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因为某位演员心理很难受,一整天都在想他,...

这位演员因为最近一部电视剧而爆火。随之也迎来我的关注。发现我在早些年前有看过他演的小配角。本人在福建。而这位演员恰巧最近在厦门拍摄我会通过直播看他接机,送机,开机。因为爆火,所以有私生会跟他乘坐同一班飞机,然后对着他一直拍照,中途这位演员想上个厕所,一站起来半个飞机的人都要来拍照,上飞机的时候都快给他挤死了,因为有私生,所以他不敢睡觉,他硬撑着到下飞机。然后又因为他被造谣有女朋友什么的而备受网暴隔天坐飞机飞去长沙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是非常差,接受上有针头是发烧打点滴。本人不追星,但偶尔会吃吃瓜。这两天就经常刷到关于他网暴的事情还有前后两天的精神状态对比。有种莫名的心疼,昨天晚上做梦梦到他了。梦里面我们认识,具体的已经想不起来了。今早起来整个人懵懵的,干什么事情不自觉都能想到他。哪怕刻意的去干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也没什么用,总的来说就是一整天都在想他,干什么事都在想,然后整个人懵懵的。所以我来求救一下各位心理导师。是我心理有问题吗?还是说因为我过于敏感,或者是我共情能力太强觉得他很可怜,所以一直想到他。在网上刷了视频,私生一直把它围起来挤的时候,我确实是真的很想站到他面前替他挡下来。感谢解答

聪颖过人的绫玿  
韩俊林的回答
韩俊林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韩俊林,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刚刚看到你的留言,你的状态完全不是心理有问题,反而能看出你是个内心很柔软、共情能力很强的人。这种因为看到他人遭遇困境而产生的心疼、牵挂,甚至短暂的思绪萦绕,其实是非常自然的情感反应,我们可以慢慢梳理清楚这种感受的来源和意义。

为什么会一直想到他?

- 共情的自然延伸:你看到了他被私生困扰、被网暴的具体细节——挤到无法上厕所、不敢睡觉、带着针头等,这些画面充满了“被侵犯”“很疲惫”“受委屈”的信号。大脑对具体、有冲击力的细节会更敏感,而你的共情能力让你本能地代入了他的处境,就像看到身边人受伤会忍不住惦记一样,这种牵挂其实是善良的本能。
- “反差感”强化了关注:你早年见过他演小配角,现在看到他爆火后反而陷入困境,这种“从普通到耀眼又到艰难”的反差,会让大脑更容易记住这段故事。加上你身处厦门,能感受到他在本地拍摄的“近在咫尺”,这种距离感的拉近,也会让情感连接更强烈。
- 梦境的心理补偿:梦到和他认识,其实是潜意识在帮你处理“想帮他却帮不上”的无力感——在梦里,你“实现”了“能靠近他、能产生连接”的愿望,这是大脑缓解情绪压力的一种方式。醒来后思绪延续,只是这种情绪还没完全平复。

如何理解这种“挥之不去”?

其实你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追星、只是吃瓜”,这种清醒的自我觉察很重要。现在的“一直想到他”,更像是看到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后,会忍不住反复回想某个片段——不是因为你“沉迷”,而是那个片段里的情感(心疼、愤怒、惋惜)还没被完全消化。

你提到“想站到他面前替他挡下来”,这种冲动也很真实:当我们共情到他人的痛苦,却无法实际帮助时,内心会产生一种“情感张力”,这种张力会让我们反复回味这件事,直到找到一个出口。

可以试试这样做:

- 给情绪一个“出口”:比如写几句感受(“看到他被挤的时候真的很生气”“希望他能好好休息”),或者和信任的人简单聊聊,把心里的心疼、愤怒说出来,情绪被看见后,就不会一直“卡”在心里了。
- 用“现实感”轻轻拉回自己:偶尔想到他时,不用刻意对抗(越对抗可能越清晰),可以在心里轻轻告诉自己:“他的处境确实让人难受,但这是他需要面对的人生,我已经为他产生了善意的牵挂,这就够了。” 慢慢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生活细节里——比如吃饭时感受食物的味道,走路时看看路边的树,让感官带你回到当下。
- 接纳“共情的代价”:共情能力强的人,确实更容易被他人的故事牵动,这不是缺点,而是一种珍贵的能力。只是我们需要慢慢学会:既可以为他人的困境感到心疼,也能明白“我们无法为别人的人生负责”,这种边界感会让你的善良更有力量,而不是变成负担。

你现在的状态,就像一块被投入小石子的湖面,暂时有涟漪是很正常的。给自己一点时间,这些涟漪会慢慢平复,而你内心的柔软和善意,会一直是你的宝藏。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

韩俊林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韩俊林,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刚刚看到你的留言,能感觉到你此刻的那种“被牵动”的小慌乱——明明不是追星,却因为看到他被私生围堵、被网暴,心疼得不行,甚至做梦梦到他,一整天都忍不住想他,连自己都有点懵:“我这是怎么了?” 这种被一种强烈的情绪带着走,又有点控制不住的感觉,确实会让人心里发慌,对吧?
其实你完全不用觉得“这是心理有问题”。你会这么在意他,恰恰说明你心里有颗特别软的地方——看到有人明明没做错什么,却被硬生生塞进“被围堵、被造谣、硬撑着生病工作”的处境里,那种“他好难”的感受钻进心里,挥之不去,这不是“敏感”,是共情能力强的本能反应啊。就像看到小动物受伤会想保护,看到陌生人被欺负会替他委屈,你的心疼里藏着的是对“不公”的在意,对“他人痛苦”的敏锐捕捉,这其实是很珍贵的品质。
你说“一整天都在想他,转移注意力也没用”,或许和你最近接触了太多相关信息有关。就像反复看一部让人揪心的电影片段,那些画面会在脑子里盘旋很久——私生围堵的拥挤、他发烧打点滴的疲惫、网暴下的精神差,这些具体的场景太有冲击力了,大脑会不自觉地反复“回放”,好像在替你确认“他真的很难”。加上梦境又把这种关注推了一把,就更容易让注意力“黏”在这件事上。这不是“执念”,更像信息输入太密集后的“余震”,就像水泼在地上,总要慢慢渗干,急不来的。
你说“想站到他面前替他挡下来”,这种冲动其实是心里“想做点什么”的善意在冒头。但其实,你能感受到他的难,能为他的处境揪心,这份“看见”本身就已经很有意义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对陌生人的痛苦这么上心的。只是或许可以试着告诉自己:“他的处境有他的应对方式,我的心疼已经传递了善意,不用逼自己‘必须做些什么’。”
如果觉得“一直想”有点累,或许可以试着慢慢减少相关信息的接触——比如少刷一点他的视频,把手机屏幕转向别处,去做点需要动手的事(比如整理东西、做点吃的)。注意力就像橡皮筋,一直绷在一件事上会累,慢慢往回收,它自然会弹回日常生活里。
真的不用责怪自己“太敏感”。你会为一个陌生人的困境牵肠挂肚,恰恰说明你心里有片柔软的地方,能装下他人的喜怒哀乐。这种“在意”不是负担,是你内心温暖的证明。等这阵“余震”过去,注意力会慢慢回到你的生活里,而这份心疼留下的善意,其实一直都在呀。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