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沧海一粟,人很渺小,总是感到人生缺少乐趣...

匿名  

沧海一粟,人很渺小,总是感到人生缺少乐趣,特别无聊怎么办?

回答
最佳答案
瞿亦兰心理咨询师

你好,其实当我们打开视频,看整个宇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宇宙我们真的是一粒尘埃,哪怕是整个太阳系,在宇宙中也不算什么。

但是,我们也有我们活着的价值呀,我们有疼爱我们的父母,有亲人朋友,有老师同学,我们身边围绕着很多爱我们的人。

你觉得人生缺少乐趣,那你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所有的一切都有人给你提供,所以你找不到人生的价值,还是因为生活不是很如意,跟其他人相比,你没有价值感?你可以多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澄清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学会给自己赋能,给自己设定目标,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其实生活的乐趣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的,人生的价值也要我们自己去追求,希望你能过得快乐!

7个回答
姚灵毓心理咨询师

“沧海一粟,人很渺小” 人是渺小对于这个浩瀚的宇宙来说,难道渺小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对于蚂蚁,虫子来说,人多么大一个。
人生缺少乐趣,人生这个东西太大了,是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没有乐趣,那你现在每天在做什么?
这世界上那么多东西,你有没有感兴趣的东西?
那么多流派的音乐,乐器,那么多国家各种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各个菜系,风景区,游乐场,怎么会无聊呢。无聊就去干点什么呗。

刁玉仑心理咨询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 设置「挑战和成就」
这是「游戏化」(Gamification)的一个重要成果。

游戏为什么会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游戏会不断地给你设置一个个微小的、踮起脚就能达成的挑战,完成挑战了就会给你一个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奖赏回路会被不断激活,获得「存在感」和「影响力」的明确反馈。

举个简单的例子:游戏中,需要你从A地到B地,直接跑过去的话是非常无趣的,那怎么办呢?给你设置一个任务。告诉你:由于B地发生了某某事件,你需要赶紧从A地过去 —— 这就给你提供了一个动力。

进一步,在由A地到B地的过程中,设置陷阱、迷宫、怪物,你只有克服了它们才能过去 —— 那么,你就不得不为「赶路」这个行为付出额外成本。而这部分成本会让你的大脑以为,这个行为是「重要」的。

最后,当你抵达B地之后,用一个剧情告诉你:由于你的到来,你成功地解救了B地,达成了任务 —— 这就是一个「成就」:通过一个完整的反馈,将你之前的行为和努力进行「肯定」,强化你对这个选择的认知。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任务设计机制。这种机制看似冗余、没必要,但正是这种「不必要的冗余」,使整个游戏过程变得更有意思,更不「无聊」。

现在各种手游、网游的成就系统,可以看作是这种模式的简化。
那么,如何把这种思路,应用到生活中呢?

不妨试一试:

1)为某些日常的事情设定一个挑战;

2)这个挑战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3)完成这个挑战,能够得到一定收益;

4)最好还能带来一些额外的新东西。

举个例子:

不久前,我才给自己设了一个挑战:不依赖网络渠道,找到50本值得买的好书。

这个行为看似毫无必要 —— 网上多的是大把的书单。但是,这会带来两个效果:

1)迫使我从家里走出去,改变宅着的状态,去书店里看书、淘书,和书作近距离的接触和筛选。

2)提醒我,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有意识地点到这个话题,并留心相关的信息。

而且,这个过程中,我还会有额外的收益:可以逛一逛书店,揣摩书店的装修、陈列、装饰,留意一下书店的活动策划,从书店的陈列上推断最近的流行趋势,甚至,跟店员聊聊天、获得一些多角度的信息……

这些难吗?一点也不难。但是,它们很难进入你的日常视野中。你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些任务,制造一些障碍 —— 这些任务和障碍就是一个「焦点」,对你的思维和视角起到引导的作用。

更何况,这个过程本身,就特别有意思。

试一试,不要贪多,给自己设置 1-2 项挑战。这是赶跑「无聊」,让生活重燃活力的最好方式。



2. 试试「新鲜感练习」。
众所周知,无聊的最大来源,就是因为缺乏「新鲜感」。大脑是需要新鲜感的。确定,可控,已知的东西,会让大脑感到厌倦,进而降低唤醒状态。

那么,如何给日常而琐碎的生活,增添一些新鲜感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比如:

要求自己每天上下班、午休散步,走一条不同的路线;
每天在一家新的餐厅吃饭,记录下体验;
用一款没用过的新软件,实现相同的工作效果。
这几个都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非常有效 —— 它们会持续不断地给你新鲜刺激,让你感到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不同的。

更进一步,你可以把它跟「挑战」结合起来。比如,加上条件限制、目标和奖励:连续1个月,每天都换一家新馆子,会怎么样?

