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和人有关,和自己有关

我有一些扭曲的想法,觉得打扮漂亮是不是为了吸引异性?如果是那就不道德的(只针对我自己),和异性接触,就意味着和性接触,这样也不道德,我要阻止自己?但是世界上除了女的就是男的,哎,我觉得自己真是要疯了

名不虚传的博赡  
高家玮的回答
高家玮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看到你的描述,我不禁笑了一下。你已经把自己的想法总结为是“扭曲”的,所以后面的内容你是知道它的存在是没有依据的,但是只是经常会这么去想。是这样吗?我之所以会笑,是因为曾经一段时间我的头脑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想法,不召即来,挥之不去。如果扩展开来,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不合常理的想法窜进脑海的经历。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又从哪里来呢?

有几点思考,和你分享一下:

一、评估想法实际影响
想法按可以按照有效和有用分类,有效无效是指想法本身的对错,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有用无用是指想法对我们的生活能不能起到帮助。虽然你现在提出来的想法貌似无效的,但我还是不能下结论,因为不同的环境中某一个观念对错就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在正常人看来,女孩子18岁没结婚是很正常的,甚至连法定年龄都够不上,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的女孩子如果不读书的话,18岁必须要嫁人了。所以,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去纠结这个想法的对错,看看总是这么去思考它对自己的生活是会带来帮助还是受到影响就可以了。
一开始说这一段是想让你减轻一些心理负担,避免自己钻在“为什么我的想法是扭曲的”里面难以自拔。如果我们的想法是有效也有用的,那就去知行合一即可,如果想法无论是否有效都是无用的,那我们就干预处理一下,让自己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就可以了。
所以首先,需要你自己评估一下,这种想法的出现频率、出现时带给自己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对自己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生活社交)有没有影响、对自己的生理健康(饮食睡眠、躯体感官)有没有损害。

二、了解鉴别思维反刍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会将没有充分咀嚼的食物保存在胃里,不时再送回嘴里反复咀嚼消化,这种行为叫做反刍行为。人类也有类似的行为——将一些当时无法处理的情绪与事件存储在潜意识中,然后在某一时刻全部回想起来,一遍遍经历当时的感受。这就是思维反刍 ,也叫做反复性思维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思维反刍。它是我们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让我们能够在无法处理迸发出来的情绪时,换一个安全的地方,延迟处理那些负面的情绪,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但是,过量的思维反刍将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内耗。它也是导致以及维持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通常来说,对自己要求越高的人,越容易受到思维反刍的侵袭。
经历过的人都不会对这种感觉陌生:那些负面的想法会自己从脑子里不断蹦出来,你越要压制它,它的声音反而更大。任何想要战胜它的企图都会失败,最后只得淹没在自我谴责的洪流之中。假如你对现在的这些想法也有类似的感觉,那你可能要警惕这可能就是思维反刍。
对于它,你要意识到:
1、这种反刍的想象绝不客观。人的心理存在“焦点效应”,因此我们总是会严重高估外界对自己的关注,因此这些事件引发的负面情绪也会被严重放大。比如,你是不是更容易记住自己说过的蠢话、做过的蠢事,而不是他人的。
2、思维反刍并不是反省。很多人会以为思维反刍=反省自己,并将其合理化为自己的一种优点。但事实上,反省带给自己的更多是改变和感悟,而思维反刍带给我们的几乎只有消极、自我否定和挫败感。它并不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好,反而会让我们进入恶性循环。

三、干预处理建议方案
1、注意力技术
我相信你现在的“思维反刍”肯定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不然人都无法生活了。是否是在某些情境下特别容易产生呢?比如看到化妆盒、看到别人精致的妆容、睡不着的时候等等。
从认知行为疗法角度认为,消极负面情绪和行为是在特定情境下引发的,注意力转移的本质就是改变当下的情境,情境改变也就改善情绪和行为了。一般有分心技术和在聚焦技术,用的方法是差不多的,分心主要是把注意力从引发消极负面情绪的情境中转移出去,比如一个人在沙发上休息脑海中窜入类似的想法,就可以用与人聊天说话、到户外走动、练字、读小说、朗诵诗歌等方式去打断这个想法;再聚焦是把自己从引发消极情绪情境中抽离出来,整回到当下任务中来,比如你正在工作突然想到了这些画面,就可以用一个转移的动作,如调整姿势,拍大腿,扭耳朵等方式来中止它。
2、问题清单技术
思维反刍带来的一般情绪以抑郁焦虑为多,对于后果往往是不真实和失控的。在这种缺少预判和应对方式的臆想中,人就更容易发散思考去寻求解决办法,这样就陷入了螺旋向下的死循环。
所以,简单来说,我们先不要去想“怎么办”,而是先把“会怎么样”列出来;而且不是用脑子想,而是用笔来写。把混沌无章的想法变成一个个具体的现实问题,不要用“我会很差”、“事情会变得很糟糕”这样概括性的语句,尽量细致详细一些。
把清单记录下来后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暗示:我已经准备着手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会变得越来越好。当然,如果对于其中的某些现实性的不确定,你还可以用行为试验的方式去检验想法。如果暂时没有条件检验的,你还可以制定后续的解决计划。这些行为都会增强你对问题的把控感。
3、正念接纳技术
最好和平时的渐进式肌肉训练技术、腹式呼吸技术结合起来,这些技术可以去网上搜索。但是最好定时训练不要遇到极度焦虑紧张的时候才去做,让身体习惯放松的感觉。
接纳的前提是能识别,当你意识到出现扭曲想法和负面情绪时,就知道自己可能现在正在经历思维反刍。那么就保持平和的心态告诉自己:这只是有个小怪物走进了我的脑中,不用去管他,一会他就会走掉,我现在该干嘛还是干嘛。
同时也和这种思维反刍带来的愧疚感进行和解: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也不例外,真正爱我的人不会因为我的不完美而选择离开。
4、精力平衡技术
简单地说,就是精力过于充沛,想得太多。俗一点就是“吃饱了没事闲出来的”。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目前的状态是不是无所事事、每天有大量的时间没有安排?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来进行有趣的、有成就感的、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以此来分散自己的精力。
如果你已经宅在家里很久了,那么你可以通过进行体育运动、与家人朋友聊天来缓解,这样一来既能增强体魄,又可以引入不同的信息,帮助自己跳出认知陷阱。
或者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做家务、帮助别人的形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当你的精力被分配在满足他人需要,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正向的自我认同就会冲走坏情绪和自我否认。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