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一、PTSD概念
外部事件触动个体——形成内部不良、片断、凌乱的信息——造成内心伤害。但外部却完整无缺,他人无法看到,自己有时也不能觉察。个体需要带着内在的创伤工作和生活,在一段时间后,或特定的扳机效应下出现适应障碍和精神痛苦,被称为PTSD。
二、PTSD的应激源
PTSD是由创伤性事件引起的。
创伤性事件的大致分类如下:
1、自然灾难(地震、洪水、飓风、森林火灾、雪崩、火山爆发……)
2、人为灾难(空难、海难、车祸、矿难、核泄露……)
3、暴力犯罪和恐怖袭击(强奸、抢劫、刺杀、枪击、炸弹爆炸、劫持人质、拘禁拷打、家庭暴力、性虐待、战争……)
创伤性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刺激强度过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压力是破坏性的,则会出现PTSD现象。
三、 PTSD的三大核心表现
1、 闯入性记忆(强迫反应)
个体在清醒或睡眠时,创伤记忆强行进入脑海,以闪回或噩梦的形式重现当时的事件场景,使个体不断地重复体验当初的情绪和感觉,强烈程度也相差无几。
2、 躲避反应
个体努力避免对经历过的创伤的谈话、回忆、询问,努力不去接触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人物,不去发生事件的地点,出现“遗忘”事件细节的情况,埋藏起原本关心的人和事物的情感,和他人保持距离,感到极为孤独,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
3、 唤起反应
个体表现为容易发怒、容易受惊吓、失眠、紧张不安和焦虑、对小事反应过度,注意力不能集中。
四、医学、神经生理学对创伤的研究
1、创伤涉及的脑功能:
日常生活中,人的大脑会接受门类不同的、大量的感官信息,这些信息依其重要性不同会被筛选、过滤,最后进入大脑不同的层面。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大脑在每秒钟里只会允许少量信息进入意识层面(比如,在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此时你那里的皮温是多少?)。如果没有提醒,您或许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此事,即使皮肤的温度受体不断在发放信息。如果您不是坐在有穿堂风的地方并且因为有点冷而犹豫要不要把这篇文章读下去的话,皮温这种信息就显得并不重要。
另外,即使在进入意识层面的信息里,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够在以后被回忆到。剩下的绝大部分会因为被随之而来的新信息“冲洗”而被遗忘掉。我们对这一过程的介绍可谓极其简略。与之相关的大脑中枢有以下几个:
丘脑:外界感知信息进入大脑的闸口
杏仁核:(依其外形也可称之为扁桃体)是所谓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情绪的加工处理和回忆有关。在这里,信息的“重要性”被评估,并由此迅速激发焦虑、逃避、抗争等情绪和行为。
海马:(依其外形而得名),也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时间与空间有关信息的摄取和回忆。可以说它是大脑的资料库,其信息分门别类排列,不带情绪色彩,装载“实质性信息”(比如:这座城市的火车站在哪儿?)
额叶:其功能繁多、复杂。它主要负责多种信息的整合,以及对未来行为的计划。由于它同时提供对过去信息的回忆,因此也是对未来进行计划的平台。
2、创伤中的生理变化
即使在适度的焦虑水平,如果杏仁核被强烈激活(比如给出一个暗示:“这个信息十分重要”时,)海马区对于信息的回忆功能会有所加强。
一旦发生危及生命的创伤性事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受到影响,从而使信息处理的进程受到阻碍,并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系列相关症状。
3、按照Southwick等人的研究,我们将这些症状罗列如下:
肾上腺系统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个体的争斗、逃逸等警觉水平提高,从而使得个体在面临危急情况时,生存的机会能够得到提高。在创伤性疾病中,肾上腺系统增强焦虑、惊恐,对刺激的反应,以及与闪回现象有关的“情境性”回忆等途径,参与了创伤后适应障碍的形成过程。
皮质激素系统分泌出氢化可的松和促皮质激素的调节激素,它可以中止肾上腺素的作用。但在创伤性疾病中释放激素的分泌可以通过焦虑惊恐、过度警觉而损伤特别是位于海马部位的神经细胞。
内啡肽可以造成痛觉缺失(比如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在抢救另外一位家属时,可以察觉不到自己的伤痛)。但这一作用似乎也与分离现象有关。
另外比如多巴胺系统,它可能参与了过度警觉现象的形成过程。
还有五羟色胺系统也可能参与了“与情境有关的”回忆的形成过程。
七、ICD-10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标准
标准A
对于如何定义精神创伤,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如果定义过于严格,某些极有临床治疗价值的病人就会被排除在外(例如烧伤经过临床治疗缓解之后)。但如果定义过于宽泛,则会纳入太多的生活事件(比如在一个孩子轻微的摔伤),精神创伤就离临床现实太远而显得不可信。在ICD-10的标准A中,就明确地定义和罗列了可以称之为精神创伤的范围,是指:
“某种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起的精神紧张状态……包括自然灾害、人际争斗、严重的外伤、目睹他人死亡或本身被折磨,以及恐怖、暴力或其它犯罪行为的受害者。”
