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咨询的案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关亲子关系的。
在第一次访谈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先询问孩子的看法,看他是希望自己谈还是和父母一起谈。在访谈的最后,还会留给孩子父母一点时间单独交流。
这个时候,不少父母会跟我感叹:“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不‘听话’了,哪像我们小的那个时候啊!”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在一个山里,有一个小村庄,由于山路艰险,和外界几乎没有联系。村庄里的居民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相比于外面的大千世界,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苦的。但村庄里没有人会觉得心理不平衡,他们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直到有一天,山里通了路,村庄里的人们终于有机会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震撼了从村里出来的年轻人,汽车、手机、电脑,这些他们从未想过的事物,如潮水般涌入他们的大脑,颠覆着他们的认知。自然而然地,他们开始怀疑以前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要做一些改变呢?
这些年轻人,他们原来的生活很辛苦是事实,可他们的心态平和也是事实,因为他们没有外界的比较。但外面的世界冲进他们的视野后,他们就没办法再保持平和的心态了,而是想要寻求改变,想要更好的生活。而在村子里的老人看来,这些年轻人就变得不再“听话”,不再“循规蹈矩”了。
我对这些家长说:“以前的家庭里,由于信息闭塞的缘故,孩子只能从家长(后来还有老师)那里获取信息。由于缺乏比较,孩子自然会把家长的话奉为圭臬。在这种家庭氛围里,亲子关系比较简单,孩子也显得很‘听话’。”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网络的发展,让孩子有了疑问,可以不只是从家长老师那里寻找答案,他们还会从网络上寻找他们的同龄人,看看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能够看到,和孩子做朋友的家长,能够活出自我想法的同龄人。你们说,他们还会对家长没有质疑吗?”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家长问我。
“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切断孩子所有外在的联系,并且和孩子的老师和同学沟通,不让他们给孩子介绍外面的信息。如果孩子问起和外界和你们不一样的事物,你们必须全部否认,这样才能维持你们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感。”
父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了摇头。
“另一个办法,放弃想要孩子完全‘听话’的想法,和孩子一样,不断去学习外在新鲜的事物和想法,与孩子一同成长。只有这样,你们的沟通才能处在同一个层面上。”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