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如果有人在帮助其他人,对这个人友善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方也虚心接受了。
而我旁观了整个过程,没有说话出声,却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甚至觉得祂们是在阴阳我,然后几次想冲出来发表针对的言论反驳。
在这个过程里,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判呢?
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了。
就很烦。
莫名其妙的觉得自己总误判别人在攻击我。
哎……
我能感受得到你的迷茫和无助,你的自我觉查能力很高,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的脑神经里有个叫镜像神经元一组细胞,镜像神经元让我们通过想象自己亲自体会的方式来“阅读”他人的表情,也就是将自己置换成他人来解读他人的表情,镜像神经元比喻成信号塔,解读的方向一定要弄清楚,比如,在一个房间里坐着8个人,你突然开门进去,这8个人全部回头看着你,你立马能感觉到这8个里面谁喜欢你,谁讨厌你,不是这8个人先给你的信息,而是你先提供了信息给他们,所以才能接收到他们给你反馈回来的信息,也就是说,我感觉到这个人不喜欢我,其实是我自己先给了一个我并不喜欢他的信号,所以他也回馈了一个不喜欢我的信号回来让我感受得到他讨厌我,如果你能理解镜像神经元的道理,也就能解决了你的困惑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潘璐。看到你说,在于别人接触的时候,即便这个人给其他人建议,你也会感受到被攻击。如果有这样的感受的话,确实是对自己总会有不安全感。然后可能也会有一种很压抑很愤怒的感觉。实际上,我们要看到,这个时候我们都想到了什么,在别人建议的时候,我经常会想到什么,这个是需要自己能看到。然后也要看到我经常会这样的话,会不会影响我与别人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要知道我这种模式是如何产生的。一般来讲,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分析一个人,总感觉到被攻击其实潜意识里是自己要做防卫。这种防卫从潜意识里实际上是自己首先去攻击了别人。因此,建议你做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看看自己这种模式是怎么产生的?然后怎么样去调整自己?让自己不至于在一些场合里总会有一种不安全感。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迫害妄想
您好,我是壹点零心理咨询师李海霞,感谢您对平台的信任。
1.看到您的描述说当在场的另外两个朋友一个在给另外一个建议的时候。您的真实感受是这种建议在指向您自己,让你觉得不太舒服。首先您能觉察到自己的这种不舒服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说明你的自我探索开始了。
2.您不舒服的原因很可能是小时候被伤害被攻击的类似的感觉的再次投射和重现。所以需要找到源头。
另一个原因是您的情绪被卷入了,这说明您的边界感处理方面可能比较模糊。也就是说本来是对方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但您觉得自己也被卷入其中,不知道自己和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边界在哪里。
3.如果希望自己扭转这种状态,希望自己舒服一些,不被卷入。就需要探讨自己情绪的来源。尝试接纳和疏导。处理童年的创伤。也需要调整下自己的认知和边界感的确立。
希望老师的角度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希望进一步透彻的分析和疏导方法,可以后台私信老师。
你好朋友,我是壹点灵的咨询师吕月蓉,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一开始你就说自己有误判,看起来你觉得自己的感受是不准确的。你的烦恼是你对自己的这种不好的感受想调整又不知道怎么办?
