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社交恐惧、内心敏感,研究生二年级 临床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研究生课题没思路,但是年底就要开题了,导师也不管。目前还没有文章产出,实验上遇到的问题也不好总请教师兄师姐。马上就要执医考试了,但是考试时间正好和导师安排的一个任务冲突,导师又是那种脾气很差,稍不按照他的意思就会劈头盖脸把你骂一顿的人。我自己又有点社交恐惧,内心挺敏感的。同学说我就是矫情、玻璃心,我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多人也都面临着。我觉得他说的没错,但我真的克服不了正常社交带给我的恐惧,怕和师兄师姐沟通时他们会觉得我提的问题很幼稚,怕和导师沟通时他会生气觉得我能力不行。我的确是那种内心很脆弱,很在乎别人想法的人,遇到问题也不会去沟通,请问我该怎样才能让心变得更加强大,能让我跨过这条困扰了我多年的鸿沟。[祈祷][祈祷][祈祷]
自闭,社交恐惧、内心敏感,研究生二年级
临床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研究生课题没思路,但是年底就要开题了,导师也不管。目前还没有文章产出,实验上遇到的问题也不好总请教师兄师姐。马上就要执医考试了,但是考试时间正好和导师安排的一个任务冲突,导师又是那种脾气很差,稍不按照他的意思就会劈头盖脸把你骂一顿的人。我自己又有点社交恐惧,内心挺敏感的。同学说我就是矫情、玻璃心,我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多人也都面临着。我觉得他说的没错,但我真的克服不了正常社交带给我的恐惧,怕和师兄师姐沟通时他们会觉得我提的问题很幼稚,怕和导师沟通时他会生气觉得我能力不行。我的确是那种内心很脆弱,很在乎别人想法的人,遇到问题也不会去沟通,请问我该怎样才能让心变得更加强大,能让我跨过这条困扰了我多年的鸿沟。[祈祷][祈祷][祈祷]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刘辉,很荣幸解答你的疑惑。
在读研二的你,面临没有文章产出,课题没有思路,年底开题,导师也不怎么管;执医考试和导师安排的任务时间冲突……这一堆事情都怼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有焦虑和着急是正常的,说明你渴望上进,而不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
你说自己是一个敏感的人,也不用太伤感或者不好意思,因为有一项调查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约有15%—20%的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也就是说,在敏感这件事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然,敏感很多时候都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比如别人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其中还有人不时的拿眼睛瞟你一下,你可能就会认为对方在说你的坏话;网上聊天上别人回你信息慢了,你就会想对方是不是对你有意见;微信发文字的时候总是要加上各种表情,生怕让别人不高兴。
“敏感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内心就像戴了一个放大镜,很容易捕捉到一些细节。”
那么,对于总是很敏感的人来说,怎样来调整自己呢?
1、“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感受”。
在心理学看来,一个人对世界的体验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心理现实。也就是说,客观上世界是什么样是一回事,但人们内心感受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则是另外一回事。这种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我们都拥有同一个客观现实,但每个人体验到的却是千差万别的心理现实。
2、“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感受上的真实并不代表客观上的事实”。
过于敏感的人犯的错误就是,要么是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当成了实际发生的事,要么是用显微镜下看到的微生物世界来解释肉眼中的现实世界,夸大事情的严重程度,这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3、“假如你是一个对别人的看法很敏感的人,就要提醒自己并没有那么多人真正关注自己,就像我们自己也很少关注别人一样。”
敏感的人经常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生活在生活舞台的中心,自己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严密注视之下,因而,假如自己犯错的话别人就会嘲笑和看低自己。但实际上,就像你过度的关注自己一样,绝大多数的人也都是只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事情的。而至于别人身上发生了什么,要么是过目即忘,要么干脆就像空气一样直接无视的。这才是人与人相处更真实的一种心理状态。
所以,当你觉得别人可能对你有不好的看法时,可以尝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当发现别人有某些眼神或举动有些“可疑”时,应该暗示自己要冷静,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即使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了小的差错,别人也并不会真正的在意。通过这样的自我暗示,可以调整心境、提升自我认同。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一些独特的东西,这些特质有时候会让我们很难受,于是总试图想去消灭它们。但其实,这些长年养成的习惯要想消除是不可能的,一个敏感的人想要变的完全不敏感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可以将自己这种敏感的特性投注在对自己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做事的时候对事情本身的洞察力,这样的话敏感就会变成敏锐,它就不再是一个缺点,而是成为一种让我们变的更好的一种力量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祝福你越来越好,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小窗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