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性格很冷漠,难以跟别人建立感情,有什么办法改变
先和他们说话,打成一片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刘健,很高兴在这里遇见。
老师从你的文字中看到了你的孤独和无奈,非常渴求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希望自己有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的能力的愿望。
发生了哪些事情,让你的性格变的难以与别人建立感情?比较孤独,你是怎样过来的?哪些原因让你促使你来寻求帮助?
亲密关系是我们在人际交往和家庭生活中必须要面临的一个话题,它是我们重要的心理需求,决定着我们如何去感受快乐和幸福。一个无法和别人建立恰当的亲密关系的人,内心的感受往往是孤独和痛苦的,但是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去发展这种关系。
无法和别人建立亲密感的人第一种原因是因为依恋类型。 心理学上把人的依恋分为四类: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
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的第二种常见原因是因为担心自己某部分不被别人接纳,我们称之为成长的原因。实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
1、做太好反而给不了人真实的感觉。
简单点来说,是你太在乎对方了,太在乎对方的感受了,继而在相处的过程中,是属于处处围着对方转的情况,不惜委屈自己,尽量争取在每件事上都让对方满意。
看似没有问题,说话做事也无可挑剔,但就因为你做得太好了,表现的太完美了,反而给不了人真实的感觉。
有些距离是被自己亲手拉开的。
真诚、信任是大家都能明显且直接感受到的东西。
2、所以你不要自作聪明,以为自己伪装的很好,把表面功夫做到位了,就能获得对方的信任。想要获得对方的信任,只有拿你的信任去交换。
无论是亲密关系的建立,还是亲密关系的维持,信任是核心基础。
3、的确是自身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问题
无法或很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问题如果不是出在前两点,那么基本上就是自身的问题了,有令人难以忍受的问题。
比如,性格过于古怪,或者人品有问题,又或者对人对事的要求过于苛刻。
根据以上几点,你可以认真的对照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觉察,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会走进亲密关系,幸福快乐的生活。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谢谢你对平台的信任。
关闭心门,有时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
你好,我是壹点零心理服务者姜海川,读完你的留言,我感到你是一个关上了“心门”的人。对父母和亲友常常表现出“漠然”甚至“麻木”的状态,看上去好像毫无感情连接。你感觉到自己没有感情,并因此感到困扰,对吗?
今天,我需要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防御机制】,并借此帮助你理清困扰、了解自己。
一、什么是【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是指自我将可怕的东西控制于意识之外以减少或避免焦虑的方法;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
《心理动力学疗法:临床实用手册》中这样讲到:防御机制是心灵对内外压力和情绪冲突做出无意识和自动化反应的方式。它们限制了一个人对焦虑、抑郁或嫉妒等负面情绪的觉察,以及内在情绪冲突的解决。防御机制可以根据其适应性的高低来进行分类。例如,读一本关于自身问题的书比忽视问题更具适应性。适应性较高的防御机制主要靠压抑。适应性较低的防御机制主要靠分裂。
二、你潜意识下使用的是哪一种【防御机制】
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好坏情感可以共存于他们自己或他人身上,那么他们就能够处理痛苦的或由焦虑引发的思想和感情,保留它们并使它们存于于意识之下(压抑)。
然而,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一个好人身上也拥有所有坏的特质或坏人身上也有好的一面的观点, 那么他们就需要将坏的从好的里面分离出来。要想做到这样,他们就必须把一些情感体验看成来自本体之外的(分裂)。
从你留言的内容来看,你在潜意识中运用的就是适应性较高的【防御机制】——【压抑】。也就是说,把对父母、亲友的【正面情感】比如爱和喜欢,【负面情感】比如不满和埋怨,统统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让自己意识不到这些情感,以此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三、怎样“恢复”【爱】的能力
当你在潜意识中运用【压抑】这种防御机制时,心门被关上,暂时失去了【爱】和【感受】的能力。想要恢复这些能力,就要说服潜意识不再【压抑】自己,打开心门。
精神分析学认为,将潜意识中的内容意识化,很多问题就会“不治自愈”。
对你来说,倾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童年的时候,原生家庭带给你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你对父母有着怎样的期待?你希望父母在一些对你来说重要、关键的时刻怎样做?而他们当时又是怎样做的?
希望你可以多谈一谈,因为倾诉的过程,就是【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
倾诉,是解决困扰的第一步。
我是姜海川,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期待你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