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我和我老公结婚六年了,同房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不好的行为,好像是因为我妈在我结婚以前说过女孩子不能和男的在一起,不能生孩子,所以每次都有犯罪感,该怎么正确调整认知呢?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通过你的描述,我看到你在夫妻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而且你有自知力,知道根源出自于小时候妈妈对你的性教育造成的认知歪曲,这让你在进行夫妻生活的时候会产生犯罪感,而且看得出即使你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或者不合适的,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下依然会感到害怕和恐惧,是这样吗? 我很好奇,你提到和老公已经结婚六年了,应该来说夫妻生活也进行了不少次吧,你有对丈夫提到过自己的害怕和担心吗?丈夫是怎么回应的,最后你们的夫妻生活能和谐完成吗?如果你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的话,家庭其他方面是不是也会产生一些分歧和矛盾?你们现在有孩子吗,如果没有孩子的话是不是主要原因也是在夫妻生活不和谐这上面呢? 我问这么多的主要目的是想让你的咨询目标更远一些,也就是调整认知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获得和谐的夫妻生活外,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你未表达出来的诉求?我想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做工作。 一、解铃还须系铃人 既然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母亲,那何不和她去沟通交流一下这个事情,告诉她你现在能体会一部分她当时这么说的用心,但是对于自己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经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你可以向她多了解一下,当时这么说主要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或许妈妈是担心你的安全,也是一种爱的错误的表达;或许妈妈自己不知道当时怎么和你做性教育,她自己也缺少这方面的技能;或许妈妈自己就是类似的想法,这种想法也对她的婚姻生活产生了不少的挫折。当你理解母亲了,知道这件事的原委了,可能就能把这件事放下来了。我相信,母女二人真切的沟通,你会知道妈妈其实还是很爱你的,当你表达了对她的理解,她也表达了歉意和对你未来生活的祝福后,这块心病就基本能消除了。 相信本来就是一种选择,你既然可以相信性生活是一种犯罪,当然也可以相信和丈夫能够过和谐的性生活,带来更好的夫妻关系。无非是原来的旧想法你总觉得受到了母亲的专制灌输,而你又不敢违逆她的意思,自然会束手束脚。如果经过和母亲的沟通,搬开了这块石头,是不是选择相信新的想法阻力一下子就减轻很多了呢? 二、夫妻同心齐力断金 继续新旧想法讨论的话题,我们既然可以选择降低旧想法“性生活是一种犯罪”的证据(和母亲沟通,澄清她当时这么说的原意),当然也可以选择提升新想法“和丈夫能够过和谐的性生活,带来更好的夫妻关系”的证据。 你可以和丈夫来做一次沟通,告诉他你的恐惧,和他一起想办法,也可以询问一下丈夫在以往夫妻生活中的感受,以及他的诉求和需要。我相信假如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话,一定能想到很多种方法改善现在夫妻生活的质量。比如先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一些科学的性知识、营造浪漫的氛围、在放松的环境中、甚至可以借助一些情趣用具……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是我们把它想得太复杂,真的情到浓时、爱得深切,一切就自然而然了。 当然,如果你们夫妻关系现在不是特别和谐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先通过在别的一些方面上表达关怀来进行修复和改善,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你们都在彼此的心中,就没什么困难的。有一本书叫《爱的五种语言》,其中提出了肯定的语言、陪伴的时刻、精心的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尤其在身体的接触上,除了性生活外,日常的拥抱亲吻,挽手并肩,捏捏脸蛋,耳鬓厮磨都可以传递爱意。 认知行为流派中有一个行为表演的技术,就是假装你相信这个想法,比如你相信这么用爱的五种语言对待丈夫,能够改善夫妻关系,也能让你们的性生活更加和谐。然后试着去做一做,去用这些技巧表达一下你的关心,把行动结果的感受再给记录下来,多做几次,综合前后对比,这也会给你找到新的证据。 三、怎么开口 我猜想其实你担心的可能并不一定是沟通交流表达的内容,也许还会有你对去和他们说这件事有所担心和胆怯。如果真的有这种想法的话,想想你现在在这个平台上能对这么多人发出求助时的勇气吧。或许你会觉得在平台上因为是匿名的,所以相对安全。那么面对家人,你担心的又是什么呢? 你可以把担心的内容写下来,然后问问自己“这又如何”,比如和妈妈讨论夫妻生活,担心妈妈指责你思想肮脏。那又如何?会继续怎么样吗?妈妈会和你断绝母女关系?还是从此不再爱你?一直到担心到找不到理由支持你的担心为止。那又如何?最坏也就这样了,起码我和她谈了。没去谈,问题就一直没能解决;去谈了,问题有可能解决有可能没解决。那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我建议你把新旧两个想法都列在笔记本上,每天给他们打个分数,分数的背后当然需要证据的支持,通过和家人沟通交流、在其他地方也表达爱意等等行为上的改变,日积月累,看看这两个想法的分数会不会产生一些改变。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
个人成长问题
我和我老公结婚六年了,同房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不好的行为,好像是因为我妈在我结婚以前说过女孩子不能和男的在一起,不能生孩子,所以每次都有犯罪感,该怎么正确调整认知呢?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通过你的描述,我看到你在夫妻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而且你有自知力,知道根源出自于小时候妈妈对你的性教育造成的认知歪曲,这让你在进行夫妻生活的时候会产生犯罪感,而且看得出即使你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或者不合适的,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下依然会感到害怕和恐惧,是这样吗?
