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和母亲发生争吵,我觉得我每次,可是不论是父亲还是其他亲人都要我向母亲道歉,因为我挂了她电话,我只是不想再和她沟通了因为我怕越说越生气,所有人都说我错了,一有矛盾就要全部人逼我向她低头总说这是你母亲怎么可能会害你,可是我讨厌她我真的很讨厌她,身为母亲她就是失败的,每次有什么事她总是下意识的牺牲我,觉得不能让客人委屈,姐姐也必须让弟弟妹妹,她总是自以为是。
我在学校遇到事情她从来只会更生气的问我为什么要为了不必要的人搞的自己这样,可是是她说的出门在外要多忍让多换位思考,她做错事,因为她是母亲我就要包容她因为她是母亲她做的都是对的因为她是母亲我就活该一辈子背负她犯下的错,她是第一次做母亲,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啊,她老是骂我白眼狼,我只是不会明目张胆的表达我的感情,我有心我也会受伤啊可是他们总觉得这点小事至于记恨这么久吗我只想说至于,她老骂我记坏不记好,我也想记好可是我做不到,我是真的很讨厌她啊凭什么凭什么我要为她的错误买单
现在好烦
你好曦之,我是李霞。
中午时刻有幸读到你的分享。
你的描述,让我眼前产生了一个场面。
仿佛一个孩子大小的小战士,挥舞着武器在跟对面一个体型大他很多的人在战斗,他之所以战斗是因为他害怕他渴望,因为没有人会主动给他温暖,给他关爱,而这个小小的他又是多么的渴望得到这些。没有办法,所以尽管对方比自己身形大很多,力量也相差很大,但他依然不屈不挠的战斗着,尽管很多时候这个小小的战士被对方打倒或者是打打趴下,但他依然心里不服气,多次爬起来继续战斗,心里不停的在说凭什么呀?凭什么呀?就凭你的身躯比我大,你就可以随便欺负人吗?
当我自己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也不自觉的陷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我想生活中的你也会经常体验到这些忧伤,无助,愤怒的感觉吧!你觉得很孤单,也很渴望爸爸妈妈能够看到你这个人的存在,然后肯定你一些,关爱你一些,温暖一些。因为你还是个孩子,你也需要他人对你的爱,你希望他们就像对待你的弟弟妹妹一样来对待你。
你的描述充满了对你和妈妈之间关系的思考。
你是一个勇敢,有思考力,独立意识很强的人。虽然目前还陷入跟妈妈的纠缠中,但你已经开始清晰的意识到这一点了,已经超越了很多的同龄人。在咱们中国目前你跟妈妈的这种相处模式,在很多家庭每天都在重演着这样的亲子关系模式。
作为孩子的我们,要想在这种关系中生活的更加舒服一些。我们可以试着做如下的调整。
第一,放下改变爸爸妈妈的幻想。
爸爸妈妈跟他们的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不是他们现在才学会的,是他的爸爸妈妈教会他们的,所以让他们贸然的改变是很难的,而且我们也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因为作为孩子的我们,我们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当我们放下改变他们与我们相处模式的幻想,我们就不会执着于他们为什么那么对我们,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温暖的对待和爱我们。
相反我们会把注意力转向思考如何跟现在的爸爸妈妈相处,自己会更加舒服。
用一句简单的话就说,我尊重爸爸妈妈处理事情的模式,但不妨碍我按照我的原则来做事。
这样就跟爸爸妈妈直接有了一个有弹性的空间,达到相安无事,我尊重你的选择,我也有我自己的选择。
第二 喜欢用道德感来绑架自己孩子的父母,其实他们的内心是虚弱的。他们内心是觉得光靠他们这个人是无法让他们的孩子来喜欢自己的,他们只能借助道德的手段来绑架孩子。
还有你说的,你在学校受了委屈,他们也会责怪你,为什么会让别的事情影响到你,其实他们心里是没有能力承担这一部分的,他们不敢也没有能力看到自己的软弱,他们承受不了,帮不了你的挫败。所以就希望你变得强大。
看到父母表面上强大的背后,原来是如此的软弱,我不知道你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谢谢你的回答,我给你带来一些思考的方向,如有疑问欢迎再度提问。
谢谢您的建议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谢微。与母亲的沟通不是很顺畅,时常发生争吵,被母亲责备,很不理解甚至是讨厌母亲。
我认真的阅读了您的心事,不知道您的年龄多大,仿佛年到了曾经的自己,不知道您现在多大年龄?
