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5年开始,经国际双相障碍学会和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发起,将世界知名艺术家梵高的生辰---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这是为了让社会大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一定程度上打消病耻感、从而真正地帮助到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2024年是第10个双相障碍日。
双相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过去叫做“躁郁症”,最早由德国现代精神医学之父的著名精神病学家Kraepelin在1898年提出。双相障碍,顾名思义,既发作躁狂症,又可能发作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2.4%,我国流调则显示患病率为0.6%到1.5%。目前在临床一线中,双相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
患者发作的时候,情绪不受控制,有的时候非常高涨,有的时候非常低落,情绪的变化如同过山车一般,不可自拔。曾经双相障碍被形容为“天才病”,但该病背后隐藏的痛苦与危害,不可小觑。双相障碍虽然主要临床表现是间歇性发作,但,目前依然认为它是一种慢性疾病。
主要的原因是在情绪变化的间歇期里,其实,患者的心境也是比较波动的,存在许多轻微的高涨或低落的表现,只不过程度很轻、时间较短而已,专业上称之为阈下发作。因此,本质上是心境的不稳定(也形容为情绪不稳定)。因此,治疗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双相障碍主要分为I型和Ⅱ型。双相障碍I型是指曾经或目前有至少一次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双相Ⅱ型是指既往或目前从无躁狂发作,仅有轻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如何区分躁狂与轻躁狂,需要专科医生来判断,总体上主要是严重程度不同。
双相障碍的第一个特点是双相障碍易被漏诊或误诊。由于存在抑郁发作,而且多数几乎都是首发抑郁,因此会被诊断为抑郁症。可,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治疗方案与原则却是非常不同的,于是,在临床实践中的早期识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惜,这件事非常难。另外,由于经常共病焦虑,因此也会被诊断焦虑障碍,还有,双相障碍在抑郁发作时常伴有精神病性的症状,而在躁狂发作由于行为较乱,也不容易准确诊断,于是,双相障碍也易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的第二个特点是复杂多样的症状、常见且多的共病、严重程度跨度大。严重的躁狂、抑郁发作又常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有的患者情感发作少,有的患者发作又极其快速频繁,甚至每天都有抑郁与(轻)躁狂的循环。在整个精神疾病领域,双相障碍非常突出的共病现象,可以说位列第一。双相障碍的共病甚至可以从儿童时期开始(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双相障碍的其他共病有各种焦虑障碍、强迫症、物质依赖等。
以美国著名企业家及世界首富马斯克为例,有些患者情感发作少、症状轻,尤其部分双相Ⅱ型,有非常良好的社会功能,甚至社会功能超越一般人。但是有些患者则恰恰相反,社会功能明显下降,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及生活(双相I型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双相障碍的自杀率高于抑郁症。美国大文豪海明威是双相障碍患者,就死于自杀。
双相障碍的第三个特点是治疗复杂、难度大。原因是,双相障碍存在多种临床状态,如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抑郁发作,还有混合发作,所以,要根据不同状态进行药物的调整。另一个原因是,双相障碍共病现象很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于是,必须定期复诊、坚持治疗。
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双相障碍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尽量不要饮酒。酒精会提高情绪的不稳定性,从而加重双相障碍的病情。其次,考虑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很有可能会形成酒精依赖。在临床一线,酒精依赖的双相障碍患者比较多,尤其是男性患者,导致治疗更加困难。第三,建议患者要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性,并增加适当的运动锻炼。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