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高考没发挥好自己的全部实力,感觉考砸了,查分日期即将到来,很焦虑,不知道怎么办。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短短的一句话,一下子就把我也拉回20多年前高考查分前的状态,那个时候是先报志愿后查分数,所以要论紧张程度更胜一筹,因为一旦和自己预估的分数偏离很大的话,可能志愿都不知道要滑到第几档,甚至会不会落榜。在打以上文字时,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手心也微微出汗,刚刚喝一口茶,想想现在的自己,仿佛也没感觉差到哪里去,比上固然不足,比下还稍有余。于是乎,心情又逐渐恢复平和。自我表露一番,不知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焦虑感觉依旧较高,我们来做第二步工作,逐字分析你的这个想法。 1、“高考没发挥好自己的全部实力”,从某种客观角度上来说,这是百分百的,而且是对于任何考生的,寒窗苦读12载,尺寸见方的试卷岂能代表我等真实水平,无非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罢了。 2、“感觉考砸了”何以证明?有没有什么证据来支持或驳斥你的想法?比如你是否已经得知了全国各档分数线,并且已经知道了标准答案,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一比对,得出成绩后,再套入分数线呢,一声呜呼:985悬了!再或者自己身上有种玄学感应,每次有考砸的感觉后和实际八九不离十?不妨找找类似的证据,估计我前面提到的第一种假设几乎不可能,第二种假设估计你能想起挺多,不过你要是再努力想想,会不会好像还有挺多时候感觉没考好,结果还不错的情况呢?如果我们经过辩论得出“感觉考砸了”缺少足够的证据,那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呢?你是不是也可以再发散一下,考试中有几个大题不会做瞎写的;和同学对答案发现他们的和我的不一样;当时自己的生理状态不太好;考试迟到了……对于每种可能性你再用一下前面的辩论技术,综合下来会不会产生什么新的替代想法? 3、“查分日期即将到来”这句是客观事实,不做分析。 4、“很焦虑”这句其实也是事实,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来看,能不能接纳它,如果你能吃能睡和往常一样,对人际交往影响也不大,让它焦虑一会也无妨。焦虑感背后的动力其实是“不确定性”和“失控感”。你觉得做些什么可以来抵消这种感觉呢?一般常见的有“分心”,也就是转移注意力,比如去打球、做航模或者其他一些需要一定注意力的事情,能缓解这种情绪;还有心理暗示,很多人不是放榜前都跑到各大寺院去许愿抽签吗,或者自己抛个硬币,正面朝上能进985,反面朝上能进211,要是立起来才算考砸了;提高自我效能感,把从幼儿园开始的奖状全部翻出来,回忆辉煌过去,展望美好将来;正念,这也是老师比较推荐的一种方式,就是坦然接受情绪,不去动用任何行为或想法去抵抗,有些人会配合腹式呼吸、冥想、瑜伽之类的形式,老师觉得对于你这般年纪朝阳似火的年轻人,我们可以用更积极一些的方式——诵读经典,有篇《寒窑赋》网上可以去搜索一下,还有可以读文天祥的《正气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刘禹锡的《浪淘沙》、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左思的《咏史》等等,每天起床后在阳台上读上十遍。你也可以看一下《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领略这些中国人生活美学中的智慧。怕听不懂,也可以网上听教授学者解读的音频。 5、“不知道怎么办”这句是重点。那不妨就把你认为最糟糕的结果、最好的结果以及按照你的情况最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再根据这些可能性,我们来想想办法怎么来应对。老师在这里抛砖引玉,猜个最糟的,后面的你可以用同样的逻辑来考虑问题。比如,这次考试作文跑题了,或者有很多题目都交了空卷,成绩一塌糊涂,高考落榜,这还不是最糟的,更糟的是父母因此生气,整体数落我,昔日同学见面受到嘲笑奚落,亲友闻见神色阴阳怪气……那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有没有勇气去复读,或者直接找工作,边工作边成人高考或者自考,还可以有没有条件去当兵,换个环境从头再来?那么意识到可能是这个结果,我是不是提前得和父母打个招呼,开个家庭会议,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父母如果情绪会很激动,我用什么样的话语或者行动来安慰?是不是现在开始平时的家务就多做做,把复习资料再找出来看看,让父母看到我的决心……当你做了各种预设的准备后,是不是就会感到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后果了呢? 不知道我们把想法逐字分析后,你有什么感受?你不妨时时告诉自己:担心和事实是两码事,担心是让我未雨绸缪的,而不是让我不知所措的。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
