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

作者:壹点灵心理咨询   2025-08-06   354次阅读   1个赞

你认为:“分手后,两个人还能做朋友吗?”

朋友小青最近因为这个问题和男友发生了争吵。

起因是她发现男友依然和前女友保持联系,不仅会互相点赞评论朋友圈,过节时还会发送祝福。

小青希望男友能彻底删除前女友,但男友则不以为然:

“我们只是朋友了而已,你能不能别这么敏感”

这个问题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

有人觉得分手后还能做朋友,是情感成熟的体现,是一种善终;

也有人认为,“朋友”只是一个不好断干净的借口,是拖延分离、保留希望的一种形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01

 

为什么有人认为‍‍‍‍‍‍‍‍

‍‍‍‍‍‍‍‍‍‍‍‍‍‍‍‍‍‍‍‍‍‍‍‍‍‍‍‍

分手后还能做朋友?‍‍‍‍‍‍

 

心理学角度看,“分手后做朋友”的动机可以有很多:

1、依恋系统的惯性作祟

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依恋联结。

当这段关系结束时,依恋系统不会立刻下线。

哪怕理智已经接受了分手,情感系统仍然习惯对方的存在。

心理学家Cindy Hazan 和 Philip Shaver 的研究指出,成年人的依恋风格影响他们如何维持或终结一段关系。

焦虑型依恋者更可能试图维持联系以缓解失落,而逃避型则倾向于彻底切断。

于是,“我们还能做朋友吗”常常成了一种心理补偿:

继续维系一种较弱的连结,好让自己在心理上不至于全然失去。

2、自我形象保护与文化信念

在一些文化和社交语境中,“和平分手”被视为成熟理智的表现,继续做朋友则是一种情绪控制力强的象征。

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我们对“好人”、“成熟人设”的内化期待。

特别是当两人身处同一社交圈、工作场域时,维持朋友关系看似能减少尴尬或社交成本。

但这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一个动机:

我想证明自己没有那么难过,没有那么失败,这其实是一种「理智型自我保护」

a3c603fb5c97af98b48c094ca13b178e.jpg

来源:pexels

3、内心仍有未完成的期待

有时候,说“还做朋友”只是换了个说法的“还没放下”。

心理学中有个术语叫模糊的丧失(ambiguous loss),用来描述一种既失去又没有完全失去的状态。

分手后的朋友关系,恰恰让人卡在“没完全分开也没真正在一起”的模糊地带。

这种模糊感不容易让人恢复,也可能反而加剧痛苦。

02

 

“分手后做朋友”:‍‍‍‍‍‍‍‍‍‍‍‍‍‍‍

会带来哪些影响?‍‍‍‍‍‍‍‍‍‍‍‍‍‍‍‍

 

我们很容易从“朋友”变成“恋人”,因为那是情感递进,是亲密关系的自然发展;

但从“恋人”退回“朋友”,却往往会引发一种情感反噬。

1、混淆情感边界

继续做朋友,尤其是高频互动、持续联系,很容易让人误判彼此的关系状态。

明明说好了是朋友,但一个夜晚的倾诉、一个节日的关心,都可能激活旧有的情感通道。

对内心还未复原的人而言,这种模糊的界限是一种伤害。

2、阻碍新关系的建立

你是否能安心和新对象进入深层关系,也取决于你是否真的“从前任中毕业了”。

一个总在和前任联系、比较、挂念的人,很难真正腾出心理空间给新的关系。

研究发现,持续与前任保持联系的人,更容易在新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也更容易导致新伴侣的不安和冲突。

3、让失恋的伤口更难愈合

失恋其实和其他“失去”一样,会带来情绪哀悼和心理重建的过程。

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看到对方,甚至还是用过去亲密的方式相处(比如互相依赖、分享日常)那么你的大脑会不断收到“关系还没结束”的信号,这反而让你陷入循环。

04609b908083f877f1b1b325138542fd.jpg

来源:pexels

03

 

分手后做朋友‍‍‍‍‍‍

有可能吗?‍‍‍‍‍‍

 

