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感情能否慢慢培养(二)
再进一步梳理,若是非要否认感觉的重要性,那么我们用最科学的手段,假设和求证。
假设:恋爱和婚姻关系中,感情忽略掉感觉,依然可以慢慢培养。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不讲求感觉的情况下进行感情的培养,那么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这个人跟任何一位异性在一起,都可以培养,因为不用有感觉。那么,这个人看似有无限的选择性,实则从根本上已经丧失选择性。(既然选择谁都可以,那谈何选择性呢?)
如果没有感觉还要继续维持和培养,那么在一起很可能就仅仅只为两点∶食、色。
我们不说培养的过程中有无用心,有无勉强,有无煎熬,我们看在无感的情况下培养感情的目的和结果——无非就是组建一个围绕“吃(柴米油盐)”和“繁衍(传宗接代)”搭建起来的组合体。
并且很多人把这些生存的基本条件当成生活的本质。而生活包括生存和有价值有质量的活着,其本质是需要通过感受,去创造自己能够创造价值,而并非仅限于柴米油盐与传宗接代。
我们经常找感觉,但这种感觉经常带着投射。就拿我来说,我爸爸个性很强,大男子主义,重男轻女,不苟言笑,很威严,我一辈子都在试图得到他的肯定和认可。我长大了,就总是对那种年长的有个性的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产生好感,我总是试图去吸引这样的男人。但在一起就没法过日子。因为我就个性强,两个强势的人在一起都不肯向对方妥协。所以在婚恋选择里所谓的靠感觉选择,很多时候并不靠谱。
为何有时候我们跟着感觉走,最后验证我们的感觉是错的。
因为我们当时的心态,是不健康的。对于外界的观察、对于事情的决定,往往受我们的业力、情绪和对自己认知不正确诸多因素的牵绊。
说到底,是对于自己的认知度不够。一个人,反观内心,拥有一种“出离心”,用旁观者的眼光看待自己时,往往能够更准确的认识自己。这需要一定的能力,而大部分人不具备,所以大部分人,不相信感觉,因为确实不准确。
对的,蔡老师,谢谢您的评论。
您说的我特别赞同,因为恋爱和婚姻关系中,保持和谐并非只有感觉一种因素,还有其他的更多更多啊的因素存在。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线性的发展,而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感觉并非只是通往和谐的唯一条件。
但是,这是一个必要前提。
其次,一个拥有一个健康的、健全的、完整的人格的人,内心对外界的觉知能力会更强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