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亲子关系里

匿名  

我发现我对父母越来越有恨意,说话我都不想听的那种,但是她们总是会让我有负罪感,跟我说都是为了我好,可是结果却不是这样,发生问题的时候,会把全部过错推给我,告诉我,全都是我的错,本来就是一件小问题,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天要塌了那种,所以很多事情我都不想听。

回答
9个回答
赵丁连心理咨询师

父母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他们的建议未必适合你,你也可以选择听还是不听他们的,决定是自己做。

拒绝父母需要勇气,还需要承担压力,不过为自己负责,成为成熟的个体就是需要面对这些。

加油,你始终可以选择。

林燕心理咨询师

我理解你的感受,处于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确实会让人感到很压抑和无助。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关爱本是出于好意,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偏差,导致彼此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你可以尝试和父母坐下来,冷静地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告诉他们你的真实感受和困扰,同时也要尽量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立场。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家庭咨询的帮助,让专业的咨询师协助你们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家是一个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地方,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让家庭更加的和谐。

富洁心理咨询师

您好!

您跟父母的关系处于一种焦灼状态,冲突时有发生。您一边承受着负罪感,一边压抑着愤怒。
恨的背面就是爱吧,孩子很难不爱父母,只是有时候,伤痛太深太多,我们会让爱转过身,露出恨的样子。这种恨里,更多的是难于表达的求救的呼声。请父母不要再这样了。

夸大的、戏剧划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原始的,婴儿化的模式。遇到困难和压力就退行到婴儿状态,要靠强烈的表达(天要塌了那种)引起“大人”的关注。这种模式很可能来自于父母的父母。您可以或者已经通过觉察,切断了这种有害模式的代际传承。

父母因为自身局限陷入的困境,包括实际的危险或损失,也包括他们恐惧带来的幻像,他也们的应对模式、防御机制和解决方案,有时候我们是不能改变的,只能一边完成与他们的分离,一边自救。反正我们看到了,也摆事实讲道理了,如果他们用一贯的方式让事情变得更糟糕,那我们至少可以不认领、不认同、不(下意识)效仿。

整理一下:
1.您没有错,不必有负罪感。
2.适当配合一点父母的非爱行为,被他们唠叨一下但不作为,之后启动隔离,拒绝被动耗能。
3.一边完成与父母的心理、精神方面的分离,一边处理自己议题,夯实自己的自我,不畏风吹草动。

李聪辉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李聪辉,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通过您的描述,我了解到您对父母有敌意,原因是他们以爱你的名义说为你好,长时间以来让您烦躁的同时还有负罪感。

您长时间处于这种矛盾纠结的痛苦中,一定非常非常辛苦,给您个拥抱吧!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家庭中常出现的情况,家长和孩子相互影响,表达方式都出现了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通常都是热情饱满的,他们付出的心甘情愿,但时间久了,他们也希望有反馈。反馈也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好的成绩、听话乖巧、贴心孝顺…….

一旦我们的反馈不如意,他们就会难过,甚至崩溃。那孩子该怎么办呢?

我们体谅父母的不易,我们的反馈方式应该是多样积极的。比如成绩不好,但我们明媚阳光,多给父母关心,他们一样会开心。

如果父母的表达方式换一下那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比如把“为你好”换成“我建议你”。

双方的表达和反馈都要调整,相信关系一定会得到改善。

以上是我的答复,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私信。

陈长阁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公益解答师陈长阁

看到您的留言关于家庭亲子关系,这也是大多数家庭存在的问题,你和父母处在一种管理于被管理的关系中,这让你很焦虑。一方面让你对父母产生恨意另一方面你又有负罪感承受着双重压力。孩子你很不容易了。老师给你一个拥抱。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太多,父母动机是好的,同时大多数父母忽略了子女的真需求和感受。你的父母也是其中一员,孩子你的这种恨意也是无奈吧。老师认为你很优秀,自我察觉能力很好。也想改变这种亲子关系吧,老师给你一些小技巧吧。

一、首先共情你的父母,没有谁对谁错,你不必有内疚感。你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同意见。

二、和父母划定合理的边界,这样双方都清晰更加合理相处。

三、主动和父母沟通,表达想法,一起讨论沟通,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通过积极沟通得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办法。

希望以上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加油?