你可能需要绕远路,可能需要尝试新菜品,可能会走进一些以前从来不会尝试的店面……这些都是「冗余」的,但正是这些冗余,会使生活变得更有意思。

另外,关注我的老读者可能会知道,我会经常分享一些有趣、小众的软件 —— 这些软件是怎么来的?原因很简单:

一般人找到一款软件,建立起使用习惯,就不再改变了,因为改变很麻烦。但我会喜欢尝鲜,哪怕手上的软件很好用,我也会试用新产品,尝试用它们实现相同的效果、完成同样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增进对工具、方法论的理解,也能积累下大量的素材,可以分享给读者朋友们。

所以,有些读者可能会嘀咕:为什么我老是换工具?就是因为:哪怕我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流程,但在我眼中,这套流程永远没有「完成」,我一直都在不断尝鲜、体验、优化的过程中。

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先从上面提供的3个例子开始,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吧。



3. 创作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当你跟世界的联系变弱时,你的「影响力」和「存在感」会减弱,随之而来的,就是空虚、无聊、厌烦……

你会感到横亘在你和世界之间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会使你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怀疑。

如何打破这种疏离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明确地看到:自己对于外界、外物,能够施加切实有效的影响和干预。

比如:做一件东西。

可能是写一篇文章、编一个程序、做一道美食、设计一款手工艺品……无论哪一种,都是迅速积累成就感,打破「疏离」的最好方式。

以写作为例。

我开始在知乎写文章,是14年初的时候。

那时,恰好是职业到了一个瓶颈期。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很早就把工作完成,剩下大把时间,却不知道该做什么,也没想清楚未来的路线和发展规划,每天都无所事事。

所以就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在知乎写东西。

一开始并没有任何想法,只是想着,不能浪费这些时间,好歹输出一些内容,也算是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实践经验总结一下。

后来做自媒体,这段时间的积累,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虽说现在,自媒体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短视频风雨飘摇,纯文字输出早已是一片红海,但是,即使不抱着「成为大V」的心态,多输出一些内容,仍然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就是我强调过无数次的:输出倒逼输入。只有把学到的内容吃透、消化、输出,你才算真正掌握了它们。

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你持续锤炼、优化自己的内容产出能力。在一个垂直领域不断扎根下去,持续产出内容,慢慢的,也会提高你的影响力和个人品牌,帮助你拓宽发展规划的可能性。

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吸引到合适的、有价值的人?持续产出内容,就是一个低成本的好方法。

现阶段,可以先从「写」开始,不用考虑运营和渠道,先积攒一定量的存稿。慢慢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文字进行优化、调整。

重点是什么呢?不要为了「涨粉」「投稿」而去写 —— 这样,你会被平台和粉丝绑架,把写作变成一项工作。

那么,你就只是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坑。

创作的要义在于心智的自由,而不是完成计量工作。



4. 整理
有一句老话,叫做「当 deadline 最紧迫的时候,也就是家里最整洁的时候」。

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时间紧迫又状态不佳时,如何快速回血?打扫卫生。

这是最大众、常见,性价比又最高的方法了。

原理很简单:打扫卫生,能够快速让我们「热身」,与此同时,又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家里一下子就变得干净了 —— 从而快速积累成就感。

而成就感,就是帮助我们打败无聊、调整状态的利器。

不妨试一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些简单又琐碎的任务时,不要急着去做,而是把它放进一张清单里(我叫做 Dessert 清单)—— 无聊的时候,不想「干正事」的时候,打开这张清单,一项项去完成。

清单里的内容可以是什么呢?最典型的,就是「整理」:整理房间,整理书桌,整理文件,整理任务,整理信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阅读、上网的时候,会用一个浏览器插件,把不经意看到的文章、链接等保存起来。比如:

某文章的引用和延伸阅读;
朋友发过来的文章推介;
查资料时打开的各种链接;
诸如此类。
然后,在无聊的时候,再把这些链接一项项打开,瞥一眼,决定分发:是存起来待读,放进收藏夹里,转化成任务,还是直接删掉?

