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阿德勒学派-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与虚构目的论和否定心里创伤之我见

作者:林秋祯   2018-09-11   5079次阅读   10个赞

  阿德勒接受拒绝的勇气与否定心理创伤

  当阿德勒一书"被讨厌的勇气",  被坊间大肆宣传变成人际关系甚至亲子教育手册之际,  再回来看看他的学术理论,  并没有要自我学会"被讨厌"这强烈负向情绪词, 况且这相对词是"被喜欢",  也就是说除非自我有讨好对方, 希望被喜欢的期待下, 才需要建立"被讨厌的勇气",  所以我倾向用"接受拒绝"的勇气-从对立关系中回到肯定自我价值来谈阿德勒的决定论和心理创伤.   但以下的说明仍沿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

  一.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教导

  1. 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入口               --------------------------------------------->  终极目標

  横向关系: 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

  课题分离  划清界线     ---------------------------------------------->   社会意识

  鼓励-不评价他人 不责备 不称赞

  2. 社会意识(social interest):把别人当成伙伴并感觉有自己安身的地方

  3. 人际的纵向关系:如上对下、自卑感,其中责备与称赞都含有操控意味, 操控能力比自己还差的对象,并没有感谢或尊敬之意

  4. 只要你和任何一个人建立了纵向关系,不知不觉间,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会采用「纵向」的方式。

  切换成

  对自己的执着   -------------------------------->  对他人的关心  拥有社会意识

  积极正面的断念

  须具备:1>  接纳自我; 2>信任他人;3>贡献他人

  阿德勒的见解:「人,只有在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会有勇气。当一个人觉得我对共同体来说是有意义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我们不以「行为」的层级来看着别人的行动。也就是以那个人「做了什么」为着眼点,就如看到卧病在床的老人只会跟身边的人添麻烦,一点用处也没有。而是以「存在」的层级来看待别人,不一定别人做了什么来判断光凭它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让人表达喜悦和感谢的了!例如母亲遭遇交通事故,只要他还活着就很高兴了吧!

  接纳自我--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关键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是你如何运用它。

  以「积极正面的断念」来解释,其实隐含了「辨明真相后的达观」的意思。明辨真理、有所定见,就能有所取舍,就是要分辨「可以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关于我们「经历的什么」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如何运用它」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去决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接纳原本的「这个我」而且对于可以改变的事物保持改变的「勇气」这就是接纳自我。

  一如作家冯内果在小说《第5号屠宰场》中有一段话:「主啊!求你赐给我平静的心,去接纳无法改变的事物;赐给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东西;并请赐给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差异。」

  如何跨越遭受背叛的恐惧时所需要的勇气呢?那就是「接纳自我」。坦然接受原来的自己,只要可以分辨「自己做得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就能了解到背叛这件事是他人的课题,要信任他人应该也会变得不那么困难了吧!

  另外要以「行为的层级」还是「存在的层级」接纳自我这正是与「变得幸福的勇气」息息相关的问题。

  所谓的「贡献他人」同时进一步确认自己「可以安身」的归属感,并不是舍弃「我」去为某人鞠躬尽瘁,说穿了,是为了实际感受「我」的价值才做的。阿德勒认为那些为别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是「过度适应社会」。例如工作、劳动,我们藉由劳动贡献他人参与共同体实际感受「我对某人有用处」,进而接受自己存在的价值。

  二. 目的论:例如:先有了「不要外出」的目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 就是制造出不安跟恐惧。又比如; 你对正在交往的对象起了疑心,觉得「她说不定劈了腿」。所以你积极的想寻找对方偷吃的证据。结果对方无心的举动、和某人在电话中对谈的语气、你联络不上他的时候等等。只要你带着怀疑的眼光,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会是劈腿的证据,即使事实并非如此也一样。阿德勒指出, 像这样找出各种借口来逃避人生任务的情形, 称为「人生的谎言」。

  虚构的目的论

  个体有「虚构的目的」,是个体信念所产生,由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自身对「虚构的目的」具有自由创造的权力,且成为潜意识的动力,会影响个体一生的行为,又称之「虚构的终极主义」。当初踏入辅导咨商, 死命啃着所有咨商理论时, 只选择几个与自己个性较符合的学派运用, 对于阿德勒学派"虚构的目的论", 让一直在执着打转走不出阴霾的我当头棒喝, 原来人们是依循虚构的想象而存在! 原来没有所谓过去, 也不需要努力创造未来, 只有"此时此刻-活在当下"; 原来"人生" 并不存在任何可以讨论的意义, 而是由你自己给予。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否定心理创伤

  在他的相关论述里: "无论任何经验, 它本身并不是成功也不是失败的原因. 我们不要因自身经验所产生的冲击(也就是心理创伤)而痛苦 而要由经验中找出能够达成目的的东西. 不要由经验来决定自我, 而是由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来决定", 这可由他"积极正面的断念"来诠释并否定心理创伤. 相信有经验的助人工作者应不难理解这论述!

  Hellinger家排创始人, 在经历许多原始治疗(创伤疗愈)工作坊后, 他看到许多疗愈者沉浸在创伤里, 甚至哭喊都有可能演出来, (Hellinger观察后直接问当事人, 他也不忌讳说, 因为这是大家的期待)或许有过多的关注与呵护, 反而让他们舍不得离开伤痛(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验), 不愿前进(有些精神失调者也会习得无助), 坊间有些工作坊着重在"创伤疗愈", 因为越戏剧性, 学习者越踊跃!

  佛洛伊德的决定论V.S.阿德勒目的论

  我们会对世界绝望, 而且到头来成为厌弃人生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者, 佛洛伊德的决定论, 可说是"心理创伤"最具代表性的论点 , 但他的决定论其实是变相的宿命论, 是通往虚无主义的入口。所以长期做精神分析大有人在, 还有长达12年不乏其人。

  而阿德勒所提倡的目的论, 是一种彻底颠覆心理学因果定律的想法, 人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原因而行动, 而是朝向自己决定好的目的而行动。在这里, 我似乎感觉到一种隐藏的动力驱使人们往前行动, 反观, 毕竟有多少人可以花12年的时间做精神或心理分析呢?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