我很好奇,你提到和老公已经结婚六年了,应该来说夫妻生活也进行了不少次吧,你有对丈夫提到过自己的害怕和担心吗?丈夫是怎么回应的,最后你们的夫妻生活能和谐完成吗?如果你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的话,家庭其他方面是不是也会产生一些分歧和矛盾?你们现在有孩子吗,如果没有孩子的话是不是主要原因也是在夫妻生活不和谐这上面呢?
我问这么多的主要目的是想让你的咨询目标更远一些,也就是调整认知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获得和谐的夫妻生活外,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你未表达出来的诉求?我想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做工作。
一、解铃还须系铃人
既然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母亲,那何不和她去沟通交流一下这个事情,告诉她你现在能体会一部分她当时这么说的用心,但是对于自己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经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你可以向她多了解一下,当时这么说主要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或许妈妈是担心你的安全,也是一种爱的错误的表达;或许妈妈自己不知道当时怎么和你做性教育,她自己也缺少这方面的技能;或许妈妈自己就是类似的想法,这种想法也对她的婚姻生活产生了不少的挫折。当你理解母亲了,知道这件事的原委了,可能就能把这件事放下来了。我相信,母女二人真切的沟通,你会知道妈妈其实还是很爱你的,当你表达了对她的理解,她也表达了歉意和对你未来生活的祝福后,这块心病就基本能消除了。
相信本来就是一种选择,你既然可以相信性生活是一种犯罪,当然也可以相信和丈夫能够过和谐的性生活,带来更好的夫妻关系。无非是原来的旧想法你总觉得受到了母亲的专制灌输,而你又不敢违逆她的意思,自然会束手束脚。如果经过和母亲的沟通,搬开了这块石头,是不是选择相信新的想法阻力一下子就减轻很多了呢?
二、夫妻同心齐力断金
继续新旧想法讨论的话题,我们既然可以选择降低旧想法“性生活是一种犯罪”的证据(和母亲沟通,澄清她当时这么说的原意),当然也可以选择提升新想法“和丈夫能够过和谐的性生活,带来更好的夫妻关系”的证据。
你可以和丈夫来做一次沟通,告诉他你的恐惧,和他一起想办法,也可以询问一下丈夫在以往夫妻生活中的感受,以及他的诉求和需要。我相信假如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话,一定能想到很多种方法改善现在夫妻生活的质量。比如先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一些科学的性知识、营造浪漫的氛围、在放松的环境中、甚至可以借助一些情趣用具……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是我们把它想得太复杂,真的情到浓时、爱得深切,一切就自然而然了。
当然,如果你们夫妻关系现在不是特别和谐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先通过在别的一些方面上表达关怀来进行修复和改善,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你们都在彼此的心中,就没什么困难的。有一本书叫《爱的五种语言》,其中提出了肯定的语言、陪伴的时刻、精心的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尤其在身体的接触上,除了性生活外,日常的拥抱亲吻,挽手并肩,捏捏脸蛋,耳鬓厮磨都可以传递爱意。
认知行为流派中有一个行为表演的技术,就是假装你相信这个想法,比如你相信这么用爱的五种语言对待丈夫,能够改善夫妻关系,也能让你们的性生活更加和谐。然后试着去做一做,去用这些技巧表达一下你的关心,把行动结果的感受再给记录下来,多做几次,综合前后对比,这也会给你找到新的证据。
三、怎么开口
我猜想其实你担心的可能并不一定是沟通交流表达的内容,也许还会有你对去和他们说这件事有所担心和胆怯。如果真的有这种想法的话,想想你现在在这个平台上能对这么多人发出求助时的勇气吧。或许你会觉得在平台上因为是匿名的,所以相对安全。那么面对家人,你担心的又是什么呢?
你可以把担心的内容写下来,然后问问自己“这又如何”,比如和妈妈讨论夫妻生活,担心妈妈指责你思想肮脏。那又如何?会继续怎么样吗?妈妈会和你断绝母女关系?还是从此不再爱你?一直到担心到找不到理由支持你的担心为止。那又如何?最坏也就这样了,起码我和她谈了。没去谈,问题就一直没能解决;去谈了,问题有可能解决有可能没解决。那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我建议你把新旧两个想法都列在笔记本上,每天给他们打个分数,分数的背后当然需要证据的支持,通过和家人沟通交流、在其他地方也表达爱意等等行为上的改变,日积月累,看看这两个想法的分数会不会产生一些改变。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