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有关教育问题。母女俩谁有错?

匿名  

女儿从二婶家带来五个四川特产的红心猕猴桃和一小包零食,原本二婶给了八个,但女儿觉得好多,客气的拿出了三个,笑着跟二婶说吃不了,这些就够啦。
回到家,女儿开心的对妈妈说从二婶那里带了些猕猴桃,自己拿出了三个。妈妈有些不耐烦的说起女儿:人家要给你多少个你就拿多少个呗?!反正多俩少俩都是欠着别人人情,要不你就啥都别要。
女儿:“可我只是觉得给的挺多的,怕二婶家不够吃,而且人家也说‘是四川带来的,挺贵的……’”
妈妈:反复强调人家给你八个,但女儿拿出来三个是自作多情,小孩而已,没必要这么客气。还说女儿老是这样,总是嫌人家给的东西多,再少拿两个出来,还说“咱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反正你要不就都要,要不就都别拿”
女儿忍不住抽泣着喊了起来:多大点事至于吗,不就是少拿出来几个猕猴桃吗?难道你不吃吗!?(其实女儿是考虑到自己等过两天开了学,没法带去学校,多了又吃不了,好留着给妈妈吃的,但也不知道为啥,没说这事。)

总之,母女俩就是因为女儿少要了二婶给的三个猕猴桃而吵起来的,女儿一直是个自信心不足的女孩子,也不知是不是家庭教育而形成,感觉真的没必要到吵架的份,

回答
21个回答
草莓小花鹿普通用户

求助 /拜

申鹏心理咨询师

小孩多大了呀?

草莓小花鹿普通用户

19了已经

董慧心理咨询师

是母亲的问题多于孩子的。女儿的为人处世很好了,但在强势的母亲手下,自然弱势,不自信。

贺玉玲心理咨询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都有道理,但能否尊重对方的想法,先听听对方想法背后的原因,肯定对方想法的合理之处呢?尤其是对于一个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母亲的肯定很重要的!

草莓小花鹿普通用户

唉,我是女儿。是被从小训到大的乖乖女,但现在大了,又是美术生,又是狮子座,想有自己的个性,但又想尊重父母……

刘鹏心理咨询师

你是女儿吗?

草莓小花鹿普通用户

哈哈,是的……

刘相霞心理咨询师

孩子有孩子做事的标准,非大是大非问题,家长最好少插手孩子的事。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最好给孩子留有成长空间。孩子为什么不自信,估计和这有关。

郑燕玲心理咨询师

的确挺小的一件事,引起争吵有点奇怪,这是其一。
其二,女儿回家以后和妈妈报告所有的事情,包括拿出三个,这个也是有点奇怪。不知女儿多大了,先不说她拿出三个这个行为本身是何原因,就和妈妈凡事都说这么详细可能有原因。 比如 妈妈可能对女儿生活各方面管得较多,女儿不够独立,因此也可能不够自信。
其三,妈妈可能对女儿的表现也很困惑,但她的说话方式可能就是这种习惯,像是对女儿的事情指手画脚,并没有很意识到这种态度对女儿的伤害,可能更增加女儿的不自信。

草莓小花鹿普通用户

嗯嗯,所以女儿不打算遵从母亲的想法,想以后合理取舍。

草莓小花鹿普通用户

不知道我以后该怎么做呢?

刘鹏心理咨询师

看来妈妈你俩观念相异,沟通不畅哈。那爸爸怎么说呢

草莓小花鹿普通用户

唉,爸爸是个中立的人,爸爸在外出差,如果告诉爸爸,爸爸到时候会漏话去问妈妈,然后妈妈到时候就会来质问我为啥告诉了爸爸,会批斗我一顿

郑燕玲心理咨询师

我们都难以改变他人,调整一下自己可能会比较好。就这件事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谁说服对方。所以尊重妈妈的想法,也尊重自己的想法。客观看待你妈妈和你的争执,你可以和她说你的想法,或者不和她纠结这个谁对谁错。不要往认可不认可你上引申,其实这是两回事。

梁宏秀心理咨询师

你好,吵架是一场深层次的沟通,从吵架中暴露出各自需求和各自问题,正是各自成长的好机会。

看出女儿长大了,需要被尊重、被认可。妈妈是直肠子,没有考虑到女儿感受。

女儿可以改善和妈妈沟通模式,按自己方式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希望妈妈更多关注女儿感受。

如果沟通困难可以选择专业帮助,进行疏导。

草莓小花鹿普通用户

嗯嗯嗯!是!妈妈是直肠子!
好的,谢谢

王艳心理咨询师

对于这件事情,女儿和妈妈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方式。首先不说谁对谁错,妈妈把自己的观念粗暴的加入到孩子身上,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可取。如果妈妈可以多一点耐心,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引导,效果会很好多,也不会造成激烈冲突。所以,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段宁心理咨询师

角度不同,考虑问题有差异,需要互相理解和沟通,情绪先来,事情就解决不好。

白羽心理咨询师

看完整篇文字,我觉得谁对谁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而是这对母女关系出问题了。解决好关系,无论对与错都会舒服而不是现在的即使分出对错也是痛苦的,欢迎私聊!

张震心理咨询师

事情没有对错,也没必要分出对错。两个人的动机都是好的,母亲希望孩子多吃点,孩子希望孝顺母亲,只是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欠妥!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