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不允许别人对自己有丝毫的误会冤枉,整天活在找证据里,但是好多事情是没有证据的,所以活得好痛苦,我这是怎么了?该怎么改善?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赵冰洁。
不允许别人对自己有丝毫的误会冤枉,整天活在找证据里,这是一种接近“强迫”的症状,身在其中,你知道这样子是不合理的,但是你想不清楚原委,也无法控制住自己,想必你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我认为你这是一种创伤导致的,或许在你过去的生活当中,有过被人误解、冤枉的经历,让你对于被误解有着巨大的恐惧。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是否是这样。
接下来,你要试着去转移控制点。你现在痛苦的根源是,你的控制点在外部,在于找到证据、控制世界对你的看法。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你其实知道,所以你才会这么痛苦。
如果你把控制点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做到“我只管做好我自己的事情,别人怎么想我管不着”,只控制自己,不去控制别人,那么你就会渐渐走出现在的困境。
最后,希望你一切顺利。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你好,你之所以对别人的误会和冤枉这么在意,是之前遇到过什么事情让你现在如此害怕被误会,而不停澄清自己?你希望自己清清白白,在别人的评价和对你的了解中,是正面没有一丝负面看法的,因此你似乎极力在让自己维持这样一种形象,但是你发现这样做其实很累,你想停止,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这让你陷入苦恼当中。
首先,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评价他人,评价自己,这些评价,源自于你做的事,你给别人的印象和感觉,是基于一些客观现实,又附带主观感受的,我们所能控制的是客观的那一部分,就是做好自己,而主观感受,是跟每个人的经历,经验和环境息息相关的,我们是没办法去控制的。
其次,你对自我评价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我们连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够好,又如何希望别人觉得自己好。你的害怕被冤枉,极力证明自己,这本身就是不够自信的表现,当你对自我有所怀疑的时候,我们才会因为不确定,而试着去做一些证明,有时候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那些极力想要证明的事情,不是要对别人有个交代,而是对原本不自信的内心,摇摆不定的内心有个放心的交代。认真做好分内的每件事,真诚待人待己,就算不用证明,别人自然也能从你的人格人品和态度上肯定你。
所以目前的你,需要对自己建立一些自信心,只有内心丰盈坚韧,才能不惧考验。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和我一起看见心灵的样子!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张旖,很高兴能与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在被误会以后都会心生委屈,甚至会觉得愤怒,这都是人之常情。因为人非草木,面对他人无端的指责和误解,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出现情绪失控。很难有人能够真的迅速心平气和下来。
面对误会,其实“较真”并没有错,因为没有人能够白白被冤枉。较真的目的应该是阐明真相从而解开误会。但你清晰地知道好多事情是没有证据的,所以我们往往不能很好的释怀,以至于很痛苦。
非常能理解因为工作生活中被冤枉了,就会产生情绪,从而带来的防御措施,往往这些防御状态自己也会觉得有些过激,所以想要改善。是这样吗?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人际关系。
分析了解问题:
工作或生活中,出现被冤枉的感觉之后,就会变得情绪化,想要较真。(首先, 我们每个人都会被冤枉,也有冤枉别人的时候,在常态视角下【正常】。你对于这个被冤枉的感觉有如此大的情绪化,我相信这一定不是现在才有的,甚至这种感觉持续很多年了。
当然,从追溯原生家庭的角度,与生长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相关。小孩被别人冤枉了反应不会那么大,但被重要他人或父母冤枉了反应会很大,长大之后这种反应模式会【泛化】到其他的人事物上。)
我比较好奇的是,委屈本身没有错,出现情绪本身也没有问题。是什么让你觉得这是一件有问题的事情,值得被改变呢?你不能允许自己出现情绪吗?或者,是你的自我要求?还是别的什么让你觉得出现情绪是件很LOW的事情?我比较疑惑的是,痛了会喊疼,受伤了需要包扎,这难道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应该具备一种受伤了也不应该疼的能力,并且听上去,你正在为之努力?
我权且猜测一下,你或许真正在意的是为什么你不能被更多人理解,为什么总会被人误解,这让你很受伤。
或许你真正的问题是,如果受了委屈,我该如何应对?也就是说,你需要提高的是自己的应对能力。
【这个应对能力来自于两部分】
1、你的应对技巧:你该如何解释你可能是被冤枉的,而且是在他人愿意听的情况下。他需要你对自己和她人的洞察力。如果条件不合适,或者本身实在没有解释的必要,你又该用怎样的技巧在这样的局面下去做自己想做的,并保持自己的立场?
2、你的能量:无论是观察自己还是洞察他人都是需要你自己是强大的,而且一旦你强大的洞察力发现解释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方法的时候,你还需要更大的能量在这种局面下去保持对自己的坚持,你是否真的具备?
以上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向。或许这背后,你还有很多长久以来形成的心理模式,因为提供的信息有限,所以无法做过多的分析。
每个人既是群体的一份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我们总是保持孤独,自然不会有群体中的苦恼。可是我们不能,我们需要在群体中给予的支持和力量。那么,同时,我们就要面对群体可能给我们造成的伤害。
所以如何完成群体和个体角色的切换才是一个人能否照顾好自我感觉的关键。
壹点灵,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