看着插件的列表一项项减少,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还可以在不同链接中跳跃、转换,偶尔能激发出有意思的火花,或者创造出有趣的联结。这些,就是意外收获了。

不妨试一试:把待整理的东西,留在一张清单里,等无聊的时候,打开这张清单,按图索骥去做。可以是实体的物品,也可以是虚拟的信息。关键是要满足这几个条件:易操作,耗时短,不用太动脑子。

摆脱无聊和烦闷,这就是最好的「热身」。



小练习:

试一试,按照(1)的方法,给自己设定一项挑战。

参考范例:

读完东野圭吾的全部小说
连续一个月,每次都比前一次多跑步10秒钟
1个月内记录下100个有趣的知识点

张燕波心理咨询师

你好,很高兴答复你的问题。
你留言说,人是沧海一粟,很渺小,人生也缺少乐趣,觉得没意思很无聊,很理解你的心情和发出的感慨,也说明你是一个愿意去探索的人。
有几个小建议,希望可以开拓你的思路:
1.看书。去书店或图书馆,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不仅可以打发无聊,而且还可以增长知识。
2.娱乐。可以约朋友去看一场电影,感受下现场的气氛,或许会有心灵的共鸣。
3.外出。可以出去走走随便走走,可以是公园,广场,游乐场,或者是郊外,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整个人都会接地气。
4、工作。找一份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从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体现,人生就会有价值。
5、技能。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可以增长才干,充实自己的生活。
不知你有这样的感觉有多长时间了?身边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觉无聊?能说说你的无聊是指的哪方面吗?
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去探索,人生有很多乐趣等你去体验。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能帮的到你,祝你愉快。

李星华心理咨询师

您好,通过您的留言得知:总是感到人生缺少乐趣,特别无聊,不知道该怎么办。
以下几点建议,仅供您参考。

1、培养兴趣爱好,掌握一种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感觉无聊时,一定拥有闲散的时光,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培养兴趣爱好,不仅可以打发时光,还可以练就一项技能。如果性格开朗,可以练习唱歌、鬼步舞、手指舞等,在下次的朋友聚会时你就能成为在场最靓的仔;如果喜欢安静,可以学下象棋,搭建积木,或者绣十字绣,既可以锻炼耐心,还是打发时光的好方法;如果天生好动,可以徒步、游泳或是健身,拥有好身材也给形象大大加分啊;如果只是想享受闲散的时光,在周末的下午,泡一壶茶,看一本书,抽一支烟,玩一局游戏,尽情的放松心神,都不负大好时光。

2、沟通联络感情,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是单独的个体,会与亲人、朋友和生意伙伴等等各类人群有接触。古人常常结伴游玩,既赏山水,又抒情怀,不仅流连忘返,还留下很多传世名篇。现在也一样,当感觉无聊时,就约上三两好友,暂时脱离世俗琐事,寻一公园,或是找一安静酒吧,欢饮小酌,叙叙友情、谈谈人生、吹吹牛皮,有朋不必从远方来,只要时常小聚都是人生乐事。通过聚会,还能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多结交朋友,也能提高人生获得感。
3、投资提升能力,建立人生长远规划

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就是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不多不少。所以每个无聊的时光,要当做提升个人价值,建立长远规划的储存期。在这段时间里,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目标,这个目标需要持续投入才能有产出,像是写作,像是旅行,像是考驾照等等。都需要不断积累和沉淀,想要写出好文章需要读书、做笔记、练习、校正等等,想要旅行要设计路线、买车票、定酒店、练习拍照等等,想要考驾照需要背理论、练技能、参加考核等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每个目标达成后都是人生一笔财富。写作的文章可以投稿或者自媒体发表赚取收益;旅行的经历是人生美好的回忆;学会驾驶是一项一生都能使用的技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许只是合理利用无聊的时间,就学会改变一生的技能。
希望上面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柯艳霞心理咨询师

您好!听您的描述,能感受到您近来情绪低落,似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是这样吗?

虽然于沧海而言,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但于每一个人而言,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像百花园里百花争艳,国色天香的牡丹是美,高贵清逸的芍药也是美,苍翠欲滴的青草也是美。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学习的压力都不小。常常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甚至满满的无力感,不知明天会怎样? 遇到这样的情况,难迷茫。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

建议您可以用正念的方法试试:
1. 活在当下,关注当下;
2. 可以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例如做一个好菜,写一篇硬笔字,听一首老歌,跑一公里等。

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温会莲心理咨询师

你好,其实你放慢一点脚步慢慢品味一下,人生真的很多乐趣,很有意思的,欢迎你来电倾听。

张晓雷心理咨询师

人活一次,追求的是什么呢?只是乐趣?乐趣都是短暂的,人不能天天在那乐,那样的话“乐”也会变成“苦”,所以,人世间很大,生活很美好,如果总想找点乐子,怎么对得起大好的人生啊,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去追求人生的目标,那样才是最大的“乐”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