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感觉对任何人情感一样,没有特别存在是为什...

暴富叉烧鱼  

同桌举例子:就是一旦吵架了,我冷静下来之后就特别害怕彻底闹掰,不管是不是我的错,都会给对方道歉,想要挽回这一段感情,哭的贼伤心了。我以为这个人对我很重要。
但是我离开学校的范围,他就变得可有可无了一样,他不理我,不发消息,我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他就一点都影响不到我的情绪。有的时候甚至忘了他的存在
关键是我对每个人都这样,有的时候在想,我到底在不在意他们?

回答
最佳答案
刘晓英心理咨询师

您好,有缘也很幸遇到您的问题。您的问题也帮到了我,我看到您在不断的探索自己、认识了解自己,如此才能过好自己的一生,这值得我学习,也在这里谢谢您。

您谈到一旦吵架,冷静下来之后就特别害怕彻底闹掰,想挽回,以为这个人对自己很重要,那么如果彻底闹掰了您会感受到什么,担心什么,如果和好了您又会感受到什么,内心什么得到了满足呢?或许不是这个人对您很重要,是内心渴望的东西对很重要。而当您内的渴望被满足,或者没有与其相关渴望时就不会特别关注对方,这也是正常的,是否离开学校范围还是其它地点这不是关键或者重要的因素。

谢谢您认真看完我的话,希望对您有一点帮助或启发。祝福您。

5个回答
孙志红心理咨询师

“不管是不是我的错,都会给对方道歉,想要挽回这段感情”,看到这句话我还挺心疼你的,当你道歉的时候,你在害怕什么呢?

彭灵慧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服务者彭灵慧,很高兴认识你。从你的描述里感受到你对有冲突的事,是跟有没有安全感的。比如你身边的人不管是不是你的错,你都会选择道歉平息这件事。我觉得很心疼你

另外就是你觉得一个人如果离开你,你也会很难受,甚至挽留哭的很伤心,以为这个人对你很重要,让你觉得你不能离开她,所以会做出很多的妥协。

但是你会发现只要你离开学校了,他们好像对你并不重要,哪怕不给你发信息不理你,也完全影响不到你,甚至忘记她们的存在了。

我很理解你的这种感受,你不明白自己怎么了,明明在意,但是结果却并不在意。你对人起冲突是很没有安全感,所以在接触期间如果发生不愉快,你会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讨好他们。这个过程你对他们的热情和需要可能也会因为你的妥协和讨好一点点的被消耗了。可能接触的时候你觉得你很在意他们,其实是为了不起争执和冲突去做的。

1正确看待冲突,勇于为自己发声。
2相处中不愉快的时候慢慢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
3自我调整,提升自我接纳的程度,比如平时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学会发现自己美好的一面,特别是当你勇敢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从而提升自信。
4多和朋友父母沟通心里的想法。
以上是我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很感谢你的信任。

陈欢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很高兴回复你的问题。
根据您的描述我理解的是,你是不是觉得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你对身边一些人感情你分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真朋友,因为你会发现有时候在乎他们感受,有时候又不并在意他们。这些感觉让你觉得自己是不是感觉自己是一个感情淡泊的人,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真诚,让你对你自己产生的质疑或者苦恼。
如果我理解的是,我特别理解您的心情。因为在学校时大家除了学习之外,身边出现的往往就是同学老师,彼此都很熟悉所处的环境都一样,在一家就会特别单纯单一,加上年轻经历少也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在不在意都一切表现在言语行动中。
而毕业后工作生活工作压力可能增加,有时候留给自己的私人时间很少,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不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朋友或者同学会出现疏离变得生疏的情况。让你对自己产生的到底在不在意他们的感觉。
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屈乙乙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屈乙乙。

你描述的情况可能反映了一种情感依赖和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下面我来解释一下可能的原因:

1. **情感依赖:** 你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过度依赖他人的关注和认可来维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和自尊感。当你感到与某人关系出现问题或冲突时,你会非常焦虑并且努力想要挽回这段关系。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于对他人的需要和渴望被接受、被理解的内心需求。

2. **自我保护机制:** 另一方面,你可能也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当你感觉到某人对你的态度或者关系不确定时,你会采取一种防御性的策略,将自己的情感做出一种冷漠的反应。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情感投入,避免被伤害或者失望。

3. **情感平衡:** 最后,你也许需要寻找一种平衡,既能够维护自己的情感需求,又能够保持一种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这意味着你需要学会区分哪些关系对你来说真正重要,值得去维护和投入,而哪些关系可能只是暂时的、表面的交往,不值得过度关注。

综上所述,你可能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自己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如何平衡自己的情感投入和保护。建议你尝试培养内在的自信和独立性,不要过分依赖外界的认可和关注,而是学会爱护和关心自己,保持一种理性和客观的心态,以更加健康和成熟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希望这些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支持或者有其他问题,随时欢迎与我交流。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复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我。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复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我。

多兰心理咨询师

你好,通过你的叙述,在与人相处中,针对特定的环境,你会对某一些人产生依赖,如果离开特定环境,也许不会太在乎他人对你态度。最重要的是你意识到你对他人的态度体验,对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你会思考自己是否是发自内心的在乎,还是特定环境下的依赖。
也许长久以来这样的纠结感受,同时也带给你不少的困扰,一直以来的妥协与忍也让你也很委屈。可以感受到你就纠结的内心背后,是一些你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未被满足的需要。在这里很想对你说,你受委屈了。你很善于觉察自省,更愿意深度觉察自己的内心的矛盾点来自哪里。这是非常优秀的品质,要为你点赞。

那么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也许你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
首先,对某一特定环境害怕与他人产生冲突的感受,我想,或许很多人都有过的感受。为了避免处于一个尴尬的状态,害怕产生冲突,我们会有一些特定行为模式,结果也就是你会先道歉。老师想与你分享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首先我们与他人相处,那一定不是单一方面的妥协和忍让。

其次,我们可以结合心理学中的对人际关系原则的论述,来辅助我们思考: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性2、双向奔赴的交换性3、人格平等的平等性4、互相尊重的个人价值保护性。一段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建立在这四项原则之上。我们不妨思考,自己与他人交往中,是否做到,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方是否有做到。

最后,我们很多时候与人相处的模式,或许来自于未被满足的需要。尝试增价自我觉察,探究背后的深层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对自我的了解。才可以真正的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尝试思考:这段关系的结束,自己的恐惧,在担心什么2、如果和好了,那么你的内心体验,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情绪,是什么需求得到了满足,而让你不在担心。
通过以上的共同思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祝福你。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