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迷茫了,从小学到高中,不管是在哪个学... 有点迷茫了,从小学到高中,不管是在哪个学校哪个老师都很喜欢我,和同学们也能打成一片,感觉身边只有赞美,不管是外貌还是成绩。上大学两年了,感觉还没能和老师熟悉,学的设计有时也没有灵感,什么都想不到,人际关系上我希望在大学认识很多朋友,可都有些力不从心了,每天待在宿舍玩手机,又不能心安理得的好好玩,一遍想着我怎么这么差劲一边又没有做出改变
有点迷茫了,从小学到高中,不管是在哪个学...
有点迷茫了,从小学到高中,不管是在哪个学校哪个老师都很喜欢我,和同学们也能打成一片,感觉身边只有赞美,不管是外貌还是成绩。上大学两年了,感觉还没能和老师熟悉,学的设计有时也没有灵感,什么都想不到,人际关系上我希望在大学认识很多朋友,可都有些力不从心了,每天待在宿舍玩手机,又不能心安理得的好好玩,一遍想着我怎么这么差劲一边又没有做出改变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白敬华。
从你的描述中能看的出,从小学到高中你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样貌好、学习好、身边的朋友多,老师也喜欢,可到了大学却不一样了,朋友交的不多,自己学的专业又没有自己想像的那样得心应手,很失落,很失望,自己在宿舍打游戏呢,又会有自责的情绪,内心也很纠结。
是啊,过往的自己是何等的顺风顺水,要成绩有成绩,要朋友有更有,要容貌有容貌,要老师喜欢老师就是喜欢自己的,读书的日子,在这样的象牙塔的日子里,自己当然是非常幸福的,可到了大学不一样了,自己对自己的艺术专业的灵感时有时无,朋友又没有以前那样多,感觉很多事情都不对了,在宿舍打游戏吧,自己那颗好强而自律的心又在谴责自己,感觉这样的日子很无奈,很难过、很悲伤,很怀念以往的幸福日子。一边否定现在的自己,又一边想要改变,可自己似乎又行动补起来,很能理解你的这份感受。
那我们来想一想,小学到高中,是什么因素让自己拥有的那么多的朋友呢?在大学自己这一天有没有变呢?在大学交朋友和小学、高中有什么不同呢?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着用大学交朋友的方式去交朋友呢?
本我”,即潜意识,受追求快感原则的支配
弗洛伊德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本我,受追求快感原则的支配,自我,是现实化的本能,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其实每个人对于任何事情内心都会有冲突的表现,只不过,有人整合了,有人没有整合好,当自己有内心的冲突时,可以试着给自己制定一些原则,比如什么情况下,可以玩儿,每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自己每次都遵守约定或者提前结束玩手机,可以适当的给予自己奖励,用这样的方式试着管理一下自己。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欢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