如果发生上述创伤事件,受害者陷入或感觉自己正处于生存受到威胁的状态之中。在此情境之中,受害人感到焦虑,有抗争和逃避的冲动,进退两难。并超越了S.Freud称之为“防御机制”能够代偿的范围。
DSM-IM中所提及的A2标准:焦虑、无助感、恐惧,在障碍产生过程中的意义又重新得到重视。尤其无助感、在经历创伤过程中的情感隔离与后期出现的PTSD的多种症状有密切的关系。
标准B
受害者以自身独特的方式重复着创伤性事件的刺激。在所谓“闪回”现象或事后回忆,包括某些被潜抑的梦境中,这些情境不断重现。在典型的“闪回”现象中,创伤性事件不断重现,使受害者感到,仿佛创伤性事件就发生在刚才。这种回忆缺乏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因此患者也无法将它体验成“过去”发生的事件。
另一方面,由特定的诱因(也称“扳机点”)或情境又可以唤起受害者对受害经历的回忆,引发闪回现象。例如:
视觉现象(树林引发某人曾在树林中遭遇暴力的回忆)
声音 (直升机螺旋桨的声音对亲身经历越战者)
气味 (酒的气味对一曾被酗酒的父亲虐待的患者)
触觉印象(性伴侣的亲近对童年曾被性虐待的妇女)
特定的感受(如某种情景突然使某人回忆起一次乘车时始于轻松愉快,止于严重车祸的景象)。
有些时候,闪回现象找不到明确的诱因,还有些诱因无法被当事人自己察觉。有的时候,闪回现象可以出现在经历创伤很久之后,在当事人自己感到紧张恐惧的时候,由某种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场景激发(比如,持续的被害梦境)。还有的时候,这种诱因在一夜之后便无法再被回忆起来,只能从一些零碎的感觉(比如焦虑)以及配偶的描述(夜间的躁动不安)来寻找相关的症状(如D2标准里罗列症状:睡眠障碍)。
标准C
很多时候,患者为了回避再次触发对创伤的回忆,会在此后尽力避免与创伤性经历有关事物的接触。比如一位严重车祸的受害者,便有可能从此避免乘车或开车。相关恐惧如果泛化,患者可能会避免使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害怕上街。恐惧对象的泛化联想与日常联想联系起来,有些暴力侵害的受害人,可能会为抵制“肮脏的行为”,而对“日常生活里的脏东西”也很恐惧。由于这种泛化,也可以导致患者发展出相应的杜绝自己“被污染”的应对策略(患者在创伤发生以前就有的行为方式当然不包括在内)。
标准D1
经历创伤之后,部分患者可以“部分或完全不能回忆”创伤时的经历,这种对创伤史的遗忘有时会使得确诊创伤性障碍十分困难。比如一位患者,具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其它所有症状,但却唯一回忆不起明确的精神创伤过程。正因为这种对创伤的遗忘并不少见,美国学者Diana Elliontt在美国人中间做了一个样本数超过1000的研究(Elliontt,1997)。在研究中,她所关注的每一个问题就是某人是否有过严重创伤性的生活事件。第二个问题则是患者在经历创伤性事件之后,是否有过一段时间对此完全或部分遗忘。参照下列图表,统计结果显示:即使现在没有明确的创伤发生,按照每个人对创伤严重程度的感受排序,可以发现:对创伤的遗忘程度与创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像交通事故、性暴力等都被单独列举出来加以描述。遗忘程度最低的,是那些参加越战时平均年龄19岁,并有9个月时间生活处在有生命威胁环境中的受试者。相反,遗忘程度最高的是那些在童年期曾常年遭受性虐待的群体,达到20%。这一高遗忘率也在一项大样体的研究中得到映证。
防御性遗忘
Williams对在童年期有确证曾经遭受性暴力的人在17年后做了门诊随访。相关的遗忘率也在20%左在(Williams 1994,1995)。
Elliontt女士还研究了与引发创伤性回忆相关的情况。由媒体,比如电影引发的占54%,环境事件占37%,由心理治疗引发的童年期创伤性经历回忆的只占14%。在我们开始讨论创伤治疗以前,即使没有详细讨论许多关于遗忘的研究数据,引述这些研究结果应有助于我们了解临床治疗的一些背景。
D1症状标准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关于创伤后遗忘症状的诊断:事实上,D1标准是一个关于分离性的诊断,亦即关于“分离性遗忘”的诊断标准(F44.0)。将遗忘纳入创伤后综合征的诊断后,在创伤后遗忘症状中,ICD和DSM在诊断焦虑障碍和分离性障碍之间的分歧就很明显了(Spiegel 1993)。
标准D2
这组标准描述的是患者与创伤相关的激惹症状群,包括:
睡眠障碍
易激惹和发作性暴怒
过度警觉,部分病人可能会有听力明显增强
过分的惊跳反应(可以用“受惊敏感度”量表进行评定)
难以集中注意(也是创伤受害者并非少见的症状,应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加以注意。)
总体上讲,绝大多数患者会主诉自己有“内心的不安”,而这一点往往难以被精确描述。
标准E
是关于症状出现的时间范围的标准。对此,至今众说纷纭。按照ICD-10的界定,B、C、D标准中所罗列的症状应该在“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的6个月之内或在某一创伤周期结束之后”出现。“特殊情形下,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较晚出现”。而DSM-IV则强调,只有在创伤性事件发生一个月以后,才能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这样讲,在诊断中虽然有明确的时间框架做参考,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相对于临床标准来讲,时间标准的意义相对较小。
