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理治疗师范范,这几天咨询师圈子里被一条新闻刷圈了,是澎湃新闻的一篇报道:走进心理咨询室后,一个女生的最后引。在这篇报道里,葛飞是一名双向患者,在接受了6年的心理咨询选择自杀,心理咨询师两次脱敏治疗和心理咨询后,最终从18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看到这个新闻,圈里的同道们都很气愤,心痛,尤其是葛菲与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常常传授心理技巧和套路。无视来访的痛苦求救,还在灌输如果你现在有一个男朋友痛苦就不存在了、再你没有用行动来解决问题,当你产生情绪冲动一定要在情绪出现前0.2秒阻止,要不停的加强训练。
在葛飞再数次表示自己有自杀想法、表示现在已经承受不了这种训练了,貌似咨询师并没有做出一些危机干预措施。在我们看来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一系列做法有违心理咨询行业的的基本原则。
更对来访者造成了新的伤害。在咨询中是否给来访尊重,以来访的意愿和感受,帮助来访者是咨询师的底线。
在这个新闻案例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咨询师并没有足够尊重来访者自身的意见,听不进来访者的需要和求救,还在单向输出。
来访者需要的是人性的理解,而不是理性的解释。咨询师要目中有人,只用心理学概念解剖来访者心理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理解来访者的人生了。我的有些来访表示自己之前接受一些心理咨询,不仅没有更好,反而变得更糟,他们感觉自己在咨询中被教育,甚至被道德审判。出来后更加自责,
有的来访甚至换了了十几个心理咨询师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当然这里的动力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在这里也想提醒很多父母和青少年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要被对方的头衔,光环,经验和别人称赞关闭了双眼。无论何时,只要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都应该保持警惕。如果这种疑惑担忧不被接纳的感觉,在表达后仍然迟迟没有被关注,没有去解决,那么请相信自己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的治愈自己。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