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 今天孩子穿拖鞋的时候故意反穿着拖鞋,摔跤了,婆婆看到孩子摔跤了,大声斥责孩子:看看!看看!看看!摔跤了吧!告诉你不能那样!不能那样!我就特别特别反感婆婆这样,我知道她本来不心疼孩子,但是,孩子摔跤了,你不但不关心反而斥责孩子,我就说:孩子已经摔了,你指责她有用吗?婆婆却说:不告诉她!下次还这样!气的我话都说不出来 你说,你告诉孩子,告诉就告诉吧,你骂孩子干嘛,还有在这种情况下,你告诉孩子,孩子会听吗,现在孩子需要的是关心是安慰,你却指责孩子,我真想说她,如果是外甥女,婆婆早哭了,如果,婆婆对孩子有这种举动,我心里不知道有多感动,但是,婆婆不心疼孩子就算了,还指责,我就受不了
个人成长
今天孩子穿拖鞋的时候故意反穿着拖鞋,摔跤了,婆婆看到孩子摔跤了,大声斥责孩子:看看!看看!看看!摔跤了吧!告诉你不能那样!不能那样!我就特别特别反感婆婆这样,我知道她本来不心疼孩子,但是,孩子摔跤了,你不但不关心反而斥责孩子,我就说:孩子已经摔了,你指责她有用吗?婆婆却说:不告诉她!下次还这样!气的我话都说不出来
你说,你告诉孩子,告诉就告诉吧,你骂孩子干嘛,还有在这种情况下,你告诉孩子,孩子会听吗,现在孩子需要的是关心是安慰,你却指责孩子,我真想说她,如果是外甥女,婆婆早哭了,如果,婆婆对孩子有这种举动,我心里不知道有多感动,但是,婆婆不心疼孩子就算了,还指责,我就受不了
婆婆内心有愤怒,借着孩子摔跤发出来。看看婆婆说的潜台词:我早告诉你不能这样,可是你偏这样,你就该这样摔跤。她没能设身处地想着孩子的心理感受,婆婆更象是对成年人说教。这对孩子是没有作用的。但是婆婆长期形成的说话习惯,不会因为一个孩子而改变。那么,中间需要有个人做个调整。你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内心,母子连心。你需要把这些感受告诉给婆婆听,虽然她不一定能懂。大的方向是尊重孝顺婆婆的,细微的方向是需要调整的。和婆婆先融洽关系。然后婉转地告诉她你的观点。她如果有脾气,也要坚持住,不表达清楚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