近年来统计数据表明,焦虑、抑郁和失眠等身心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全球超过8000万人患有焦虑、抑郁和失眠等身心疾病,其中大多数人都无法从现有的治疗中得到解脱。 为什么现代人的身心问题会变的越来越严重呢?个人而言,是日积月累的压力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当然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比如:原生家庭,社会环境,人格特质等都其重要诱因。 大量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症等身心疾病大都与遗传因素、生理机制、原生家庭、个性特点、压力和不良事件等有关系,尤其与患者的个性特点紧密相关,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 遗传因素:患者直系亲属中大都有罗患身心疾病的性格特质。 性格特征:1/3身心疾病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同人格特征,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相同的人格特点这也是遗传因素的佐证。其人格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自卑、敏感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神经生物学基础:在神经-内分泌方面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原生家庭:一般患者的原生家庭,有很多都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家庭,父母比较严格,控制性强,要求高,容易对孩子采取打击式教育,而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自尊,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注意和爱护或者过度的保护和溺爱,于是会容易让孩子产生过度的不安全感、焦虑和低自尊、玻璃心、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并逐渐内化成焦虑及抑郁性人格。 压力和不良事件: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容易使人恐惧、焦虑,强迫自己做某些固定的事物,如固定思维、行为模式等来缓冲压力,长期生活压力和遭受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加上本人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因而在处理压力和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以症状的形式表达出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缓解焦虑和抑郁呢? 一、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庄子·让王》:里有句名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就是告诉我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实对我们的身心都有非常大的益处。现代社会节奏快,熬夜、应酬、加班加点,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确实对我们身心有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这是保持我们良好心态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坚持体育锻炼 定期的体育锻炼对引起焦虑的多种生理因素有直接的影响。每周坚持4-5天的体育锻炼,每次20-30分钟,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减肥,刺激体内多巴胺的分泌缓解焦虑等,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很多,有氧运动对很多人来说是最有效的,诸如跑步、快走、户外骑车、游泳和有氧健身操等,给自己制定一个运动计划,贵在坚持,一定能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坚持冥想练习 冥想已经被心理学界确认是非常有效的增加专注力,心理放松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的方法。 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如下:心律降低血压降低耗氧量降低心态平和提升专注力 缓解焦虑和抑郁 基础的冥想练习,一般采用腹式呼吸法,大概要领大家可以了解下,也可以到百度去收索相关视频。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保持身体直立,背部不要靠任何 东西。可以盘腿而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臂下垂,双手放在大腿上。将注意力集中到吸气、呼气及整个呼吸循环过程,观察和觉知鼻孔气流的进出。如果发现自己分心,就 将注意力再重新拉回到观察呼吸上。对自己身体的任何感受、情绪和想法保持不分析、不判断、不排斥,不管是身体的疼痛、情绪的急躁和头脑的想法等都保持一颗平等心。练 习可以从10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到30分钟。练习时可以播放冥想音乐或者冥想引导音频。 