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社交焦虑症以及社交恐惧症,到底要怎么做?

千誠  

回答
5个回答
朱晨心理咨询师

是从小就有还是最近才开始的呢?有什么具体的躯体反应吗?建议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缓解这种焦虑

徐杨心理咨询师

您好,看起来社交的焦虑和恐惧给您带来了一些烦恼,我感到你很想知道为什么?很想去改变。
您可以先自己觉察一下,是因为不会社交而引起的焦虑和恐惧,还是因为本身就对社交有焦虑和恐惧。
如果是前者,可以学习一些社交的技巧和方法,如果是后者,就需要找到引起您焦虑和恐惧的更深层次原因,从认知上调整对社交的焦虑和恐惧,并进行一些脱敏训练。
我是壹点灵心理倾听师徐杨,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也欢迎您随时私聊我。

王兴永心理咨询师

社交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困扰的问题。建议你可以尝试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此外,也可以加入一些社交团体或活动,逐渐接触并习惯与他人交流,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走向更好的未来。

刘宇心理咨询师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感受到似乎社交恐惧症或者说社交焦虑症让您感到有些无助,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如果一件事物让我不知所措,那么面对它之前,我们需要先详细的了解它,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引发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有哪些?
一.引发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有遗传的可能。
2.生物学因素
社交恐惧症的生物学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的机制包括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亢进、5-HT系统敏感性升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过度反应等。
影像学研究提示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条件性恐惧网络超敏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神经影像学研究初步显示,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存在基底神经节和纹状体等区域的脑血流增强、多巴胺
功能障碍。
3.社会心理因素
该症状存在显著的家庭因素影响。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其父母往往对孩子传达一种负性的社交体验,如父母婚姻冲突、父母过度保护或抛弃、儿童期虐待、儿童期频繁搬迁、儿童期缺乏与成人的亲近关系、在学校表现差等。

了解了成因,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典型症状和我们相符

二.社交恐惧症的典型症状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处于社交场合或与人打交道时,会出现明显而持久的害怕、焦虑,害怕尴尬、害怕丢脸的行为举止,为了减轻这些恐惧,往往会回避社交场合。即使能够认识到这些害怕是过分和不必要的,但无法控制。

这些恐惧可影响功能或引起明显的痛苦,还可能会伴发躯体症状,如脸红、心跳加快、口或咽喉部干燥、吞咽困难、全身颤抖或肌肉抽搐、出汗、恶心或呕吐等。此外,排尿恐惧和呕吐恐惧也是社交恐惧的一种特殊表现。

在处于社交场合、人多的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会出现过度的担心和恐惧,害怕出丑或尴尬,例如被介绍给他人、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在他人注视下做事情等;甚至在常见的社交场合都会出现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如在公共场合吃饭、面对别人讲话等。一旦面临这种情况,常常“手脚无措”,出现严重焦虑反应。
为了减轻这些焦虑、恐惧的情绪,往往会主动回避这些场合。如果不能回避,在恐怖场景到来前,往往会担心很久,甚至可能继发抑郁症状,使社交、上学、工作都存在明显的困难。

躯体表现
常伴随有躯体的表现,如脸红、心跳加快、口或咽喉部干燥、吞咽困难、全身颤抖或肌肉抽搐、出汗、恶心或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其中害羞脸红是社交恐惧症最突出的自主神经表现,极度紧张时候可能出现惊恐发作



三.社交恐惧症状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动力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对于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单靠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应配合心理治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请咨询专业医院的专业医生。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高兴梅心理咨询师

你好,社交恐惧表现形式是对于人的恐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赤面恐惧,指的是当事人对于自己脸红感到非常羞耻;视线恐惧,当事人害怕与别人对视,与人交往时眼睛不知道看向哪里;表情恐惧,害怕自己的表情引起别人的反感;口吃恐惧,当事人非常在意自己说话的流利度,害怕口吃引起别人的嘲笑和负面评价;异性恐惧,当事人和异性相处的时候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得不到对方的认可。

以上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具体的一个方面,但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害怕别人注意到自己不好的表现,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和评价,并因此非常痛苦,难以解脱。

摆脱社交恐惧,先要了解社交恐惧的成因。
社交恐惧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因素:
1.内向型的性格特点,内心敏感高自尊,重视他人的评价;
2. 完美主义的特点。社交恐惧的朋友内心中有一个理想的完美自我,想要在他人面前全能的展示自己,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自己否定,对于完美自我的追求导致了反向的作用,对自己产生一种过度的压抑和否定。
3.自卑情结,社交恐惧主要表现是对于人的回避,其实是对自己的排斥,是自我认同感较低的一种表现,认为自己在他人眼里有缺陷,并且自己对这些缺陷无法接受感到排斥,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同时伴随着生理现象,比如紧张脸红出汗、心跳加速、口齿不清等等,这些生理现象更加引发回避行为,导致害怕与人交往。

那么该如何改变社交恐惧呢?
首先,焦虑和恐惧是正常的且有时候是必要的,允许自己不安。焦虑不安是正常现象,比如面试或者演讲,或者与陌生人交往时,你的担心和紧张会让你的大脑高速运转,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要做的事情,或许会激发出更大的潜能。但是当我们把原本正常的现象视为不正常,从内心抗拒排斥,采取强烈反抗的方式,它们就会给生活造成消极影响。

其次,控制回避的行为方式,面对生活,停止回避。恐惧-回避-更恐惧-更回避,当这种循环一直处于强化的阶段,恐惧的情绪会更加强烈,回避的行为会越来越多,甚至最后到出不了家门,完全杜绝与人交往。只有面对才可以走出社交恐惧症,所以停止回避行为,带着害怕和不安与人交往,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逐步适应逐步接触的方式去练习,不要求自己一下子克服恐惧,但是即使体验到焦虑情绪,也要进行正常的交往。

最后,当我们决定在社交中进行暴露的时候,要坚持一段时间,同时允许自己出现反复或者倒退的情况,偶尔也会丧失信心,反反复复是改变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给自己预留一些时间进行改变。

接纳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带着恐惧的情绪不断与人交往,保持正常的生活,社交恐惧便是一个时间问题。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