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的问题 老师,其实一直想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生孩子,其实小时候没想太多,就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可是长大了,就觉得生孩子养孩子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妈妈跟我说,生孩子是为了将来有人能够照顾你,陪着你。可看看周围,弟弟去外国读书了,也没有陪着舅舅他们,换句话说,能陪伴的时间真的不是很多,所以就觉得这个并不成立,然后又跟我说,先生也需要,可我就是不明白,人为什么要生孩子?照顾,陪伴,传宗接代?没人能跟我说的清楚,包括先生,他也并不清楚,只是说我该到这个时间了,该做这件事。我就觉得得考虑清楚,因为这是要负责任的,又不是淘宝买货,不满意还能退换,
生孩子的问题
老师,其实一直想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生孩子,其实小时候没想太多,就觉得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可是长大了,就觉得生孩子养孩子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妈妈跟我说,生孩子是为了将来有人能够照顾你,陪着你。可看看周围,弟弟去外国读书了,也没有陪着舅舅他们,换句话说,能陪伴的时间真的不是很多,所以就觉得这个并不成立,然后又跟我说,先生也需要,可我就是不明白,人为什么要生孩子?照顾,陪伴,传宗接代?没人能跟我说的清楚,包括先生,他也并不清楚,只是说我该到这个时间了,该做这件事。我就觉得得考虑清楚,因为这是要负责任的,又不是淘宝买货,不满意还能退换,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从你的文字中,老师除了能体察到你对生孩子本身社会功能的疑惑,还有一些对人存在意义的延伸思考,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如果的确有一些的话,恭喜你,这表明你对哲学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发生了联系和接触。
老师不了解你的年纪多大,是否成年,以前有没有和别人探讨过这个话题。但是生孩子本身这个命题往小了说是个人的自由,不会受法律或伦理的制约,尤其是在如今高度社会化的环境下,人的一生在哪个阶段都能够通过社会资源获得保障,养儿防老的社会功能已经变得很小了。关于对择偶的影响,你只要找到能认同你观点的另一半,那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分歧。
如果从大一点的角度来看生孩子的合理性,老师个人角度从两点来解释,一是作为生物基因遗传的本能性,有一个观点很有趣,说人只是基因的载体,你的思想、行为、情绪其实都是被基因控制着的,就像现在新冠病毒一样,人或者其他生物只是它生存、进化、延续的中间宿主,所以由于本能的控制,从猴子到人类,从原始到现代,女人生孩子这个概念是自然而然就普遍存在并认为是理所因当的;二是能量守恒定律,相信你应该大致了解这个概念,我们的本体从小到大都是不断地在输入知识、技能、文化、文明,从而形成自成一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当积累足够多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有向外释放的冲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立言著书的能力,可能都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价值体系,即便是向外输出了,社会上其他的人也并不一定能接受,或者给予积极的反馈。所以通过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的方式,来进行文化体系的传承,既是文明的延续,其实也是在平衡我们自身的心理状态。可以看一下历史上大部分不选择生育的人一般都是宗教人士,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已经和宗教的教义归于一起,再整合的部分很少,而且他们的身份也非常有利于向社会输出自己的能量,从而对生育养育的欲望也就降低了。
这是老师个人的一些浅见,仅供参考。
从你的文字中,老师还有一个疑惑,不知道你产生这个念头的起因是什么?是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呢,还是处在一种不是太积极的心境中,有时通过一些与当前现实生活无关的联想在保护自己?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现在是季节交替的时节,有些敏感或最近压力情绪较大的群体,出现一些心境的变化也是很常见。如果你有类似的感觉的话,老师教你两个小技巧,平时多做做,可以适当调节。
一是常叩齿,津液润肺。七情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优伤脾、悲伤肺、惊伤肾。肺气虚的人,更容易产生悲秋之感。所以古诗里也有很多悲秋的诗歌。中医里认为经常叩齿,让口中产生的津液慢慢咽下,平时补充一些秋梨膏、荸荠、百合、蜂蜜等润肺食物,可以避免秋燥、秋悲。
二是多运动,做一些长跑、登山的有氧运动,让心快起来,改变呼吸节律,也是一种方法。而且在户外运动,远眺山河,近观红叶,也能通过视觉的改变,调整自我心胸格局。
如果还有需要咨询专业人士的话,也欢迎在壹点灵平台上私信咨询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