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我,一个刚过完27岁生日的姑娘,我妈就说,你都三十了,让我想到了15岁的时候他也是这么说的,你都快20了,挺不舒服的。
从法律上来讲,15岁未成年人,20岁,成年人,怎么说呢,也没见过人对着产妇肚子里刚出来的娃娃说,你都5岁了,年龄又不是进度条,有人说,是父母的期待,可我更害怕年龄后边的一个怎么说呢,就是20岁的时候,我妈说,我22岁都结婚了,可我才刚毕业,然后就想让我有孩子。
说我想得太多,可是真有想得不多的父母把孩子搞出来全是问题,我看过一个名校老师给家长们解答问题说,要么有钱,要么有强大的知识储备系统,要么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否则凭什么生娃,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卓英婷,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1.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你的妈妈把她自己的焦虑加注在你的身上,你现在感觉压力很大,都快喘不过气了吧。
2.大多数的妈妈都有和你妈妈一样,对于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焦虑。她们总习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各种的“催促”,催成长,催考试,催工作,催结婚,催生娃等等。
3.我们孩子作为被催的对象,就会莫名其妙地“继承”了妈妈们的焦虑,变成了自己的焦虑。
4.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鉴别和区分出,这些“多出来”的焦虑,并不是我们应该接收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焦虑排放出去,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节奏。
5.你也可以和妈妈一起讨论一下你对于你自己的人生规划,比如:你目前的职业规划,你预计几岁左右结婚,对婚姻的看法和打算,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规划等等。
这样也可以缓解一下你妈妈的焦虑情绪。
你好,是缘分让我们在平台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根据描述,看到你似乎对于妈妈经常超前说你的年龄感到不舒服,老师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对被说的年龄大反感,还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恐惧呢?
每次妈妈在超前说你年龄的时候,似乎都不是单纯说你多大了,而是要加上,我在这个年龄已经怎样怎样了。所以,你的反感是否来自于父母对你未来生活应该有的样子的暗示呢?他们觉得你到了什么年龄段,就应该什么样子,而你,偏偏有自己的生活理解和生活态度,或者说你并不想单纯地去重复父母曾经的生活模式。
可以看出,你是个很有主见、也很有见地的姑娘,你不愿意随波逐流,凡事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这点是非常可贵的。
对于妈妈关于年龄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尝试跟妈妈去沟通一下,去一起探讨一下,她在说年龄的时候,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希望我的回复可以给你新的启发,祝福你。
你好,糖糖,看完你的信息,妈妈对于年龄的夸张表达以及妈妈的一些看法认知,似乎对你有很大的影响,让你感觉到有些无奈甚至是压力和焦虑。
最后你提到一个老师的观点,似乎你对自己有一些期待,比如,情绪稳定等。
其实,我们跟父母一起长大,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尤其是父母掌控欲强的话,我们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就没有机会表达出来或者甚至不被允许,但是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人,会接受到外界的信息,也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一旦自己的想法跟外界的不一致的时候,要么我们会迷茫困惑,要么就找到内在力量去沟通应对,允许他人有他人的观点,同时也坚定捍卫自己的想法,前提是实事求是,这样我们不会误入歧途。
不知道出了年龄的问题,在其他方面你和妈妈是不是也有不同看法。慢慢理解她有她的表达方式,你也有你的理解方式和自己的态度。可以接纳不同,不意味着一定接受不同。
希望我以上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可以看得出妈妈对你的成长有些过分担心焦虑,在你还没有达到那个年龄的时候,她已经在考虑着那个年龄的事情,这让你特别有压力,感觉被催促着推着往前走。
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她之所以这么说,有她的期待,也有她的担心,是否她就是一个习惯为未来焦虑的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也会有些不安,让她对未来产生焦虑感。
从你的角度来看,妈妈说的这些让你感到不舒服,你不舒服的点是妈妈总是太唠叨呢,还是当她说你快到那个年龄的时候,你对自己的成长也会感到有些焦虑,或者不太想面对长大到这个年纪所要面对的事情,比如结婚这些,其实也让你感到很焦虑难受,当妈妈不停地说,更刺激到你的那种感受。
这时候你要跟妈妈去好好沟通,告诉她在这个年纪你是可以去决定自己的人生,也是可以去承担未来所要面对的生活的。平时生活中多去自主做选择,靠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照顾好自己,这样妈妈或许会觉得你可以照顾好你的生活,她对你的着急焦虑就会减轻很多。
当妈妈再说这些时,最好不要情绪化的去抱怨,可以告诉她: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对我以后的事也很关心,但是我有我的想法和打算……。这样既能共情到妈妈,也让妈妈能理解到你。祝愉快!
你好,老师。我感觉这里头有点遗传性因素,在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姥姥就再说,你长大了怎么谈恋爱啊
我感觉这也有点遗传性因素,在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姥姥就说,长大谈恋爱结婚怎么地,说我,问题是她过的也不是太幸福啊,还不如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从您的描述中看到了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会面对的一种境况。父母以他们的经历、用他们的价值观来定义我们,给予我们他们认为“对我们好”的建议,但可能对于他们有用的经验,已经不太适合我们了。或许这是上一代的局限。而我们这一代人思想上观念上又有很大的转变,追求独立,喜欢按照自我的意愿去生活,所以在父母看来,我们或许有一些些叛逆,但这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看来年龄或许只是一个数字,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双方好似站在天平的两端,任何一边有偏移都会有所失衡。所以当我们能够看到父母的局限,我们或许会接纳他们有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印记,而我们有属于我们的,我们可以不同。但彼此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很高兴你这次能把不舒服的过程记录下来,在过往的成长轨迹中,母亲似乎一直在用她所理解的方式提醒你该干什么,这些所谓的“关心”,“期待”跟“应该”让你觉得有些焦虑。其实你会因为这些话语感到不舒服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当代社会老一辈的生活理念跟方式都是偏传统,而这些话语初衷确实也是出于她们对你的关心。只是如何在两种不同观念里寻找到平衡呢?
-
在此邀请你跟我一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你母亲的生活经历,你觉得她为什么会对女性20岁,30岁有固定的期待?
2.你母亲所了解到,或者你身边的,是否有过了30岁未婚但过的挺不错的案例?
3.对你自己的生活现状你觉得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跟调整的?
-
或许你对于年龄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帮你更好地调整心态,给你几个思考的方向:
1.正视年龄,接纳所有情绪。允许负面情绪的到来,允许自己的不完美。
2.认清自己对于年龄焦虑的本质,找到自己的恐惧点,例如对于职业规划的不自信;有时候跟别人比较,容易产生落差;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自我否定。
3.逐步建立生活的满足感。从你擅长,喜欢的方向付出,获得有效正反馈。例如在工作对接中找到存在的价值;朋友相处中彼此互相帮助;在爱好方面逐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