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妈妈的行为能因为“为你好”而原谅吗?

匿名  

今天早上我有个挺重要的线上考试,我提前和我妈说过、考前还特意提醒她好几遍在考试期间不要进我房间找我,这不是一个很基础很容易理解的诉求吗?但我开始考试了之后,她还是直接冲进我的房间,并且让我吃她煮的东西。(我考前还特意跟她说过我已经吃饱了)我考试时间真的很紧,我又有点紧张,所以就说“我在考试你出去吧!”然后可能因为我语气不好,她瞬间就生气了然后就开始骂我。最后我这场考试差点没做完,做完的部分也没发挥好。

我知道可能会有咨询老师来说,“你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对嘛、你要理解她”之类的话。但这件事并不是偶然,我以前无数次的理解她原谅她、尝试和她沟通,最后都还是以她继续我行我素告终。而每次在我原谅她了之后,她再次忽视我一再强调的诉求、不分场合的对我恶言相加,我其实觉得比原谅之前还要受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比无限原谅更可行的办法…

回答
最佳答案
薛寒玉心理咨询师

从你的文字里,我感受到你很爱妈妈。相对于妈妈,你的情绪和处事方式更为成熟。妈妈似乎更像你的女儿。我想面对妈妈一次次的入侵和控制,你不得不让自己打起精神,默默收拾自己的伤口,安慰焦虑的她。这种委屈,失望甚至愤怒的感受,我能够理解。

对于以上,我想给你几个思路,以供参考

(1)边界模糊,你做了妈妈自己该做的课题
妈妈似乎很希望能够与你有共生的感觉,介入你的空间和生活,和你保持超出寻常的紧密接连。一旦你表达独立和勿扰,便会引发妈妈强烈的分离焦虑和负面情绪。
我想这原本是妈妈要面对的课题,她希望你可以帮她处理,而你接受了这个设定,便陷入了泥潭。当妈妈再次抛来作业本时,可以选择拒绝代写。

(2)改变他人很难,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我想你用尽全力在帮助她应对情绪问题,与此同时你也期望着,“这是不是最后一次?”,可惜的是,如果他人不愿意改变,是很难改变的。停止这种期望,保持着“或许,这辈子她都可能这样”的心态。然后问问自己,我该怎么办?

(3)满足自己的需求,树立边界
看到你希望拥有独立的精神,很替你开心。尝试将妈妈的干涉当作日常,而后相处你的应对策略保护自己的独立空间。我记得武志红曾说过一个案例,是妈妈不允许已经20多岁的儿子关门,且不可以给自己的柜子上锁。最后儿子成长的第一步,是给书柜抽屉上了锁,虽然父母得知后大吵大闹想要断绝关系,但他坚守了这把锁。而后逐渐争取到独立的空间。
 
以上是我对你的思考建议,我是壹点灵的咨询师薛寒玉。如果你想聊聊,我就在这里等你。

10个回答
杨柳心理咨询师

你好,首先呢,看到你的描述,这种情况在你生活中,重复出现,也为此造成一定的困扰。首先呢,我们还是得跟妈妈经常的提醒及谈心,希望我们的着重说的问题,希望妈妈能记住,并且能好好遵守。可能妈妈的行为会造成一定的后果。把后果说给妈妈听。其次,我们是否能在行为上面,我们也改变一下,比如考试之前,在门上标记或者贴纸,考试时间,请勿打扰。或者门反锁。或者妈妈进来的时候,尽快让她出去。

尤四海心理咨询师

你好,既然重要的考试,可以把门反锁上。

张威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很理解你的感受。
可以想象,你的母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为什么控制欲强,是因为她内心深处安全感是比较欠缺的,希望一切尽在掌控,这样才能降低她的焦虑。但是她又不能直接以强迫,命令的方式来控制你,而是以一种不易被察觉和“名正言顺”的名义进行,表面上看这是付出,但本质是索取,把付出当做投资,把你的愧疚和亏欠当做控制你的资本和筹码。
第二,情绪不是因为某件小事而爆发,而是长期量变导致质变,而被某件小事触发,这是需要做的是及时止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可控范围内挡住最近的那一张,不使其造成更大的影响。
第三,建议你和你的母亲好好沟通一下,让她慢慢理解这种“爱”的本质,不是自然状态,而且会对你造成很大伤害,千万不要忽视。要有边界意识,不要把你当做满足她安全感的一个载体,而是把你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自由意志和独立灵魂的个体。
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了,你也要学会尽量与原生家庭脱离,起码是精神上的。

朱小芳心理咨询师

你好!理解你!

