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目标该怎么制定呢

我最近这几天有点迷失,不知道干什么,然后好像又没有啥方向和目标了一样
就是我12月份一直在找工作,然后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份相对还可以的工作,不算太好,但是我有点找烦了,觉得说要不就这个吧,先去试试,然后本来是这周一入职,结果我感冒了状态不太好,我就没去,就延后到了元旦过后,然后这几天就有点不知道干嘛有点无聊和无法和自己相处
我是8月份离职,然后12月才开始真的找工作,之前这段时间里面我都很焦虑,也是每天早上起来很迷茫,不知道干嘛,然后就开始陷入一种强迫性的思维,用一种必须做完1才能做2的想法去程序化自己的一天,然后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思考,弄得自己很累很焦虑,然后我想了一下我焦虑的原因,是因为我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我总想做好万全准备再去做也害怕做不到我的完美要求于是用很多小事逃避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因为恐惧做不到完美,所以拖延所以逃避所以就会焦虑!
然后之前得不知道做什么的迷茫好像是知道做什么,但是不知道先做,缺少计划性,但是最近这几天的迷茫和不知道做什么是有一种完成了目标之后的无聊和不知所措,好像就是目标完成了,又不知道该干啥了一样。 于是就在休息了四五天也因为感冒,身体不舒服。加上我姐来照顾我。两天打吊瓶,然后又休息了三天看了两天的电视。就是觉得不知道干嘛了,一天没有计划,然后就打开电视就失去了自控力,看完电视又觉得很后悔,浪费了时间,虚度了光阴,又没法心安理得的轻松的就是看电视,感觉突然一下子不知道干点啥乐趣都没有。没办法和自己好好单独相处。

反思成长  
高家玮的回答
高家玮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通过你的描述,能看到你正陷入一种三角循环当中,因为想要做得完美所以拖延,因为拖延所以造成焦虑的情绪,因为产生了焦虑的情绪让自己迟迟无法进入工作或现实的生活中,因此打算按既定的程序准备万全的计划再执行。这样不停地让情绪牵着自己走,却一直走不出这个怪圈,使得不仅心理疲惫,身体也受到了影响,最终一事无成,是这样吗?无论是谁在这个怪圈中,都只能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仿佛身体不停地下坠,有一种“有感受,无觉知”的状态。

但是从你的描述中,你好像也对此也有些察觉,那么为此做了哪些努力呢?从题目上看,你觉得是目标设置的问题,这里先和你分享一下我们如何设置目标,中国有句古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设置目标确定职业时可以通过:视其所以看动机,自己能否在挑战和压力面前保持浓厚兴趣;观其所由看方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能否够快速掌握高级方法;察其所安看心态,遭遇挫折打击之后心态能不能平衡。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最近发展区,找目标找职业就是找你的最近发展区。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我们要有美好的未来,第一要有自知,第二要自胜,如果不自知不自胜,你创造的每一种美好都是假象,并且这种美好有可能给你带来灾难。

《西游记》中取经为何成功其中有一个重要前提:目标设置合理,既有个人目标(立地成佛,脱离妖精),也有团队目标(取得真经,回报唐王),还有远大目标(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注意最后是普度众生,任何生命都是要度的,思想境界那是高了不止一个层次。我们现代中国革命为什么能成功,也是同样的道理,个人目标(分土地、吃饱饭)、团队目标(打倒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远大目标(建设共产主义,红旗漫卷全球)。所以自己目标的设立,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分段实施。

老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你缺的并不是目标的设置,而是如何应对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行为,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从现代脑科学研究角度出发,科学家发现在没有经过正向情绪训练的情况下,大脑倾向于往不太好的方向预判结果,这其实是智力优秀的表现,换句话说,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朝消极方向考虑问题,因为这样更能有效防御。你的前额皮层相当于被训练出了应对紧张的一套反应机制,也就导致你很容易就紧张、焦虑。这一切都发生得很快,你甚至都来不及细细品味,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因为你的“长官”大脑习惯性地判定前面有危险,这就导致了你停滞不前,也就是“胡思乱想”产生了“高内耗”。有强迫、完美倾向的,主要是左脑机制过于发达的结果。

可以采用RR训练。RR训练是一个专业的压力管理技术,需要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不过需要你平时多加练习。

1) 呼吸觉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着或者躺着,觉察你的呼吸,是一样长,还是有的长、有的短?在呼吸时,你的身体有没有跟着在动,如果动了,是怎样动的?注意力集中到你的一呼一吸上,细致到你是这样将一口气从鼻子吸入到胸腔的。这整个过程,如果能做到专注,那么你就有一个巨大的突破,你学会了关照自己的第一步,你学会了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分散到周围人或者事物,消耗自己。这样做,从生理的角度,你会改变自己的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使得自己从生理层面关爱自己,不再饱受压力或紧张对机体免疫的攻击。

2)身体觉察。它是呼吸觉察的深化,需要训练好前面的呼吸觉察进行熟练的身体放松,才能进入身体觉察。到了身体觉察这步,就是如果你身体不舒服、紧张或者疼痛,只要进行好前面的呼吸放松后,关照自己紧张或疼痛的部位,进行先紧绷后放松的练习,反复几次就会见到效果。坚持练习,会发现睡眠会得到明显改善。

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身心健康,最重要的请先学会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当下,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