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拥抱成为恐惧:受伤的孩子如何重建信任?①】
想象一下7岁的凯蒂:她聪明、有活力,但当事情不如意时,愤怒就会爆发。她破坏其他孩子的玩具,挑拨养父母的关系,拒绝拥抱与亲近。表面看,这是个“问题儿童”,但深入她的过去,你会发现:生命最初的五年,她在忽视与吼叫中度过,无人珍视,更无人回应她婴儿期本能的依恋呼唤。
对凯蒂这样的孩子而言,世界是危险的。早期持续的忽视和虐待,彻底扭曲了她对“关系”的理解:
信任等于危险:亲生父母辜负了她的信任,让她认定“所有父母都不可信”。
爱让人脆弱:要求帮助、接受赞美会暴露脆弱,招致伤害。
控制才能生存:只有掌控他人的情绪、行为、环境,才能获得一丝虚假的安全感。说“不”、挑起权力斗争成了生存策略。
羞愧吞噬自我:被拒绝的耻辱累积成巨大的羞愧感——“我就是个糟糕的、不值得爱的人”。这种痛苦太强烈了,以至于愤怒、说谎、破坏行为都成了封锁它的盔甲。愧疚感(关心他人感受)难以发展,心灵被自我憎恨的羞愧占据。
多次更换寄养家庭,非但没能成为救赎,反而一次次印证了她内心的恐惧:“我又被抛弃了,果然没人会爱我。”
《依恋的修复》
2025-07-09 07: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