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专家朱德荣收到的评价

印象标签:

全部(4895) 焦虑情绪 (384) 抑郁情绪 (362) 择偶焦虑 (214) 职场排斥 (202) 哀伤反应 (180) 失恋心理危机 (161) 考试焦虑 (144) 家庭冲突 (131) 职业压力 (126) 情感困惑 (83) 恋爱压力 (80) 人际冲突 (73) 自卑心理 (70) 强迫倾向 (59) 婚姻不忠 (58) 恐惧心理 (58) 社交焦虑 (51) 婚姻冲突 (50) 职业适应问题 (46) 压抑心理 (37) 爱能力缺失 (37) 情绪调节困难 (35) 成长创伤 (35) 职业决策困难 (28) 就业压力 (23) 空虚感 (23) 学习焦虑 (22) 恋爱冲突 (22) 焦虑症 (21) 情感创伤 (18) 爱情嫉妒 (17) 人际关系敏感 (16) 亲子冲突 (13) 失业压力 (13) 婚姻压力 (12) 死亡焦虑 (12) 抑郁症 (11) 代际冲突 (10) 产后抑郁情绪 (9) 单恋困扰 (9) 同一性混乱 (9) 外表焦虑 (9) 健康焦虑 (8) 睡眠问题 (8) 社交困难 (7) 讨好型人格 (7) 不良行为 (5) 升职焦虑 (5) 处女情结 (5) 厌学问题 (4) 婆媳矛盾 (4) 家庭压力 (4) 情感落差 (4) 假性亲密关系 (3) 双相障碍 (3) 特定恐惧症 (3) 童年期不良经历 (3) 育儿焦虑 (3) 产前抑郁情绪 (2) 亲密关系不安全感 (2) 场所恐惧症 (2) 性身份障碍 (2) 恋爱暴力 (2) 恋物症 (2) 校园暴力创伤 (2) 疑病障碍 (2) 离婚咨询 (2) 职场欺凌 (2) 自恋型人格障碍 (2) HIV感染所致的精神行为障碍 (1) 分离焦虑 (1) 婚姻倦怠 (1) 家暴创伤 (1) 工作与家庭冲突 (1) 强迫症 (1) 性焦虑 (1) 恋爱倦怠 (1) 恋爱出轨 (1) 惊恐障碍 (1) 灾难应激反应 (1)

匿名用户

2025-03-25

朱老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更难得的是能将复杂的心理机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比喻,让我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他提供的工具(比如沟通的六个层次、测评画像等)非常实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也能灵活运用。 最感动的是,老师始终尊重我的表达和问题,用包容和信任让我慢慢找回内在感知和力量。感谢老师!

咨询主题:缓解焦虑

小**

2025-03-16

与朱老师的交流,我感受到了极大的专业和温暖。他能够耐心地倾听,不仅关注我的情绪,也能够精准地分析问题的根源,并给予有效的建议。在咨询过程中,他创造了一种安全、放松的氛围,让我能够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会感到被评判。 他的引导方式既温和又富有逻辑性,每次对话都能让我对自己的情绪和困境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他提供的应对策略非常实用,能够真正帮助我改善思维方式和情绪管理。经过几次咨询,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改善,对自己的困惑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朱老师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心理医生,专业、耐心、共情能力强。我强烈推荐他。