张义琪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咨询师壹柒。
每个成长的孩子都会对父母有一定的“恨意”,这很正常,先允许自己。
不是每个父母都会做父母,或是爱孩子,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也没有被正确的爱过。当你看到自己的愤怒,怨恨,也看到父母的无能时,改变就在发生了。那么如何先让自己在面对自己对父母的恨意时感觉舒服一些呢。
首先,当感受来的时候,问问自己,爸爸妈妈这样说我的感受是什么,我需要什么没有被满足。
其次,当看到自己的需要时,试着降低情绪的影响,告诉他们,我感觉如何,我需要什么。
最后,当一个习惯了控制孩子的父母被孩子反对时,他们也许会被激怒,不要急着去否定自己的成长,当你割掉了和父母的粘连时,他们也会“长大成人”。
希望能在这个时空帮助到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李慧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壹点灵的公益解答师李慧。

从您的描述里我理解到的意思是:似乎父母不能理解到你,把错全部归到你的身上,让你有一种负罪感;你没有得到父母有效的支持,你似乎感到有些失望和无助,这种感觉就像天要塌下来了似得;你渴望得到父母的包容、认可和肯定,但是这些全部都没有;所以您对他们有些恨意,不想听他们说话。是这样的吗?

听起来您的负罪感,来自父母对错误的归因方式,也许他们认为错误跟你都有关,这样放大了你内心的恐惧,否认了对自身的#认同感#。应对的方法是,试着通过、绘画、倾诉、书写、运动或者音乐等方式,表达出内心的负性情绪。别让他们堆积成疾。

还有,他们的归因方式,只是他们的看法,他们的看法不一定就是事实。他们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也许父母小的时候,在他们的#原生家庭#里也是受到了同样的对待。他们没有其它的办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只能用他们熟悉的方式来对待你。

最后,我感觉你似乎是出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出#自我同一性#,也就是说,你会在你的周围看到满意一面和不满意的一面,这两面似乎是对立的,但是这就是你自己的“整体”。比如,看到你的父母,有你爱的一面,也就让你讨厌的一面,但是这就你的最真实的父母,他们就是那样。需要你慢慢接受他们。

蔡晓云心理咨询师

你好。
首先,我很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感受是很个人的,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对于你的情况,我建议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处理这种矛盾和不适感:

沟通:与父母坦诚地交流,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了解你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在沟通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或过于激动。
建立边界:学会保护自己的边界,不要让父母的控制和负罪感对你造成过度的压力。明确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不要轻易被父母的意见左右。
寻求支持:如果你觉得很难处理这种矛盾和不适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的帮助。他们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支持,帮助你更好地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自我成长:通过自我成长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与父母的矛盾和不适感。可以尝试阅读一些心理学、成长方面的书籍或者参加一些自我成长的课程和活动。

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父母的关系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被负罪感和焦虑左右自己的选择和生活。

孙萌心理咨询师

对父母产生负面情绪和恨意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这可能源自于家庭关系中存在的紧张、矛盾和不满。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应对方式是很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理解自己的情绪:首先要接受自己对父母的恨意和负面情绪,并试着理解这些情绪的来源。可能是由于长期累积的不满、误解、沟通不畅等因素造成的。

2. 沟通与倾诉:与父母进行开放而诚实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尝试从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去沟通,让彼此都能够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

3. 寻求理解与包容: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理解他们也是希望你过得更好。但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情感,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4. 自我保护和调节: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情感健康。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学会调节情绪、处理冲突和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

5. 培养自我爱护和自信: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出现问题时,要懂得爱护和关心自己,提升自信和自尊。不要让别人的评价和行为影响到自己的内心稳定和幸福。

最重要的是要寻求平衡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努力理解对方,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情感和独立性。希望您能逐渐化解内心的负面情绪,建立健康和和谐的家庭关系。祝您一切顺利。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