这并不代表分手后一定无法做朋友。

根据一项发表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的研究,超过一半的成年人曾尝试与前任保持朋友关系,但真正成功的只有不到20%

那些成功者多具备以下特质:

关系本身是友好型分手、彼此之间已经没有性吸引、情绪调节能力较高。

也就是说,从科学角度讲,不是每一对分手的人都适合做朋友,而是取决于动机和心理成熟度。

具体来说,要看两个关键因素:

1)你们之前的分手是怎样的;

 

2)你们各自的心理准备和动机是什么。

 

情况一:一方还没放下

如果一方仍有感情,而另一方只想维持朋友关系,这种“友情”其实是一种不对等的延续。

心理学家Ross和McDuff(2007)的研究发现,在分手后保持联系的情侣中,那些希望复合的一方会在“做朋友”的过程中经历更多痛苦,也更难向前看。

他们很容易把普通的互动(比如一句关心、一条点赞)解读成“他/她是不是还在乎我”,从而陷入自我欺骗。

f8dc2e75aaa9c0a225340e90bfa15bdc.jpg

来源:pexels

情况二:分手是共同决定,感情已走到尾声

在少数情况下,如果两人都已经情感断联、也不存在依赖需求,而曾经的关系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与尊重之上,那么转变为朋友关系是有可能的。

但这种情况需要:

情感确实“清零”了,不再有纠缠;

双方都愿意投入新的边界管理;

没有其他未解决的心理创伤或纠葛。

在这种理想情况下,朋友关系可以保留过去的了解与情感基础。

但要注意,它是一段全新的关系,而非旧爱的残影。

04

 

分手后能否做朋友

的心理判断标准

 

不是所有“分手做朋友”的尝试都值得鼓励。

下面几个自我检视问题,可能帮助你厘清自己是否准备好:

1、我是否真的放下了这段关系的期待?

如果你心里还想着“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复合”,那此刻建立友谊,很可能是你延长依恋的方式,而不是建立新关系。

2、我是否能接受对方开启新恋情?

如果一想到对方牵别人的手、为别人庆生,你就情绪波动明显,那你还没有准备好做朋友。

3、我们之间是否还有“性张力”?

部分前任会保持一种“性朋友”的状态,这看似是“朋友”,但实质上是关系的混乱。

长远来看,这种模糊地带会阻碍真正的情感成长。

4、我真的需要这个人继续在我的生活中吗?

有时候,我们留住前任,只是因为“习惯”,并不意味着关系本身还有建设性。

问问自己:

这个人还能在我人生中带来正向影响吗?

如果不能,保持距离或许更有利。

539e881db28820645edb359f24450259.jpg

来源:pexels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John Gottman研究发现,一段关系的终结如果是带着“感恩”与“尊重”的结束,对双方都有益。

真正健康的分手方式,不一定要变成朋友,而是:

在心理上不再敌对、不再执念、不再纠缠。

综艺《再见爱人》中,章贺与郭柯宇作为已经离婚的一对前夫妻,展现了某种“分手后仍能和平共处”的样貌。

他们互相尊重,坦率表达自己对婚姻的理解与失落,也没有刻意回避或演出一段“亲密假象”。

但即使如此,观众也能看到,两人之间依旧存在无法回去的裂痕,也在努力厘清“我们现在是什么”这种状态。

这种关系模式,更像是一种告别仪式——

面对面地接住彼此的伤害,诚实地承认“我们爱过,也确实走到了终点”。

他们的关系提醒我们:

有时候真正的“做朋友”,其实是从彼此的生命中淡出,再以新的方式出现。

分手后能不能做朋友,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能力的问题。

做朋友,需要你有足够强的边界感、情绪调节力、放下的能力与新生活的动力。

如果没有这些,强行维持所谓的“友谊”,只会让彼此在旧情绪中轮回。

有些人适合做前任的朋友,有些人则不需要再联系。

两者都没有错。

最重要的是:

你是否愿意为自己创造一个真正向前的新生活,而不是在旧关系中找一片避风港。

——这才是成年人面对爱情终点的真正成熟方式。


作者:厘米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