咨询主题:职场排斥

一**

2025-01-19

咨询结束后,这两天静了下来,突然有些灵感,我好像能看到我和父亲的链接了。 看起来我最讨厌我爸爸,我极度反对他,但骨子里我长成了和他一样的人。 我通过各种“礼貌,积极,热情,包容”等向往,像是长成我爸的反面,实际上压抑着真实的情绪,焦虑更大。像个气球一样快爆了。 真实体验中,其实我对很多事都不满,经常处于发火爆炸的边缘,对人对己我其实都很苛刻; 比如实际上我也经常看不起很多小事物,小人物,对于低素质的人我会有种深深的嫌弃,也许心底里会认为自己不一样; 比如我非常没有耐心,我讨厌别人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说废话。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想改变这些缺点,但是改变缺点不够快,我也会生气……… 这两天睡的不错,今天醒来后,我的小作文有了新议题: 比如为什么我总是感到不被关注,不被重视,我的被忽视感那么重? 改成了:为什么我爸爸总是感到不被关注? (因为他确实没怎么被关注过。出身低,个子小,他从小就是要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较公平的待遇。以及这几十年确实不得志,总在职场和亲人中被忽视) 为什么我恐惧他人的关注,他人越喜欢我,我压力越大? 改成了:为什么我爸爸恐惧他人的关注,他人越喜欢他,他压力越大? (因为他确实付出太多了。只是争取公平,已经让他花劲了力气。再被人喜欢,就说明要表现得更好。而他的认知就是除了卖力,也不懂做其他更有效的行为。这种努力让他压力巨大,但同时他又觉得自己应该承担整个家族的责任) 为什么我的感受里,只有我对他人不感兴趣/他人不喜欢我的焦虑恐惧。那我的被喜欢去哪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过我,我却一点都感受不到? 答案:因为我爸确实招人讨厌,这是真的。经常是花钱也没人喜欢他,大家都躲着他。包括我作为他的女儿,花了他那么多精力金钱,也是不喜欢他,很讨厌他。他每天都得面对这样的现实。 我之所以总是感到不被关注、不被重视,或许正是因为我内心深处对父亲那份未被满足的关注与重视的共鸣。同样,我对于他人关注的恐惧,以及对于被喜欢的麻木与无感,也都能在父亲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答案。将这些问题从“我”的视角转变为“我父亲”的视角,让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门。我开始理解,父亲为何总是感到不被关注,为何在面对他人的喜爱时会感到压力巨大。他的出身、他的努力、他的责任感,以及他所承受的那些被忽视与误解的痛苦,都在这份转换中变得清晰而深刻。而在这份理解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开始意识到,尽管我曾极力否认与父亲的相似之处,但那份深藏于心的共鸣却是无法割舍的。 就这样吧,我要学会接纳不完美,开始尝试以一种更加宽容与理解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 看到了就是有收获的一天

咨询主题:家庭压力

如**

2025-01-17

2025-01-13 不超越时空做生命层次的规划,用这句话来回应和道破前面10年来自己的一路困惑、一路求索,确实是相当到位了。感谢朱德荣教授的洞若观火、直言不讳,这是对我人格的极大信任。 找人合作,本着对自己负责的角度,我往往很少被动结缘。朱德荣教授也是我在大量筛选咨询师资历之后,找到的一位专家。人生成长到现在这个阶段,我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能用自身在场力,把心力更高维度的质量和纯度向我展开,带我直达要害、拨云见日的人,质是一切的触发条件,远胜于量的堆叠。 “一个 mentor 的价值在于,时常提醒你,现在做的事情可以更有雄心,但是又能迅速把你拉回现实和你讨论如何开始下一步。”初初见到这句话的时候,印象深刻,于是记录在个人memo中。当时并不完全清楚话里的什么细节触发了自己“不可错过”的判断。今天体会,是2021年的我内心隐隐知道,某一天的自己会在生活中经历它。 说回自身,和朱老师最初谈到的话题就是不敢成功,或者说不敢过于成功。这也是年少成名又莫名跌落,十多年经历下来的肌肉记忆。我想,我的内心实际还是希望走出上一个时间线的轮回的。不过对于高于现有智慧层次的事情而言,身处当下的自己就是无论如何也看不破的。进一步来说,今天的我明白,是自己选择了不愿意看破。业障(自尊心、自我被认同的需求)、低能量级的胃口,种种桎梏,太多原因让我腾不出至少的心境来看到这个层次的自己了。即便命运眷顾,偶有瞥见,疼痛感也让我本能的匆匆逃开,不愿承认罢了。这些内心在坦诚深度上的缺失,或累、或懦,都至少说明了水面之下指数级的训练缺位(虽然这一点我一直隐隐约约的知道)。至于最后是怎么走出来的,说实话已经不记得了。因为身处其中的自己,仍然也是浑然不觉的。 这,才是真相! 坦诚来说,二十多岁的自己,确实就是渴望财富自由的,这种渴望实质是一种外界价值裹挟之下的困惑。来源于不了解,来源于隔着一层纱的神秘和想象。事实就是你离真实的“自由”太远了,认识层次太浅薄、结构太单一、过程太静态了,你对钱的了解太不具体了。 具体,才深刻。看得到的是亿万,看不到的是财富质量、财富结构上真正下的苦功。星星之火,是你的心。识别并保护好自己的野心,真实坦然的与它相处,不夸大、不逃避、不回避。因为你知道,见不到的人,自然看不起,也会跟不上,一如曾经的你自己。 是的,当我看到十年前的“失之交臂”和今时今日的“本具自在”(想要就会有)成对出现时,我明白,高维的智慧本体早已给过我答案“你从未失去”。不光如此,生命的丰盈与精彩,远大于它。我是真切的沉浸在这样的日子里,才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走出来的。 今天的自己,已经将高于此前人生峰度的心境与正在生活的每一天浑然一体了,我也仍然只是身处其中而已。只不过今天再回头看穿此前的人生轨迹和生活真相,的确已经毫不费力。这令我不禁惊讶,因为我很清楚,10年前的自己若是发现到这一层的真相,绝不可能如现在一般平静坦然。 我想,我确实是成长了,不仅在于光耀的身份和独特经历,也不仅在于发现自己本就富有、无需追逐所谓的财富自由,更在于一点点的动心忍性和身处绝望仍然决定给到自己最大的耐心和最大的信心之中。 同一年备忘录之中,还有一句:动静等观,无去来处。 是的,这样无所谓高低,坦然经历生命的姿态,是我21年想活也或不出来的人生境界。毫不惊天动地,只有一点一点的往前拱,只有无数清净、枯燥、无聊、苦闷、求索、打磨又平凡的岁月堆叠。 真好呀,亲爱的自己,黑与白,浓和淡,处处细品处处真。