1. 作为父母,可能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这些言语上的打击和中伤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多严重的阴影。在很多家长看来,父母对儿女的关心是理直气壮的。

2.再优秀的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精神施虐式教育之下,很难真正身心健康地长大,更别提收获快乐、想要的人生了。

我是二级咨询师朱老师,211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毕业,十余年一直从事着临床心理咨询工作,希望能够帮助你!祝好!

范辛刚心理咨询师

也许是你和母亲的告别仪式。

施妮均心理咨询师

妳说,即便妳已提前告知与提醒,她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也就是改变的机会微小,如果我们可以找其他方法做改变,你想还可以是什么,是过去没有试过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妳,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

何伶俐心理咨询师

你不需要原谅,她确实打扰到你了,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是她需要为自己负责的,而你呢需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就如尤四海老师说的你可以把门锁上,不用害怕自已的行为伤害了妈妈,这就是边界,你需要在你和妈妈之间建立的。

李兵心理咨询师

这个情况属于因爱而伤
处理起来也很简单
因为她的行为本身很简单
问题出在交流上
但咱没时间跟她交流
学业很紧张
所以把握交涉这一关,适当掌握技巧
引导她的能量就可以了
比如说你反应的这个事件
你告诉她:我要考试,几点考完,我要一份清茶,不能太热,提前泡一下,晾上
她肯定会做好的
这样她的能量就有地方发挥了
就是说能把问题说清楚
能认清她对你的关爱冲突的地方
如果能让她进行一次咨询最好了,
但又缺乏基础和她的主动意愿
有关其它疑惑欢迎你进一步來询
有优惠的首询倾诉可以初步的为你眼下的问题答疑解惑

潘金凤心理咨询师

您好!

父母习惯以她们自己 自认是为了我们好的方式来爱我们,她们不知道其实这样做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就像今天这个事,考前再三交代考试期间不想被打扰,最终还是没能阻止住,依然进来给您送吃的,而您因此受到了干扰影响了发挥。这样的事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很气愤的。您母亲呢,可能她觉得啥考试也没有您重要,做了吃的第一时间就想让您尝尝。当她把吃的端到您房间时,我想那一刻她的心情应是非常高兴的,可当她发现您对她的所为并不欣喜语气也很不善时 ,她也会觉得受了伤 因而开始发泄情绪。父母随着我们的成长,她们在逐步老去,有时候所作所为像个孩子,想得到我们的夸赞,得到我们的认同。现在我们也无法去改变她们,我们只能委屈自己了,找一些应对的方式,比如今天考试被打扰这个事,我们如果换了一种态度或一种处理方式结果会不会不同呢?

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潘金凤。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感谢您的信任。

孙阴子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孙阴子!

从你这段文字的描述中可以感觉到妈妈是一位不太懂得控制自己情绪以及不知道如何树立与孩子边界感的成年人。给你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你们在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里面不曾走出来,挺心疼你现在的处境的,抱抱你,希望给到你些许理解和安慰。

你渴望在生活中得到妈妈的理解,给到你尊重,能让你安心自己的学业等等。妈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她似乎一直以她自己的情感需求为主,无形中要求你配合她的需要,但是往往与你实际情况有所冲突,导致妈妈情绪失控,你这边也特别难受。

妈妈心理好像住了一位小女孩,渴望关注,渴望别人的认可,妈妈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害怕你的长大后离开她,所以她才有了上面这些举动呢。

你是否可以和爸爸聊下,得到爸爸的支持,然后请爸爸多给予妈妈关注,转移妈妈的注意力。子女不是妈妈的“妈妈”,无法给予妈妈她想要的情感需求的,你的原谅与否并不能决定妈妈是否会重复目前和你相处的模式。还是需要从转移妈妈在你身上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妈妈有自己的事情可做开始的哦。

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如果还有疑问,你需要,我就在这里,欢迎私信和我交流。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