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恋爱情感问题请教?

因为自己得自卑敏感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女孩,这种女孩我后面也不遇到了,现在感觉很痛苦,我应该怎么样才能走出来呢

1214京东赵先生  
高家玮的回答
高家玮心理咨询师

看到你的留言,错失了一样自己非常珍爱的事物,无论谁都会感到痛苦和悲伤,更何况这可能是一段会非常好的姻缘。所以失恋的情感冲击是最能引起人的共鸣,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讲的都是这个主题。

我只是有些不理解你想走出来是希望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还是从自认为自己的自卑中走出来。相比较而言,我觉得后者可能对你的影响会更大。如果真的阻碍了这段姻缘的主要原因是你的自卑,那么即便时光倒流100遍,或者以后遇到了更好的女孩,是不是结局依旧大同小异?

把议题确认为如何克服自卑感,这是一个具体的指向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你提供更多的案例,我们需要看一看你的自卑感具体体现在生活的哪些侧面上,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又是怎么样的,这种行为模式带来的结果给自己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我这里先简单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模式帮助你搭一个框架,你可以先试着自助疏导情绪。

一、控辩论证
我们可以“我是个自卑的人”为题,来找找支持和反驳他的证据各有哪些。
第一步,请你对这个想法的相信程度打分,0分完全不相信,50分半信半疑,100分完全相信。比如你对此打了90分。
第二步,请你找一下在生活中能支持这个想法证据的理由有哪些,并分别对这个理由的相信程度打分。比如,我遇到一个喜欢的姑娘不敢去追,最后一段感情无疾而终,相信程度100分;我上周遇到同事占我便宜,拿了我订的外卖,但我没有找他理论,相信程度80分;各种年会联谊我从没上台表演过,相信程度70分……
第三步,请你找一下能支持相反想法——“我是个自信的人”的证据有哪些,同样对其打分。比如,我乒乓球打得很好,赛场上一点都不怵,相信程度85分;我以前学习成绩很好,多次得到表扬,相信程度90分;我打王者荣耀很厉害,组队上分,指挥队友是我的强项,相信程度75分……
第四步,综合前两步,得出一个新的想法,比如“有些情况下我会有点自卑,但对于熟悉的事情我很有自信”。这个想法的相信程度打个分,比如70分。同时重新对“我是个自卑的人”打分,你觉得会打多少?相应的沮丧、失落情绪是不是也会有所变化?

二、行为试验
根据“有些情况下我会有点自卑,但对于熟悉的事情我很有自信”的新想法,设计一些你生活中的场景之前不敢去做的,现在尝试去做做看。把它作为一种试验,而不是真的社交活动,抱着“即便失败也没关系”的态度,去验证这个新想法是否有道理。
比如,制定一个向100个陌生人要微信的试验,你会怎么去做呢?是直接马路上找人要还是先从身边开始练起来呢?比如先找认识的人要微信,反复练习该怎么说,如果被人质疑了用什么回应的理由等等。试验是需要反复印证比对和总结改进的,所以不能只做一“有些情况下我会有点自卑,但对于熟悉的事情我很有自信”的新想法次,今天找了5个人要微信,晚上要把过程、结果复盘一下,看看怎么做效果才是最好的。当你完成这个试验后,还需要再做一次心得总结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做个盘点。
你想想看当拥有这些经验的时候,下次你再处理类似的人际交往时表现得会不会和现在就有所不一样了呢?你的自我感觉是会更加自信还是更加自卑了呢?

三、经验改释
此外,你可以做一张“每日生活事件记录表”,记录一下一天中你经历的事情,分成积极事件(我是有自信的)、中性事件、消极事件(我是自卑的)。记录时要客观,尤其在描写情境时不宜加上主观上的形容词,比如“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她蔑视地看着我”、“他口中念念有词,好像在骂我”等等。
每隔半周或一周,把你记录的生活事件整理出来,重新按照“我还是有自信的”这种新信念,看看哪些中性和消极的事件可以改释成积极和中性事件。你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自己能从这些事件中获益的部分,以及这种情况下其他人大概会怎么做,和自己是不是差不多的结果,从这两点看有没有可以改释的出发点。因为我们说自信也好自卑也好,终究要以事情能不能搞得定的效果来判断的。
随着新经验的积累,在一个月、两个月后,你再次翻出这些记录来,可以看看积极事件是不是会越来越多,同时自己对新信念的相信程度,以及自我情绪感受程度是不是也会有明显不同。

最后一步其实就是不断的重复、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从试验新信念到表演新信念再到完全相信新信念,这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开端需要一种动力,就是你想要走出自卑的动力。如果你对我前面提到的这些思考和行动仍然觉得不敢做或者难以做或者没能力去做的话,我想那只能请你继续在现在这样的循环中继续待一阵,直到痛苦的力量激发起你更大的动力。

当然,你还有一个办法,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