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完善现在的我 我们家老是吵架或者打架。 我是姐姐,有一个弟弟,弟弟一天到晚打游戏,爸妈已经管不了了。 我弟打游戏老是骂,就是那种很难听的话,比如死妈的这种。 今天我爸妈出去想带我弟,希望他出去看看,而不是天天打游戏,就和他商量,我弟拒绝了。 我爸就一直说,看我弟有点生气了,我妈就说“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都行”。 我爸还是一直说还变换一些方式逼迫我弟选择和他去,突然我弟生气了,就对着我妈喊,于是我也生气了,后来我和我弟打起来了。 我觉得我弟欺软怕硬,打姐骂妈却不敢和我爸说一个字,明明和我妈没啥关系。但我妈认为我不应该这种方式对她好,认为我应该听她的息事宁人。 我的问题是:我认为人各有因果,我也许真的不该参与,或者我的方式确实过于冲动,我想知道的是我个人身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怎么完善现在的我
我们家老是吵架或者打架。
我是姐姐,有一个弟弟,弟弟一天到晚打游戏,爸妈已经管不了了。
我弟打游戏老是骂,就是那种很难听的话,比如死妈的这种。
今天我爸妈出去想带我弟,希望他出去看看,而不是天天打游戏,就和他商量,我弟拒绝了。
我爸就一直说,看我弟有点生气了,我妈就说“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都行”。
我爸还是一直说还变换一些方式逼迫我弟选择和他去,突然我弟生气了,就对着我妈喊,于是我也生气了,后来我和我弟打起来了。
我觉得我弟欺软怕硬,打姐骂妈却不敢和我爸说一个字,明明和我妈没啥关系。但我妈认为我不应该这种方式对她好,认为我应该听她的息事宁人。
我的问题是:我认为人各有因果,我也许真的不该参与,或者我的方式确实过于冲动,我想知道的是我个人身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能感受到你夹在中间的委屈和无力——既看不惯弟弟对妈妈的态度,又不被妈妈理解,最后自己还落得“冲动”的评价,换谁都会难受。
其实你愿意站出来护着妈妈,本质是在意家人、有正义感,这一点本身没问题。但或许可以试着从这两个角度调整下方式:
1. 先区分“谁的课题”
你弟弟对妈妈大喊、沉迷游戏骂脏话,是他的行为课题;爸妈如何管教他、妈妈选择“息事宁人”,是他们的应对课题。你可以心疼妈妈、不认同弟弟,但强行介入替妈妈“出头”,反而可能让妈妈觉得没被尊重(比如她有自己的相处方式,哪怕在你看来是退让),也容易让矛盾从“弟弟和爸妈的冲突”变成“你和弟弟的冲突”,反而偏离了问题核心。
2. 用“回应”代替“对抗”
弟弟情绪爆发时,你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动手,其实是被他的戾气带着走了。下次如果再遇到他对妈妈大喊,或许可以先稳住自己:比如冷冷地说一句“你冲妈妈喊什么”(不带情绪的坚定,比动手更有力量),或者直接把妈妈拉到一边,让她暂时脱离冲突现场。有时候“不接招”,反而能让他的怒火无处发泄,也避免你卷入没必要的争执。
接下来可以做的:
• 先和妈妈好好聊聊:告诉她“我当时看到你被弟弟吼,心里着急才忍不住的,不是想不听你的话,只是心疼你”——先让她感受到你的初衷是关心,而不是“挑战她的方式”,或许她能更理解你的冲动。
• 对弟弟:减少正面冲突,他沉迷游戏、说脏话时,不用刻意去纠正或对抗(你越急,他可能越叛逆)。如果他的行为影响到你或妈妈,可以明确表达边界,比如“你说话太难听了,我不想听,你要么别说,要么我就躲开”。
• 给自己松松绑:家里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弟弟的状态、爸妈的教育方式,都需要他们自己慢慢调整。你能做的是守住自己的底线,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必把“管弟弟”的责任扛在自己肩上。
家人之间的拉扯最磨人,但比起“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先学会在混乱中稳住自己,或许是更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