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自己有种明辨是非的成熟 我已年过而立了,在历来的家庭教育中我稍微不听话都会遭到非常严厉的训斥,使我觉得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是谁,只要不听对方的话都是不懂事和没有礼貌,我找过咨询师,她说我是屈从型人格,最关键的是我始终整不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在挨训和挨揍的时候哪些情况属于为这个人好?哪些情况属于欺负这个人呢?
希望自己有种明辨是非的成熟
我已年过而立了,在历来的家庭教育中我稍微不听话都会遭到非常严厉的训斥,使我觉得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是谁,只要不听对方的话都是不懂事和没有礼貌,我找过咨询师,她说我是屈从型人格,最关键的是我始终整不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在挨训和挨揍的时候哪些情况属于为这个人好?哪些情况属于欺负这个人呢?
你好,通过你的概述,能感受到在成长过程中,你所受教育是偏向懂事,听话,待人礼貌的行为模式。在后来的日子里,你习惯与聆听他人的想法,在无形中形成以他人为主导,自我为辅的情况,我想,这一定使你感到很矛盾,也很疲惫,面对这样的感受是非常不容易的,对此,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
看得出,你其实很善于觉察自省,这是很优秀的特质,长时养成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或许不只是改变,甚至是意识到都是很不容易的,值得高兴的是,你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这真的很棒,要为你点赞!
其次,对于你的提问:“在挨揍和挨训的时候,怎样算为他好,怎样算欺负他”。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能体会到,你已经离答案很近了。
或许我们都曾有过,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甚至是体罚,试想,是否有即使自己受到很严重的责罚,但仍旧很感谢对方,因为在对方的行为中,我们感受到了“善意”。
而有时,即使是一句简单的批评,都会让我们感到浓浓的恶意。
我想,真正的答案,我们可能一直都知道,但在我们的意识中,“只要不听对方的话都是不懂事和没有礼貌”。这样的自动思维,影响了我们心底的判断。
希望通过我的回复,可以对你有些许帮助,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