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等待”和“希望”

习惯了导师的谩骂,也经常去办公室和大家聊天、吃饭之后,她说觉得我合群了。
可是,自我怀疑变多了,自尊心好像降低了。不知道和长达一年的,她对我有意见时的情绪飘忽不定有没有关系。
我变得不愿意去担当责任——导师的大课别人更主动去管理;演出也不都承担下来——别人说我往后退缩;学习、练习、社交都不太主动。也许不都是和导师关系的原因,但和她的社交的确时常让人筋疲力尽。
研究生认识到了屋檐下要会低头,要知道“投其所好”。就算专业上能学到的有限,但那个环境里,还是会被威胁,“给挂科,不给毕业,别录音”等等。
她的孩子在海外拿到了绿卡,博士将要毕业。这是她骄傲的事。大课上,她拿来类比,说我是留学回国,她的孩子和我同龄,留学博士快毕业了。她还说过虽然我是留学回来,但她还是有实力、有资本。
这个学校里也有可爱的人。她的学生之外,不计较我大她们5岁左右的同学。就算另外两个同门,在她的影响下一起针对我,也只是一部分的事。
就算她是最有资历的老师,年轻老师大部分是她的学生,几乎所有事都有人为她做,和我也没有关系。就算在她面前,我得听话、乖巧,感觉失去自我,整个人好像要分裂了。就算这不是工作,可以更换和选择,但这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她毕业学生的婚礼,她是从她现在学生的口中得知的。当然,毕业后我也是有更多选择的。
她说很多学生和她很好,过得很好,虽然我也知道那是话术,但还是得这样适应。反反复复地折磨自己没什么意义,有时候却还是这样。
一切都会过去的。

赵柠  
刘岩的回答
刘岩心理咨询师

老师的谩骂,针对,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为了学业,你忍受着,坚持着。你很不容易。一个是高校导师,一个是没有任何背景的学生,不难想象,这样悬殊的对抗,你有多么的无助和无力啊。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