从您的言语中能看出,您的妈妈可能有一些强势,估计她也是不太擅长表达感情吧!其实能感觉到妈妈一定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吧,照顾孩子照顾家,造就了她坚毅的,果断的性格。她也曾是个温柔的少女吧。
亲爱的,我注意到您说有时候妈妈说话不爱听了就直接挂掉电话,给您个小见意如果实在难以接受,那就语言上先选择顺从,然后自己再跟据实际情况判断。
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与妈妈多说说心里话。让她更了解你。孩子永远是妈妈最柔软的地方。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谢谢,可能她的孩子太多了,她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母亲了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姚立和,很乐意来回答你的提问,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看完你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你很委屈,很难受——希望家人能够理解你,但是偏偏寄托了最多信任的人,就没能理解到你,所以感到很失落。
明明也是家庭里的一份子,但是并没有受到平等的对待,作为女儿总是要忍让父母;作为姐姐总是要谦让弟弟妹妹;作为“乖孩子”必须礼让来客。当父母选择让别人不委屈的时候,其实是在无形中伤害了你。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你的委屈、你的愤怒都值得被人理解,作为孩子,你明明用你的柔软而脆弱的心包容着你家人的不完美,却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肯定,所以你感到委屈和愤怒,这都是理当出现的情绪。
现在看来,你想一时之间改变家庭的现状是不现实的,也是很困难的,同时继续适应又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我推荐你可以尝试着合理的划界限,比如减少说话时长,有必要才沟通——想念只表达想念,委屈就表达委屈——“妈妈我想告诉你我很委屈”同时你可以拒绝回答任何追问。
另外再推荐你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去给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的倾诉空间,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对比自己的情绪变化,也算是给自己提供一个管理情绪的材料。
好啦,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姚立和,感谢你对平台的信任和选择,乐意为你提供更多心理服务。
你好,天资聪颖的曦之 ,我是壹点灵咨询师马娜。
看到你的分享,能感觉到和妈妈在一起相处带给你很多压力,被妈妈这样对待你一定非常的绝望,也有很多的委屈。听上去妈妈有很多自己看待事情方式,妈妈认为重要的对的事情,有时候牵绊住了妈妈,让妈妈忽略了你的感受。
我猜你希望得到妈妈的关爱、尊重和理解,你希望自己能有选择的权力。讲真你和妈妈的这种相处模式,是需要你和妈妈一起努力オ能改变的。我总有种感觉,觉得妈妈有可能自己也不太会表达爱,她一直在用她觉得爱的方式再爱你,但这种方式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我也要诚实的跟你表达,我们想要去改变妈妈其实不太容易。
这里我想先试着给你一个建议,可以先尝试跟妈妈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跟妈妈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可以试着用文字。只表达你的感受,你希望得到妈妈的关心、尊重、以及公平的对待,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不去评价妈妈的行为,妈妈可能更容易听到你的需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同情你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我妈也这样,我认清了还总是去奢望她能改变,当子女的有时候就是太心软[大哭]
面对母亲和家庭的长期打压
你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王雪,非常高兴能在壹点灵的平台上和您相遇。
我仔细看了好几遍你的倾诉,字里行间完全能体会到你的无助和无奈。作为多子家庭的长子长女,在东亚文化圈里,成长压力着实是比较大的,处处要忍让,社会、家庭对咱们的要求更像是个大人而不是孩子,这中不合理的过高的要求通常造成当事人的早熟,但是早熟的代价只有本人承担呀!为什么我不能同样拥有父母对待弟弟妹妹一样的关爱?为什么我要无条件服从母亲?我要处处满足别人而我的需求却一次次地被忽略没人满足?无数次的追问无数次的反抗,无人理解、无人支持,我要的就是两个字“公平”为什么就这么难,是吗?
在父母对待弟弟妹妹和你的不同态度方面,你一定觉得很委屈,大家都是孩子,为什么就要求我一直忍让,就不能基于规则一碗水端平吗?目前在家里和在学校处理同类问题的标准就不能一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你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价值观,面对问题父母的价值观和你的明显出现矛盾,一次两次可以忍受,而长年累月肯定是很难接受的,你的需求长久被压抑,情绪的累积无法疏解,导致你和母亲的矛盾越来越深这也是自然的。你的痛苦恰恰表现出了你的成长,你的意识也正是痛苦激发下的觉醒。
多次的沟通无果,你该如何处理和母亲的关系呢?我的建议是,首先,请你建立一种观念——把人和她做的事分开,这也是“成长性思维”的前提条件之一(对是不对人),就是事情做得不好,但是不要把做这件事的人和事等同起来认为这个人就是不好的,因为这样你就把人看死了,人是主体,人是变量,人有选择权,但是要说明的是,人做事是基于她的认知,而认知又和她的经历和成长生活环境相关,父母做的很多事他们是按照社会道德常识行事的,这些事情并没有经过他们的独立思考而做出而是无意识的遵循社会文化规范。其次,请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很多事情不是父母不爱你、不在意你,而是更多情况下,他们作为责任承担者,没有这个能力照顾到事情的相关各方,而母亲由于处于家庭的权威地位很容易简单粗暴地对你进行单方面压制,她有责任而无能力——这是作为成年人经常要面对的课题。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些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