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婚姻里爱上了别人,怎么办?

作者:吴朝阳   2025-07-18   107次阅读   1个赞


导语:平淡的婚姻、缺失的关注、突如其来的“心动”...这像不像一场内心风暴的前奏?李女士(化名)的故事,或许能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危险的“诱惑”,背后藏着怎样的渴望与成长的契机。

---
8744eebc091912e683574c8bff9b6437.png咨询室里,李女士(化名)的声音带着一丝羞愧,也有一份难以掩饰的兴奋,她描述着自己的状态:

> “结婚十多年了,日子平静得像一潭死水,甚至有点...枯燥。工作稳定,孩子还小,本该知足。可老公呢?发条信息,常常石沉大海,一天、甚至更久才回复。那种被忽视的感觉,像针扎一样,心寒。原生家庭?从小打骂、否定居多,现在也不想多回去。朋友?好像也没几个知心的,社交圈窄得很。”
>

c1dce9e0f7157c4c5a9d9dbb7eafdc0d.png


> “可就在不久前,因为一个活动,认识了一位很聊得来的男士。可能是因为业务关系吧,他特别热情,天天微信问候,早早晚晚地关心,给足了‘情绪价值’。你知道吗?我竟然...上头了!每天就盼着他的消息,工作都受影响。整个人像回到了少女时代,心跳加速,患得患失,特别开心,又特别矛盾。”
>

978cf6dc410bf10be640fe87ddcffc46.png> “理智告诉我:醒醒!人家可能只是为了卖产品才对你这么好!可身体很诚实,有约会、拥抱的冲动...天啊,我这是怎么了?丢死人了!”

风雨欲来风满楼—— 李女士的倾诉,精准地描绘了内心那场酝酿中的风暴。这不仅仅是“出轨前夕”的预警,更是一个长期情感需求未被满足的灵魂,在偶然的温暖下,产生的剧烈震荡。

咨询师视角:风暴下的心理土壤

李女士的困扰并非偶然,背后有着清晰的脉络:

1.  婚姻的“情感荒漠”已持续多年:夫妻关系疏离,沟通不畅,丈夫的关注严重不足。妻子长期的情感诉求得不到回应,陷入深深的“习得性无助”——“说了也没用,算了”。
2.  脆弱的社会支持系统:原生家庭关系疏离甚至带有创伤(否定、打骂),缺乏亲密朋友,社交匮乏。丈夫曾是重要的情感支柱,如今这支柱也摇摇欲坠。
3.  被压抑的“内在小孩”: 成长于严苛、否定环境(典型的“学霸”成长路径),靠成绩获得认可,其他情感和个性需求被深深压抑。骨子里藏着渴望自由、浪漫、被无条件接纳的反叛火种。
4.  情感经历的“空白”与深层渴望: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内心潜藏着对浓烈浪漫、精神共鸣甚至“逃离”现实的渴望。
5.  “超我”与“本我”的激烈冲突:长期被道德规范(超我)严格约束的“好妻子”、“好妈妈”,突然遭遇内心原始情感和欲望(本我)的强烈冲击,巨大的羞耻感和矛盾感由此而生。

那个卖产品的帅哥,像一颗投入干涸心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他的“好”,之所以让李女士如此“上头”,正是因为它精准地滴灌了她内心那片荒芜已久的“情感沙漠”——被关注、被重视、被温柔以待的渴望。这种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压抑已久的本能在呐喊。

咨询师的建议:将风暴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面对李女士的困境,咨询师给出的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引导她将这场内心的“风雨”视为一次深刻的自我觉察与成长的邀请:

1.  积极赋义,看见“危机”中的“转机”
   告诉自己:“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
     这次强烈的心动,不是错误,而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你内心长期被忽视的、对爱与联结的深切渴望。这是认识自我、理解需求的宝贵信号。

2.  深度觉察,认识未知的自己:
   追踪每一个情绪: 当他问候时,你感到什么?(兴奋?被重视?)当丈夫忽视时,你又是什么感觉?(愤怒?悲伤?绝望?)
   追问渴望:这些情绪背后,你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是无条件的关注?是深度的理解?是激情的体验?还是证明自己依然有魅力?)
   看见“理想化”:承认自己可能将对方过度理想化,这是情感需求长期匮乏下的自然反应,不必过度羞愧。

3.  挖掘资源,主动灌溉“心田”:
   盘点关系“资产”:原生家庭中,是否有可改善、可联结的亲人?与丈夫的关系,是否存在修复和深度沟通的可能?(尝试表达感受和需求,而非指责)。能否主动拓展社交圈,培养兴趣爱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目标:让“爱”的源泉多元化,不再将情感满足仅仅寄托在丈夫(或任何一个外部对象)身上。激活、整合这些资源,让情感能量流动起来。

4.  珍惜当下,把握边界:
   不回避,不激进:与那位男士的关系,无需刻意切断(显得突兀),也绝不可任其失控发展。
   明确边界:时刻提醒自己互动的性质(业务?普通朋友?),清晰划定情感和行为的底线。将其视为练习社交能力、体验不同互动方式的机会,而非填补婚姻空洞的替代品。
   核心:在互动中滋养自己(感受愉悦、提升自信),而非消耗自己(沉溺幻想、损害现实关系)。


5.  拥抱内在小孩,完成自我疗愈
    那个“上头”、像小姑娘般心动的你,正是内在那个长期缺爱、渴望被关注的小女孩在“退行”。
   看见她:承认她的存在,理解她的委屈和渴望。
   拥抱她:用成年后的、更有力量的自己,去安慰、拥抱那个内在小孩。告诉她:“我看见你的需求了,你值得被爱,我会学习更好地爱自己。”
   接纳即疗愈:当你不再抗拒和批判这份强烈的感受,而是理解其根源并给予自我关怀时,疗愈已然开始。外求的冲动,会随着内在的充盈而自然减弱。
结语:每一次心动,都是认识自我的邀请

李女士的故事,是许多身处平淡婚姻、感受情感缺失者的缩影。那份突如其来的“心动”,像一束强光,照亮了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匮乏。它可能带来危险,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成长潜能。

重要的不是立刻评判对错,而是借此机会:
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
审视现有关系的状态;
学习如何主动构建更丰富的情感支持网络;
最终,学会将那份渴望被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自己——拥抱那个一直等待被看见、被珍视的内在小孩。


风雨欲来,未必是楼塌的信号。它也可以是涤荡尘埃、迎来新生的前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在风暴中保持觉察,将那份悸动的能量,转化为滋养自我、修复关系或勇敢前行的力量。

每一次内心的波澜,都是灵魂在呼唤成长。


d20bcafa9584f63a58b501e2ee118ef6.png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