首先你有很好自我觉察,这是发生改变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你发现问题就立马寻求帮助,这样就可以使问题尽快的得到解决,这都是非常的好的。还有就是情绪和想法没有对错,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是不是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别担心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其次,你烦恼的情绪来自于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受当时发生的事情、人和话语等情境的影响,你的想法还来自于你内心深处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等。所以你要改善烦恼的情绪,就要改变想法也需要更深入的自我探索。
也许你需要一些心理学的学习,也许你需要一个自我探索路上的同伴,一位咨询师?希望你能越来越好。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郑鸽,非常感谢你真诚的敞开你的内心,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从您的留言中可以感受到您在意他人的话语,总是过度理解他人的意思,但后来又会发现别人并不是这个意思,是一种“误判”,防卫和紧绷。对此您感觉很苦恼,明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又控制不住,您想要寻求方法改变。其实当您觉察到这些,就已经是改变发生的第一步了,您真的很棒。
您过分在意他人的表达,总是觉得他人在评判自己,也许您过往有某些被攻击和伤害的事件发生,是导致您自己对自己还不够有信心的一种投射的原因。您觉得曾经有类似的事件真实发生吗?我想,当您看清自己的内心和原因所在,处理好过去的事件,做好自己,稳定自己的心态,不再因他人的话语影响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也是自我强大和成熟的体现。
您也可以试着自我接纳,每个人都有不完美,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您可以试着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而不是不过分苛责去达到一个完美的自己。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壹点灵的信任。
从你的描述来看,当你在旁观一方对另一方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候,自己总有被指责被侵犯的感觉,甚至产生要反驳他保护自己的冲动,虽然意识到这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还是会为自己的过度行为感到烦躁,指责自己不该产生这样的念头,是这样吗?
这种冲动是我们具有的原始性的自我保护的冲动,虽然意识到对方并不是针对自己,但是镜像神经元让我们分明有了被说教,被强迫,被指责的感受,这是每个人在某种状态下都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特别是你已经意识到了你是旁观者,这事情不是针对你,就已经充分证明了你本身的这种反应属于正常的范畴。
你的这种超越现实需求的反应其实是一种过度的反应,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自我保护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乏安全感。
你在描述中提到了很烦,请问你是对自己的反应过度烦还是对指责说教感到烦呢?烦的本质是不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接纳呢?如果是对当时冲动而不能动的感觉烦,请别着急排斥和评判这种感受,而是走进它,感受它,仅此而已,心理默念“我是安全的,我可以选择性的采纳旁人的意见,它不会伤害我,一切由我做主。”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些许帮助。
你好,莫名感到敌意的罪渊:
从你的描述和之前的“心情”了解到,你很容易将他人善意的举动,曲解为有敌意的行为,还会情不禁地感到愤怒、想要反驳和攻击,是这样吗?首先,能够意识到这是一种曲解,说明你一直在觉察,这已经是进步的开始,只是苦于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是这样吗?
#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自己为什么容易产生敌意?
简单来讲,敌意是通过外在的冲突,来释放自己内心压抑的冲突。对你而言,由于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自己如临大敌,为了保护自己,于是立即开启防御和攻击模式。这种强烈的不安让你不知不觉带上了一个敌人滤镜,一直在筛选符合敌人特征的人和事,一旦发现,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进入进入战斗状态。
当一个人给朋友善意的建议,在你看来,是朋友的标准受到了他人的挑战,你会立刻代入到那个被挑战的角色,觉得自己遭遇到了敌人,于是防御开启,辩解、反驳、想把对方击退,好减轻自己深处险境的焦虑。
# 意识到这点后,接下来怎么做呢?
1、 通过其他渠道释放内心压抑的冲突:运动、写作、倾诉、心理咨询等。日常不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内心有小冲突时,及时释放,避免过度压抑。
2、 处理情绪:首先接纳自己的扭曲投射,停止自责。在每次感到愤怒时,沉浸在自己痛苦的情绪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感到痛苦的身体部位,不排斥,也不逃避,静静地感受它的流动,拥抱痛苦的内在自我,当你对情绪不做任何处理的时候,它会慢慢消退。
3、 调整认知:
将他人和自己分开:问问自己,这件事情,发展下去最糟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会对自己产生多少影响?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呢?如果对自己几乎不会产生影响,结果也很好,那这就不是敌人,你很安全,对吗?那只当个吃瓜群众就好。
将问题和人分开:一个人给另一个人建议,在你看来是否认和挑战,那否认的是这个人的想法,还是否认的这个人呢?如果是前者,大家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是善意的表现,危险接触。如果是后者,涉及到人生攻击,如你很笨,你很差劲,这才是真正的挑战,需要你开启防御保护自己。
祝早日找到内心的平和,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