高考查分前十分焦虑
高考没发挥好自己的全部实力,感觉考砸了,查分日期即将到来,很焦虑,不知道怎么办。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短短的一句话,一下子就把我也拉回20多年前高考查分前的状态,那个时候是先报志愿后查分数,所以要论紧张程度更胜一筹,因为一旦和自己预估的分数偏离很大的话,可能志愿都不知道要滑到第几档,甚至会不会落榜。在打以上文字时,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手心也微微出汗,刚刚喝一口茶,想想现在的自己,仿佛也没感觉差到哪里去,比上固然不足,比下还稍有余。于是乎,心情又逐渐恢复平和。自我表露一番,不知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焦虑感觉依旧较高,我们来做第二步工作,逐字分析你的这个想法。
1、“高考没发挥好自己的全部实力”,从某种客观角度上来说,这是百分百的,而且是对于任何考生的,寒窗苦读12载,尺寸见方的试卷岂能代表我等真实水平,无非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罢了。
2、“感觉考砸了”何以证明?有没有什么证据来支持或驳斥你的想法?比如你是否已经得知了全国各档分数线,并且已经知道了标准答案,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一比对,得出成绩后,再套入分数线呢,一声呜呼:985悬了!再或者自己身上有种玄学感应,每次有考砸的感觉后和实际八九不离十?不妨找找类似的证据,估计我前面提到的第一种假设几乎不可能,第二种假设估计你能想起挺多,不过你要是再努力想想,会不会好像还有挺多时候感觉没考好,结果还不错的情况呢?如果我们经过辩论得出“感觉考砸了”缺少足够的证据,那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呢?你是不是也可以再发散一下,考试中有几个大题不会做瞎写的;和同学对答案发现他们的和我的不一样;当时自己的生理状态不太好;考试迟到了……对于每种可能性你再用一下前面的辩论技术,综合下来会不会产生什么新的替代想法?
3、“查分日期即将到来”这句是客观事实,不做分析。
4、“很焦虑”这句其实也是事实,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来看,能不能接纳它,如果你能吃能睡和往常一样,对人际交往影响也不大,让它焦虑一会也无妨。焦虑感背后的动力其实是“不确定性”和“失控感”。你觉得做些什么可以来抵消这种感觉呢?一般常见的有“分心”,也就是转移注意力,比如去打球、做航模或者其他一些需要一定注意力的事情,能缓解这种情绪;还有心理暗示,很多人不是放榜前都跑到各大寺院去许愿抽签吗,或者自己抛个硬币,正面朝上能进985,反面朝上能进211,要是立起来才算考砸了;提高自我效能感,把从幼儿园开始的奖状全部翻出来,回忆辉煌过去,展望美好将来;正念,这也是老师比较推荐的一种方式,就是坦然接受情绪,不去动用任何行为或想法去抵抗,有些人会配合腹式呼吸、冥想、瑜伽之类的形式,老师觉得对于你这般年纪朝阳似火的年轻人,我们可以用更积极一些的方式——诵读经典,有篇《寒窑赋》网上可以去搜索一下,还有可以读文天祥的《正气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刘禹锡的《浪淘沙》、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左思的《咏史》等等,每天起床后在阳台上读上十遍。你也可以看一下《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领略这些中国人生活美学中的智慧。怕听不懂,也可以网上听教授学者解读的音频。
5、“不知道怎么办”这句是重点。那不妨就把你认为最糟糕的结果、最好的结果以及按照你的情况最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再根据这些可能性,我们来想想办法怎么来应对。老师在这里抛砖引玉,猜个最糟的,后面的你可以用同样的逻辑来考虑问题。比如,这次考试作文跑题了,或者有很多题目都交了空卷,成绩一塌糊涂,高考落榜,这还不是最糟的,更糟的是父母因此生气,整体数落我,昔日同学见面受到嘲笑奚落,亲友闻见神色阴阳怪气……那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有没有勇气去复读,或者直接找工作,边工作边成人高考或者自考,还可以有没有条件去当兵,换个环境从头再来?那么意识到可能是这个结果,我是不是提前得和父母打个招呼,开个家庭会议,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父母如果情绪会很激动,我用什么样的话语或者行动来安慰?是不是现在开始平时的家务就多做做,把复习资料再找出来看看,让父母看到我的决心……当你做了各种预设的准备后,是不是就会感到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后果了呢?
不知道我们把想法逐字分析后,你有什么感受?你不妨时时告诉自己:担心和事实是两码事,担心是让我未雨绸缪的,而不是让我不知所措的。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