的方法,这本身是非常好的一种表现,是您合理运用自己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不过是暂时被黑雾遮住了双眼不敢向前走,我是非常乐意与您一同做探索共同渡过这段未知水域的,也许渡过这段水域您会看见更加真实的自己。
看到您在文字中提起,您说您有社交焦虑也做过咨询,当然我是不太清楚这几次咨询过程中老师是如何同您做咨询的,但是您后面也提起了交流没问题,可以好好待在里面,再到您可以在我们平台聊最近的遭遇和经历如此完整如此流畅,好像这也不是真正的社交焦虑呢,也许那位咨询老师是想通过脱敏的一种方式来让您建立好自信是吧 既然能够同她实习的学生聊的有模有样那也可以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当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非常孤单苦闷的小女孩,脸上忧心忡忡似乎心中藏了很多事情没法向周围人诉说,或许她看到了一些另自己害怕的东西,也或许曾经经历过一些不太好的经历,而在那天的所作所为让您想起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或者经历让您感到恐惧,您选择了离开这是很正常的,人们本能的面对恐惧或者害怕的东西选择逃避这是人们的一种防御机制。
或许在您和家庭的相处方式当中,您一直以来习惯当一个乖孩子听爸妈的话,以至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情绪没有被合理的照顾过,又或许妈妈在您以往的生活当中挺强势的吧一直以命令或者半强迫的方式来同您和父母沟通,有时候又使用点家庭暴力让您感到非常难受,但是又不敢和爸妈说,又或许说了爸爸也说 哎听话吧 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反正诸如此类吧。
最后我非常乐意做一盏烛火同您一同驱散眼前的迷雾,看见真实的自己。
祝您一切都好,我是倾听师徐嘉伟,我在这里等您。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韩俊林,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刚刚看到你的留言,我懂那种“明明知道不难,却迈不开脚”的挣扎
听你说这些的时候,我能想象到当时的场景:你上午在小房间里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能待着、能交流,这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可到了下午要回去时,心里突然像被什么东西拽住了,明明知道只是坐着、甚至可以不说话,却怎么都不想动——这种“说不清楚为什么,但就是做不到”的感觉,一定让你又着急又委屈吧?被妈妈说“不想改变”“言而无信”,你心里肯定更难受了,好像自己的努力没被看到,反而成了“退步”的证明。
社交焦虑里的“身体记忆”,不是你的“故意抗拒”
你可能会觉得“明明没什么大事,为什么自己这么纠结”,但社交焦虑带来的恐惧,很多时候不是“理性能控制”的。就像你明明知道那些实习生没有恶意,知道活动不难,但身体里的紧张感、心里的“不安全感”会自动跳出来——这不是你“不想改变”,而是你的大脑和身体在保护你:它怕你再次陷入那种不舒服的紧绷感里,所以用“不想去”的方式帮你“逃开”可能的压力。
你担心“下次不敢回咨询室”,其实是因为你在意这段咨询关系,在意自己的改变,这种担心恰恰说明你心里是想往前走的,只是现在被焦虑暂时绊住了脚而已。
不用急着“逼自己改变”,先看见自己的努力和节奏
妈妈可能太希望你快点好起来,所以会着急,但你要知道:改变从来不是“必须说到做到”的任务,允许自己有“退缩”的时刻,反而是更真实的进步。你今天上午能在小房间里待着、能交流,这已经是突破了;下午没回去,不是“言而无信”,而是你需要给自己一点缓冲的时间——就像跑步时累了需要停下来喘气,你的心理能量也需要这样的“休息”。
下次去咨询室前,或许可以试着和自己做个小约定:“我不用强迫自己必须和她们互动,哪怕只是去房间里坐5分钟,看看她们在做什么,然后就可以离开”。把目标放小一点,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权”,焦虑可能就不会那么重了。也可以和咨询师聊聊今天的感受,比如“我上午其实还可以,但下午突然很紧张,不知道为什么”,咨询师会和你一起找到适合你的节奏,而不是“逼你必须做到”。
你已经在努力面对焦虑了,这就很了不起。改变是慢慢来的,不用急,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往前走。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