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我们可以“憎恨”父母吗?

和原生家庭和解,到底是什么意思?
真的可以和解吗?
真的不是,我们都累了,最后都算了吗?
为什么不可以恨他们

行星  
李伟华的回答
李伟华心理咨询师

您好!
看到了你的回复,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其实道理自己都懂,可是自己真的很难做到。自己感到缺乏爱的能力,为此自己也十分痛苦。“我懂得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网络流行语也反应出很多人的无奈。
我想提一下几个问题,谨供你参考。
假如你不再用“依恋关系模型-回避型”这样的模式来认识自己,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呢?
假如心理学不再用“原生家庭”作为心理归因的一种解释。你还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解释你的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这对你日后的选择会有影响吗?
假如把“我们这样的人”的表述换成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你是否愿意?
我不知道我这样的假设是否让你感到了“被指责”。我想说这并非我的本意。如果有,我向你表示歉意。

李伟华心理咨询师

您好,很愿意回答您的问题。
能够理解你所表达的困扰。过去原生家庭可能给我们造成了伤害,至今这些伤害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抚慰。难道就用“和原生家庭和解”一笔带过,文过饰非吗?我恨有错吗?这公平吗?
爱或恨都是人的一种自然情感。没有对错之分,选择爱或恨都是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敢爱敢恨,快意恩仇。这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
人的心理其实在两个位置摆动。一个心理位置是“分裂位”,即要么好,要么坏,要么爱,要么狠等等;另一个心理位置是“抑郁位”,我们既要接受一个事物的好的一面,同时也要无奈的接受它不好的一面。我们的心理无时无刻不在这两个位置之间摆荡。面对外人,我们多数愿意选择停留在“分裂位”,要么好,要么坏,要么爱,要么狠。简单而不纠结。然而当我们面对带给我们伤害的原生家庭时,我们却时常会停留在“抑郁位”。一方面我们心中有恨,有委屈;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曾经也给过我们爱,尽管可能这个爱是不完美的、有瑕疵的。
那么,如何处理心中爱和恨的矛盾呢?首先,我们要允许自己表达恨。至于表达的方式,并不一定要当面表达,也许你可以把它写出来,塞进漂流瓶;也许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对着一把椅子、一棵树、一座山等等大声的说出来。当你把恨一直压在心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当你把它尽情的表达出来,你又会有怎样的体验呢?
当我们自由的表达了恨,我们也就获得了去爱、去原谅、去感恩的自由。当你试着用感恩的视角重新去看待那个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时,不知道你会有怎样的体验呢?是否会有暖意涌上心头,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否不同于以往呢?
是选择恨,还是选择原谅和感恩。都是我们的自由,我们只需要搞清楚这种选择带给了我怎么什么就好了。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