四、改变自己的认知和信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这种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不合理的的认知和信念,学会自我对话:让积极战胜消极,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 同时大多焦虑的人,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要学会 看到自己的价值,学会无条件的接纳自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给自己过多要求,认为只有自己一定做到什么自己才值得被爱,会大大的缓解自己的焦虑情 五、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决采取行动 周星驰在电影“喜剧之王”里有句名言“如果人没有梦醒和咸鱼有什么区别”,阿里巴巴教父马云也有句经典的演讲词:“梦醒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所以找到人生的意义和值得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并坚持去做,我们人生不再迷茫,也会大大缓解我们的焦虑,在你生活中有没有觉得有价值但还没有经历或实现的事情?在你的一生当中,你想实现什么?如果有,是什么让你一直拖延而迟迟未去做,给自己一天时间去反复思考这些问题,并写出答案或者找职业咨询师一起讨论,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行动,美国原始派画家摩西奶奶,77岁才开始画画,最终享誉全球,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写在最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学习压力大,每个人都要学会如何缓解自己心中的焦虑情绪,这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作者:刘洪飞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特点,该怎样调整?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就是指的一些人在人格方面有障碍,可能会用一些被动的方式表现自己,甚至于有人觉得这种人格比较可怕,这类人普遍是讨好型人格,就算问题解决也不开心,还喜欢嘲讽,不信守承诺,甚至可能暗中报复,带大家一起了解下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特点,该怎样调整?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特点: 即便是问题解决了,仍然不开心: 由于该人群不愿意表达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所以当你提出一个对当下问题的解决办法时,他们其实是不满意的,因为你的解决办法是针对于事件各方的需求而提出的,但是该人群的需求没有顺利表达,所以会造成解决办法与需求的不匹配。 不信守诺言: 如果有人让你做什么事,或者去哪里,你只是出于不愿意拒绝别人而违心的答应,你很可能需要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被动攻击型人格。迫于面子答应了别人,最后很可能是没有很好地履行承诺,答应的事不好好做,答应去的地方也没有准时到达。然后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善于嘲讽别人: 利用幽默讽刺来掩盖真实的想法是被动攻击性人格的典型行为。被动攻击型人格认为自己是误解的受害者,从不觉得自己犀利的幽默讽刺会伤害到别人。 淡化自己的请求: 简而言之,被动攻击型人格胆怯、害羞、不愿意表达自己。所以当他们一定要做某件事,或者说某件事前,总要做好铺垫,让自己的诉求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比如一些口头禅,“唉,那个什么”,“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等。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该怎样调整? 接受自己的情绪: 被动攻击倾向的表现之一就是否认自己的真实感受。你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气、受伤或者怨恨,所以你表现得好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因为没有使用合理的方式去发泄它们,你的情绪只会持续增强并且更加缺乏理性。因此,首先应该允许自己去感受并且接纳内心的情绪,这样才能够用更加健康的方式去处理它。 提高认识: 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正视自己,扬长避短,以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 建立自我意识: 你需要坦诚地面对自己,寻找产生负面情绪的潜在原因。是因为同事的一句话?因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压力过大吗?还是上司忽略了你在上个项目中所做的努力?或者是因为朋友得到了一个你认为她配不上的成绩?请你透过表象去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近日,一则关于富二代用真人当橡胶娃娃使用的消息引爆了互联网。 网友们纷纷发表谴责,表示被恶心到了。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恋物癖。 有恋物癖的人会从某物体或某身体部位获得激励。 最早是在欧美电影里,我们初步认识了恋物癖。 视频中的角色对于一些特殊物品,比如鞋、丝袜、内衣、指定材质的衣服,或人类的某个身体部位,表现出超过正常人的痴迷。 有人认为红头发的女生更具有吸引力,有人喜欢配偶穿白色的裙子。 这些听起来远远没有达到胶衣娃娃的变态程度, 它们能混为一谈吗? 恋物癖,分为非病理性和病理性。 当一个人对恋物的渴望成为真正的目的,他的性对象已经不是红头发的爱人,而是红头发。 在林夕这个例子中,橡胶衣服就是那个目标。 我们管这类情况叫做病理性恋物癖。 