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老公生在截然相反的家庭中,我家奉行“能力至上”,父母给我灌输成王败寇、弱肉强食的观念,总是觉得我不够好,还能更好,我在鞭挞中积累力量,主动出击让我更好的立足社会,我精通30余种乐器、舞蹈、各流派京剧和书画,会擒拿、口才文笔出众……上学、应聘等各种竞争中,总能毫无悬念的脱颖而出,破了无数个业界吉尼斯。
我老公的家庭则奉行“舒适至上”,他从小总能得到赞扬,家人除了“好”,没对他说过一个不字,为了让他活的不累,家人不让他多学一点本领、多用一点脑子,从出生到婚前,他在家只吃流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唯一的爱好是躺着。
订婚时,我妈送给亲家一副我画的油画,满心骄傲,“我女儿多优秀”溢于言表。而我公婆心疼的说:“以后我可舍不得让你画画,手多累啊!多费眼睛啊!”看,这就是育儿观的天壤之别。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疑惑我俩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吧。我是颜控,我老公形象非常拿得出手,且情绪稳定、情商极高,善于给异性提供情绪价值。习惯变通,在家生活不自理,在外只看一眼菜谱就做得一手好菜,看一段教程就拿到驾照,听护士介绍几句就熟练包揽了喂奶换尿布洗澡等育儿任务……在公司以“柔术”忽悠的下属唯命是从、领导大加赏识,弥补了业务能力的不足,比我更早升迁。就这还是从他众多女同事手里抢来的。
[晕]活到现在,我有两个疑惑:
1.呕心沥血养出个神通广大的孩子,混的还不如一个全家躺平的废物孩子,这科学吗?如果说人类成年后自动解锁各种技能,那么我父母和我公婆的教育谁更成功呢?
2.现在我做了母亲,孩子性格像爸爸,贪图安逸、无欲无求,我精心安排丰富精彩的行程,他嫌累、嫌吵、嫌冷,只喜欢在奶奶家炕上被爷爷搂着喝粥。我一出现就想方设法把我轰走,嫌和我在一起累……在幼儿园找小朋友替他完成任务,跟老师园长撒娇要零食,知识是一点也不学,课也不上。我们两家在育儿上的分歧就不用说了。单说这个傻吃傻喝的懒孩子,如何储备竞争力以应对未来残酷的社会?二十年后,他还会像他父亲那样幸运,那样自带人气吗?
2025-05-25 23: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