咨询主题:强迫倾向

日**

2025-07-24

老师非常亲和,非常有耐心和智慧

咨询主题:家庭冲突

奋**

2025-07-10

能让精神和有所放松

咨询主题:抑郁情绪

英**

2025-06-27

满意

咨询主题:家庭冲突

匿名用户

2025-06-25

老师都把我整哭了

咨询主题:抑郁情绪

手**

2025-06-18

咨询主题:爱情嫉妒

匿名用户

2025-06-06

从困惑到清明:五期心灵重塑之旅 人到中年,生活和工作的各种问题扑面而来,让我喘不过气。也尝试自我调节了半年,会有缓解,但仍然会间隔性的情绪反扑。最终我决定找专业的机构和老师来帮助我回到正确的轨道。 第一次看完朱德荣教授的介绍,听到朱教授的声音,传送给我力量、坚定和心安。我带着满腹无处安放的焦虑与自我怀疑,如同一个疲惫的旅人,卸下了沉重的行囊。 一期一会,次第花开。 一期:情绪之河的溯源 第一次辅导,我翻开我的“情绪日记本”,向教授一一倒出,说话磕绊,我难以辨别自己心中翻涌的究竟是焦虑还是痛苦。在朱教授引导下,我第一次看清“情绪颗粒度”的存在——原来烦躁之下裹挟着对失控的恐惧,愤怒背后藏着未被看见的委屈。朱教授通过沟通六层次分析,直击我的边界不清定位不准问题,教会我快速决策,用法律解决问题。 二期:哈佛六张图 第二次辅导,朱教用哈佛六张图测评展开对话,通过测评,发现认知扭曲被专业术语照亮时,我内心那座看似坚固的冰山轰然崩裂一角。我顿悟,长久以来支撑我疲惫前行的,竟是由虚幻砖石垒砌的高塔。 三期:房与树 第三次辅导,朱教授详细剖析了我的房与树的绘画,解读了我的内心的映射,让我进一步读懂自己,看清问题。 四期:内在自我的测绘 第四次辅导,朱教授大五人格中的高神经质解释了情绪易感性,朱教授:“看见自己,才能选择方向。”当测评数据与沟通姿态分析结合,我惊觉自己习惯性的“讨好姿态”,原来是对真实声音的漫长背叛。 五期:边界花园的构筑 第五次辅导,朱教授剖析我的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分析,带我看图作文,从一张消极的图片创造出一个灿烂美好的画面,一下让我惊醒,豁然开朗起来,他并未指点江山,只是问:“世界上有绝对的对与错么?世界上有绝对的好与坏么?”我默默将“自我关怀”的刻度调高,给自己一个拥抱。 五期之后的潮水: 如今回望,五期辅导不是涂抹脂粉的遮掩,而是刮骨疗毒的深度清理。专业工具如朱教授递来的手术刀,精准却慈悲地剥离了我认知的茧房。改变不是口号式“蜕变”,而是如细雨渗透。 我不再是那个被情绪暗流裹挟的溺水者,手中多了名为“觉察”与“选择”的船桨。朱教授的声音常如灯塔般在内心回响:“痛苦里藏着觉醒的种子,脆弱里藏着惊人的生命力。那些曾让我窒息的暗礁,如今成了航图上清晰标注的坐标。在朱教授点亮的这片心灵海域中,我终得以看清——生命并非一场必须完美通关的试炼,而是一条允许蜿蜒、接纳起伏的河流,自有其深沉的节奏与方向。 谢谢您,朱教授。

咨询主题:缓解焦虑

  • 1
  • 2
  • 3
  • 4
  • 5
  • 尾页
  • 共4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