在最初,一个人偶然发现某件物品或某个部位对自己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有相关特征的人在一起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后来通过一次次地重复,他的身体和意识记住了这种联系。 慢慢地,和谁已经不重要了,能否获得快感取决于是否有该物品或该部位的参与。 很多恋物癖对生活和社会没有太多负面影响,不需要治疗。 但如果对社会和其他人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可以去正规医院通过服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得到改善。 你对恋物癖怎么看?你觉得使用真人橡胶娃娃的富二代应该去治疗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一种以被动方式表现其强烈攻击倾向的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固执,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但不直接将负面情绪表现出来,而是表面服从,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常私下抱怨,却又相当依赖权威。在强烈的依从和敌意冲突中,难以取得平衡。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 易变的情感: 经常闷闷不乐,容易发怒,好争辨,受到挫折时伴有爆发性情绪。 行为上故意作对: 他们经常在内心批评或断言他人的要求不合理,看不起或蔑视处权威地位的人。用被动的挑衅态度对待他人的要求和期望,当别人要求他做某种他不愿做的事情时,内心极晚生气,但又不直截了当地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不信守诺言: 如果有人让你做什么事,或者去哪里,你只是出于不愿意拒绝别人而违心的答应,你很可能需要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被动攻击型人格。迫于面子答应了别人,最后很可能是没有很好地履行承诺,答应的事不好好做,答应去的地方也没有准时到达。然后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缺管规则的制约感: 用消极、恶劣、隐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的人或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患者不能用恰当的、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愉快的情感。尽管他们知道该如何与别人沟通,但是却极不愿意去做。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却又不能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获得某些心理平衡。常因暗中破坏了别人的愉悦心境而感到满足。 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者对于周遭的所有人和事都愤愤不平或者很沮丧,感觉世界就是在捉弄你。事实上大家有时根本不在意你所刻意表达的不满。你因为别人不能体察到自己的所思所想和不开心而愈加不开心。 不满的自我表现: 如常常被人误解,很少被人赏识,在别人眼里显得卑下;具有厌世、不满,对生活感到失望的特征。缺乏自信,对前途悲观。对自己持抱怨的态度,表现出苦恼行为,觉得自己时时处于一意孤行和绝对依赖这对矛盾中。 人际的矛盾心理: 这种人多数性格内向、孤癖、心脑狭窄、好记仇、不善与人交往。常常因无法预示和赌气的行为使与之交际的一方感到紧张与不安。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了解多重人格障碍症的表现特征吗?多重人格障碍也是一种疾病的特性,人格特点上表述好几个方面,出现了问题的理解,不能理解或者让人难以接受,这样一种言语行为的特点,在临床上并不是很多见,主要表现在很难断定从任何一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时期,可能表现不同的人格特点,人格障碍给生活上和人际关系交往上都会带来很大的障碍。 多重人格多由情感创伤引发: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其实,纯粹的多重人格现象是非常罕见的,目前中国已经出现类似病例。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 多重人格女性病患更多: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此症以女性为多,其发病率通常为男性的三至九倍。 多重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 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每种人格状态可有不同的个人经历、自我形象、身份以及独立的名字,它们的年龄、性别、语言、学识和性情会有所不同,有些患者甚至有不同的血压、血糖和视力水平。患者通常会有一个主要的身份,他拥有该个体的姓名,而且其性格通常是比较被动的、依赖性强的或有罪恶感的。替代的身份,亦称为替身,通常有不同的名字,有着与主要身份相反的性格(如敌意、好斗或自我毁灭)。特别的身份会出现在特殊的情境中,且其报告的大多数身份是普通人的,但偶尔也会有历史、虚构、神话、名人和动物身份的报道。替身轮流控制着患者的行为,他们有各自的记忆,彼此之间很苛刻,甚至公开起冲突。攻击性强的或敌意的替身有时会干涉一些活动,或者把其他替身置于不舒服的境地。身份可能彼此不了解,并且分别拥有不同的知识和记忆,导致混乱的个人生活。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